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禮儀
都說古人講禮,但你可知道,哪些禮儀有趣?哪些禮儀可惡?哪種禮儀最受重視?都說古人過的是綠色生活,但你可知道,他們穿什么?吃什么?食什么肉?茹什么素?是否有鹽?是否有醋?怎么住?又怎么行路?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春秋時到的衣食住行禮儀,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衣食住行禮儀
(一) 冠禮
古代男子到二十歲開始算做成人,由父母替他請賓加冠(在未加冠的時候,或把頭發(fā)剪短,披向兩面,叫做“兩髦”;或把頭發(fā)打成結(jié),叫做“總角”),在宗廟里行禮。加冠共分三次:初次加緇布冠(黑色的布制成的帽),次加皮弁{ 音biàn }(白鹿皮制成的帽),又次加爵弁(紅黑色的布制成的帽)。加冠以后,又由賓替他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卜商字子夏,字和名在意義上總是有聯(lián)帶關系的,不管是正是反),此后便算成人,可以出來與社會交際了。女子到十五歲也要加笄(安發(fā)的簪),加笄以后便算成人。
(二) 相見禮
古人初次相見,必須請第三者介紹。去見人的人必須向所見的人行贄禮,贄就是見面時贈送的禮品:大贄用玉帛,小贄用禽獸果脯等物。見面時,賓主揖讓,禮節(jié)頗繁。相見后又有主人拜賓還贄之禮。
(三) 鄉(xiāng)飲酒禮
這是居鄉(xiāng)聚會之禮。行禮時,有主,有賓,有介(副賓)。由年紀最老的人做大賓,飲酒奏樂,揖讓周旋。據(jù)說這是表明“尊長養(yǎng)老”的意思。由國君召集大夫士開宴會叫做“燕禮”,據(jù)說燕禮是明君臣之義的。
(四) 鄉(xiāng)射禮
鄉(xiāng)飲酒之后多行此禮。射鵠設在堂下,比射的人一對對的揖讓升堂,揖讓下堂;在堂上比射,比輸?shù)娜嗽谔孟嘛嬃P酒。周旋禮儀也很可觀??资ト藢ι涠Y曾批評過一句“其爭也君子”的話。由國君召集大夫士比射的禮,叫做大射,典禮格外隆重。射禮之外,還有一種投壺禮,是賓主用箭投射壺中,中者為勝。
(五) 聘禮
諸侯派使臣到友邦去問好,叫做聘禮(天子有時也派使臣聘問諸侯,諸侯也派使臣聘問天子)。聘禮與朝禮一般,必有貢獻,大致用玉帛之類。聘使在本國君主前受了隆重的任使的禮命;到了所聘的國,先受那國君主的慰勞,然后在那國的宗廟里獻幣行禮。聘后又有賓主宴會與主君贈賄之禮。
(六) 朝覲禮
諸侯朝見天子,叫做朝覲禮。據(jù)說行朝禮時,天子朝服依屏南面受禮,諸侯北面拜見。朝后也行賓主享禮。春秋時,小國諸侯對大國諸侯也行朝禮,其制度不可詳考,大致禮數(shù)較為平等。晉文、襄二公做盟主的時候,曾定下“諸侯三歲而聘,五歲而朝”的制度。
(七) 喪禮
喪禮是古人所最重視的禮,記載最多,雖然不可靠的居大部份,但是大致的情形還可以想象出來。據(jù)說凡有病將死的人必須睡在正屋的北墻下,死后移到牖下。剛死時,由一個人拿著死者的衣服上屋向北面招魂三次,下屋時由另一個人把這衣服蓋在死人的身上(這衣服是不用以襲殮的)。于是設奠,赴告,受吊,男女聚守按時哭泣,和后世的喪禮差不多。小殮在戶外,大殮在阼階。小殮后移尸堂前,大殮后入棺。過若干天,筮擇壙地;營筑之后,卜期葬埋。
殉葬用的器物有“明器”,明器是一種只具式樣而不能實用的東西。明器以外也用其他日用的器物殉葬。高等的貴族有時甚至于拿活人活物去殉葬;也用草木之類制成的假人做從葬的儀衛(wèi),這叫做芻靈(草人)和俑(木偶)。古時棺之外又有槨,槨是棺的外套(據(jù)說貴族的棺槨有好幾重的)。又據(jù)說,古時只有平葬的“墓”而沒有高葬的“墳”;墳是后起的制度??鬃釉蜃约菏撬姆奖疾ǖ娜?,恐怕過了多年回來要忘記,所以替他父母筑了高墳作為標記。
喪服的制度,據(jù)后世的記載也是非常的細密,但十之八九是不足信的!真實的情形,需待詳細的考證,現(xiàn)在不能亂說。大抵古時也和后世一樣居喪穿著素服。喪服用粗麻布或葛布等制成,有輕有重。當時各地的制度不同:有的地方喪服較重,喪期較長;有的地方較輕,較短,并無一定。后來的儒墨等家派各據(jù)一時一地的制度,自以為是古先圣王的通制,后人上了大當,二千年來,喪服的制度越說越亂,到現(xiàn)在還理不清楚。
