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有哪些(2)
領導干部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有哪些
領導干部應具備的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動全黨全國共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充分表明,依法治國的大幕已經(jīng)拉開,法治中國的豐功偉業(yè)已揚帆起步。依法治國就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領導干部在工作中要適應依法治國新常態(tài),必須具備四種意識。
具備角色意識認清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有的甚至徇私枉法、以權壓法,不僅影響了黨和國家的形象和威信,也損害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領域的正常秩序。究其原因,不是他們沒文化,不懂法,主要是對自己的角色認識不清,定位不準,認為自己是領導干部,特權思想作祟,就出現(xiàn)了上述問題。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對自已的角色認識清楚,定位準確,摒棄特權思想,才能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的基本法治觀念。
具備溝通意識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國體系下,謀劃工作要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要運用法治方式,說話做事要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合法。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有溝通意識,不論是謀劃工作還是處理問題都要加強溝通,一是要加強與被服務對象的溝通,該征求意見的要充分征求意見,不盲目決策;二是要加強與領導班子內溝通,該集中討論的要集中討論,不搞一言堂。堅決做到在法律框架內行使職權,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
具備紀律意識遵法守法。習近平強調:“每個黨政組織、每個領導干部必須服從和遵守憲法法律,不能把黨的領導作為個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擋箭牌。”倒下的“老虎”們就是沒有紀律意識,視黨紀國法如“橡皮泥”、“稻草人”,導致自己私欲的無限膨脹。因此,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紀律意識,嚴守工作紀律,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執(zhí)行法律,帶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huán)境。
具備大局意識維法尊嚴。習近平同志在回答“黨大還是法大”這一問題時說:“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這就是黨的領導力量的體現(xiàn)。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tǒng)一的。”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在依法治國過程中一定要樹立大局意識,在不折不扣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時,堅持以憲法為核心的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
領導干部應具備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立身之本為政之德
人們常說,做人要有良心、有愛心、有孝心、有善心、有誠心等等,但最基本的是要有責任心。闖天下,干事業(yè),要有雄心、有信心、有決心、有進取心,但最基本的也是有責任心。因此,責任心是良心、愛心、孝心、誠心的綜合體現(xiàn),是雄心、信心、決心、進取心的催化劑。
古希臘神話中說,人,其實是背負了一個行囊在趕路,肩上擔負著家庭、兒女、朋友、事業(yè)、希望等,歷盡艱辛,卻無法丟棄其中任何一件,因為行囊上寫著“責任”兩字。世界多姿多彩,但不論是哪方水土養(yǎng)育的人,不論是從事何種職業(yè)的人,立身于世,必須有責任心。比爾?蓋茨對他的員工說:“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說:“責任心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和失敗。”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又都承載著不同的責任,對角色飾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對責任的完成。從普遍意義上講,人要對五個層面負責:第一個層面,對自己負責。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寶貴年華和生命的活力,珍惜自己的操守。自暴、自棄、自殘、自毀、自殺,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不負責。第二個層面,對家庭負責。贍養(yǎng)父母,撫養(yǎng)兒女,尊重配偶,關愛兄弟姐妹,是對家庭負責的具體行動。不管職業(yè)、職位如何,在家庭里,我們都應該做父母的好兒女,做兒女的好父母,做妻子的好丈夫,做丈夫的好妻子。第三個層面,對集體負責。馬斯洛需求理論關于人的五大需求中,第三個層次是指情感和歸屬的需求。人既然要歸屬一個集體,就必須對集體負責,為集體盡義務。不管從事何種職業(yè),只要你歸屬一個組織、一個集體,我們就應該成為上司的好部下、部下的好上司、同事的好同事。第四個層面,對社會負責。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里,都必須有社會責任感。不論你官多大,不管你多富有,走到街上,走進商場,你就是一個普通市民,就應該遵守市民規(guī)范,講究社會公德。“我爸是李剛”這一案例,不僅是社會角色的錯位、特權思想的作祟,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第五個層面,對他人負責。講友善,講誠信,講合作,講包容,是對他人負責的基本準則??用晒镇_、四處忽悠、損人利己,既害社會和他人,也會害自己。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他人負責,這是立身之本。作為領導干部,除了具備普通人應該具備的責任心之外,還必須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項工作,這是為政之德,是做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素質。
古人說:“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負其責。”講的是做官的基本職業(yè)操守。馬克思指出:“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意義和靈魂。”毛澤東同志有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chǎn)黨人最講認真。“最講認真”,就是最講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許多事實證明:責任勝于能力,能力要靠責任來承載,每個組織、每個團隊,真正需要的則是既有能力又有責任心的人。因此,我們?yōu)楣僖蝗?,必須擔責一份,必須造福一方,做?ldquo;守土有責”。
責任心的“內核”是用心做事
責任心的內涵非常豐富,其“內核”是用心做事。人們通常說,要好好做人,好好做官,好好做事。這些話擲地有聲。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作為領導干部,往往是通過做事來體現(xiàn)做人、體現(xiàn)做官的。不用心做事的領導干部,做人、做官也決不會好到哪兒去!
領導干部責任心缺失,大致有如下十種表現(xiàn):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是第一種;不認真,不細致,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工作質量差,這是第二種;辦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不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這是第三種;事前不調查,事中不督查,拍拍腦袋作決策,拍拍屁股作總結,這是第四種;喜歡揮手,不愿意動手,熱衷于當“甩手掌柜”,這是第五種;不認真學習文件,不認真研究政策,處理問題心中無數(shù),亂拍板,亂表態(tài),這是第六種;遇到一點困難,就泄氣、打退堂鼓,缺乏恒心和毅力,做事虎頭蛇尾,不為解決難題想辦法,常為失誤找借口,這是第七種;工作總不在狀態(tài),渾渾噩噩,昏昏沉沉,遇到矛盾繞著走,碰到困難往后退,踢皮球,推責任,這是第八種;對群眾的疾苦和要求漠不關心,對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麻木不仁,這是第九種;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想做,這是第十種。這些現(xiàn)象,雖然只發(fā)生在少數(shù)干部身上,但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當今時代,普遍來看,基層干部之間的水平和能力,差異不是太大。要說有差距,主要“差”在是否用心,“差”在是否有強烈的責任心。用心做事,才能縮短這種差距。怎樣做到用心做事?
把大事做圓滿。“大事”是相對而言的,每個地方、每個部門,都會有一些大事。同一個地方、同一個部門,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一些大事。事關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事情,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就是大事。大事全局性強,涉及面廣,必須用心調研,用心謀劃,用心部署,用心實施,用心督查督辦,用心總結提煉,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為營,確保圓滿成功,不出紕漏和差錯。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