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禮儀知識 > 個人禮儀 > 基本素養(yǎng) > 古人修身養(yǎng)性經(jīng)典名言

古人修身養(yǎng)性經(jīng)典名言

時間: 菊珍955 分享

古人修身養(yǎng)性經(jīng)典名言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知識階層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即“修身”,是一個極為顯著的特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古人修身養(yǎng)性經(jīng)典名言。

  古人修身養(yǎng)性經(jīng)典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xiàn)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shù)囊螅粫美淇岬难酃饪词澜?。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 ——《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fā)展為成語 “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同心協(xié)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fā)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古人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

  從以前的統(tǒng)治者——君子,亦即所謂的人才層面,開始轉變成為對所有階層人士的要求。對于個體的人來說,“修身”是一種“為己”的學說,追求的是自己內心世界的豐富與完美,孜孜以求的是涵養(yǎng)德性、變化氣質的修養(yǎng)。

  1、正心誠意

  《大學》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部儒家經(jīng)典對于如何修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強調自身修養(yǎng)的理性自覺,注重修身中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要修身首先要認識到它的意義,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也就是格物致知,“明明德”,“明善在乎格物窮理’,這是修身的認知階段,旨在主體認識能力的提高。

  2、善思

  《論語》中記述了孔子的主張:“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段話全面概括了人言行舉止的各個方面,其中孔子要求自己和學生們一言一行都要做到認真思考和自我反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雖然不能做到時時思考,事事反省,但如果能意識到做事有考慮,先思后動,為人處世有自我的準則,也是就是做到“善思”了。

  3、自重言行

  徐干在《中論》中認為,君子修身要自重言行,“君子必貴其言,貴其言則尊其身,尊其身則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明確指出修身之道的要義在于貴言,也即自重言行,《論語》中也說:“君子不重,則不威。”人的言行,一舉一動要自重;講話,一言一行要自重;處世,一事一物要自重;人生,一時一刻要自重。人若不自尊自重,何能要求別人尊重之。所謂“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必自輕而后人輕之。”古人立身處世,追求自重言行,既是對自我的尊重,也是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4、謙卑自守

  《周易》“謙”卦有“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句,牧即養(yǎng)、守也,卑以自牧就是謙卑自守的意思。古人常以謙謙君子作為對謙虛謹慎之人的贊譽,卑以自牧,自我完善也是中國人修身的一大特點。中國人在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在個人修身實踐中,規(guī)定和要求性格內向,謙遜大度,禮貌待人,講究分寸,日常生活中要自我約束力強,同時強調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既要有思想上的自覺,又要有行動上的自覺,認為這樣的經(jīng)歷才是人才修煉之途,有了這樣的歷練,才能成長為有用之材。

  5、見利思義

  物質利益的滿足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因而對利益的追求是人的共性。今天的你我,是否還能做到兒時歌謠中唱的“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當利益與道德產生矛盾沖突時,古人又是如何做的呢?孔子看得透徹,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但孔子對有志之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他們不能和一般人一樣把利益的追逐放在首位,而應該把追求仁道,追求君子人格放在首位,即所謂“見利思義”、“見得思義”,是說在獲取利益時,必須要考慮是否與求君子之道有矛盾。不合道義的利益如過眼煙云,不應追逐,而合乎道義的貧賤生活,樂在其中,不應舍棄。故而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 回到現(xiàn)在,即使我們不能做到面對金錢而不動心,但畢竟心中要有一把道德之尺,量得了是非,hold得住自我。

  6、自勝

  《呂氏春秋》云:“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欲勝人者,必先自勝。”這正是對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的充分發(fā)揮。接上文所述,面對金錢、權勢等的誘惑,你能戰(zhàn)勝得了自己的貪欲,把握住自己嗎?只有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能戰(zhàn)勝他人。只有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是世上真正的強人。

  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古人把修身當作一個艱苦的不斷積累的過程,認為只有經(jīng)過“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的磨煉,才能夠“積善成德,神明自傳,圣心備矣。”修身的艱巨性、長期性是顯而易見的,沒有終南捷徑,也沒有豁然頓悟,有的只是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一以貫之。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意思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將自己所要成就的目標推己及人地變?yōu)槌删退说哪繕?,這非但不損人利己,還要克己利他,與人為善,非仁人君子不能有所為。不但能向內求諸己,而且能將仁義、王道推己及人,在自己成功的同時也幫助別人成功,古人修身的最高境界莫過于此。

222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