奇怪得很:記禮的書雖多,古時的禮俗竟不可詳考。除了上述的幾件大禮以外(上面所敘的也未必完全可靠),古時人平日居家還有許多的儀節(jié)。但這類儀節(jié),既瑣碎,又真?zhèn)坞s糅,恕我們不加贅述了。
衣食住行
春秋時庶民階級的禮俗的詳情,我們也已無法知道,只好暫時闕疑。我們現(xiàn)在且先說說那時人的衣、食、住、行和娛樂:
古時人穿衣,上面是衣,下面是裙,裙叫做“裳”。據(jù)說只有一種“深衣”是上下衣裳相連的。衣裳之間有帶。禮服的前面又有皮制的蔽膝,叫做“韨”,大貴族的韨是紅色的。又有包足的邪幅,叫做“偪”。男子頭上有冠,女子頭上有笄。男子身上佩有玉器和刀劍等,頭上有篦發(fā)的“揥”{ 音tì }(象骨所制),耳上有塞耳的“瑱”{ 音tián}(玉石所制)。女子除佩玉和“揥”“瑱”之外,又有“副”(祭服的首飾,用發(fā)編成的)、“珈”(玉制的首飾,加在笄上的)等首飾。那時人的衣裳和現(xiàn)在人一樣,是用布帛做成的。貴族和有錢的人們的衣裳上,繪有彩畫,織有文繡(貴族們衣裳上所畫所繡的是日、月、星辰、山、龍、藻、火之類,最有名的是黼黻{ 音fǔ fú}:白黑相間叫做黼,青黑相間叫做黻)。他們的禮服最是講究(最大的禮服叫做“袞”),其制度一時也說不完。平民們所穿的衣只是粗布所制,叫做“褐”。最貧窮的人甚至于“無衣無褐”。人們冬天所穿的有綿(絲綿)衣和皮衣,皮衣是用狐、羊、鹿等皮制成的。冠也用布帛或鹿皮等制造。冠上有的有纓,有的有蓋。有蓋板的帽叫做冕,是大貴族所戴的禮冠。蓋上懸有珠玉小顆,叫做旒{音liú}。據(jù)記載:帽大致有冕、弁、冠三等,其制度之詳也已不甚可考。平民種田時戴的有笠,大抵是竹做的。鞋料普通用葛布,冬天有穿皮毛的鞋的。大貴族的鞋也用紅色,有的以金為飾,叫做“金舄{ 音xì}”。平民們大致穿著草鞋或木屐。那時人也穿襪子,但見君時要把它脫去。男子們打仗時所穿戴的有盔甲等。女子們講打扮的是“綠衣黃里,綠衣黃裳”和“縞(白色)衣綦{ 音qí}(綠黑色)巾”;用膏沐發(fā)以求光澤;或把鬢旁的短發(fā)向上卷起,以求美觀。至于粉、黛和胭脂等等,那時候還沒有盛行。
古人的食料,和現(xiàn)在人所吃的也差不多。他們通常所吃的飯,是米、麥和菽豆等。吃的菜:葷的有牛、羊、豬、雞、魚等肉,最著名的美食是熊掌;素的也有各種菜蔬。鹽、醬、醋等在那時也已發(fā)明。另外還有一種糖漿,叫做“飴”。鹽醋等之外,又用梅子作調(diào)羹的作料。姜、蔥、韭等也是那時人日常所用的下飯物。喝茶的風氣還不曾有,他們所喝的:冬天是熱湯,夏天是涼水。娛樂交際的食品則有酒和果子等。
最古的人穴居在山洞里,到后來漸漸知道建造房屋。較早的屋子是用茅草或木板蓋成的。至遲到周代,已經(jīng)有了瓦屋。周代貴族階級的屋子,大致分為兩種:一種叫做“路寢”,一種叫做“小寢”(庶人只有一寢),其制度之詳我們不知道。據(jù)近人所考,似是前堂后室,左右有房,堂后和堂前有庭,和現(xiàn)在的屋子也差不多。房里有牖(穿壁以木為交窗叫做“牖”), 房外有門,屋外有墻,有大門。堂下有兩道階:在東邊的叫做“阼階”,在西邊的叫做“賓階”;賓客進門時,主人迎入,自己從阼階走上去,賓客從賓階走上去,互相揖讓行禮。屋外又有園囿之類。娛樂的地方更有各種臺榭。又當時行大家族制度,所以筑起室來,常常是“百堵”。打仗時人們所住的則有營幕。西周以來,貴族們已有“如翚(雉鳥)斯飛”的飛檐式的房屋。春秋時的諸侯更有了長“數(shù)里”的宮殿。又當時席地而坐,睡時則用床。
古時的交通不方便,道路的修筑自然很簡陋。大概城中必有大道,城外也有通路。水上有橋。周室為當時天下的共主,在西周的時候,已建筑有像砥一般平,像箭一般直的“周道”, 那是給貴族們走的,平民們只有望望的份兒而已。交通的工具,大致陸地用車,水道用船或筏。據(jù)記載,大禹“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形如木箕),山行乘木輦(大致是一種木制的轎)”;那末古代的交通工具種類也很多。但庶人出外多是步行,而且要自己帶了糧食。又北方水淺,少有橋梁,人們過小河的時候,往往用牽衣涉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