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結局是什么意思(2)
而這,正是李安所擅長的,所以相對于技術而言,這部電影中,我看到的仍是以前的李安。
比如中場演出中,這群每天面臨生死存亡的人走下舞臺,瞬間禮花升空,煙霧噴出,士兵們驚慌失措,讓人感受到隔閡的可怕。
還有林恩獨自站在真命天女組合后面,前面是萬人狂歡,身后是戰(zhàn)場上生死離別的悲傷。電影借此傳達出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孤獨——在無數個人中,你只剩下自己,無人理解,無人問津。看似每個人都愛你,其實你深知他們愛的是幻想中的你。
英雄只屬于戰(zhàn)場。電影里除了士兵之外,所有人物都是對“英雄”這個詞語的消解。從電影經紀人、球場管理者到林恩的姐姐、拉拉隊的女孩,他們眼中的林恩打從一開始就與自己不在一個世界。因此,他們與林恩產生的一切感情只能結束于現實世界。
林恩最后的猶豫也是對這一疑問的回答。他對女孩說“我當然要回去”這句話的潛臺詞,其實是普通人口中的“我不想回去”。這些戰(zhàn)場上的英雄形成了一個自洽的兄弟世界,與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對照。那個世界需要勇氣與忠誠。
林恩最終的選擇是電影的結局,也是李安東方式的態(tài)度,略感曖昧。他的選擇對于他姐姐以及觀眾而言,是犧牲自己、成全英雄。一群被稱為“美國英雄”的士兵坐在車上互相說“我愛你”,這場面多少有些悲涼。他們?yōu)槭裁捶且氐侥莻€造成他們疾病般焦灼的戰(zhàn)場呢?
李安的做法是相信,也是批評:相信這群士兵一定會找到自己的世界,那里有信仰與對自我的認知;批評的是虛偽,我們的愛與心往往總是相隔的。
可以說,這部電影延續(xù)了李安一貫的善意與不安,骨子里也特別悲情。因為這個世界使人迷惑,無法理解。我們不能要求太多,只好捫心自問,繼續(xù)尋找這個電影和生活都給不出的答案。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