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歷史網>歷史資訊>歷史資料>

臺灣歷史資料簡短

時間: 嘉豪18 分享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臺灣”這一名稱的出現(xiàn)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臺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臺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臺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臺灣歷史資料

  臺灣歷史之1 兩岸陸地曾為一體

  在遠古的時候,臺灣島和祖國大陸是連接在一起的,是大陸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殼運動,海平面時升時降,臺灣島也時沉時浮,直到5000年前,相連接的部分下沉為海峽,臺灣于是成了祖國東海中的一個四面環(huán)海的大陸島。這從臺灣海峽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證明。?

  臺灣海峽的海底就像一條河谷,有向南和向北兩大河系, 這是當它還是陸地時,被河水沖擊,侵蝕而形成的,最深處不過100米,大多數(shù)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萬年以前,東海海面比現(xiàn)在低130米左右,這在地質上說明兩岸原來是一個板塊,臺灣、澎湖等島嶼就在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與福建省相連接。

  現(xiàn)代科學還證明,臺灣不僅是東海大陸架的一部分,而臺灣的基本地形,與大陸的地塊相同,在地質成分上,是與福建、浙江兩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巖體。所以,后來有人送給臺灣一個雅號--“浮福建”,意思是說,臺灣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臺灣歷史之2臺灣的先住民

  從臺灣島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祖國大陸的文化在舊石器時代就已傳到臺灣。70年代,臺灣考古學家在臺南縣左鎮(zhèn)發(fā)現(xiàn)的古人類化石,經過鑒定,與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同屬于3萬年以前的古人類。以后又陸續(xù)發(fā)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這些東西的形狀的制作方法,都與大陸各地發(fā)掘出的舊石器時代的器物特別相似。其中高雄縣鳳鼻頭一帶出土的彩陶和黑陶,經過鑒定,確認它們是從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傳過去的,和分布在黃河中下游、沿海地區(qū)和華南地區(qū)的“幾何形印紋陶”從制作方法到用料都是一樣的。

  1980年7月,臺灣考古學家在臺東縣卑南鄉(xiāng)進行發(fā)掘時,發(fā)現(xiàn)了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及玉器,經鑒定這是二三千年前古代臺灣人的遺物,和我國南方各省古代的越濮族人留下的遺物一樣。學者們認為,這極有可能是在距今2000年以前,臺灣海峽兩岸兩岸海水退潮時,一部分人從大陸渡海來到臺灣,這部分人也就是今天臺灣的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和曹族等少數(shù)族的祖先,這些最早到臺灣的人被稱為臺灣“先住民”。“住民”就是“居民”的意思。

  經考察研究認為,除了從大陸直接移民外,臺灣早期住民中還有一部分可能是從南洋群島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財半島等地移居來的, 他們就是今天臺灣魯凱族、 排灣族、雅美族、阿美族、卑南族的祖先。

  在17世紀中國大陸大量向臺灣移民之前,這里的先住民一直過著原始氏族部落的生活,以打魚、狩獵為主,沒有文字記載歷史,只有一些口頭流傳的神話和傳說。

  臺灣歷史之3 我國早期對臺灣的經營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古代中國的封建王朝曾多次經營管理過臺灣。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有個三國, 三國時吳國國王孫權就曾在黃龍二年(公元230年)派大衛(wèi)溫、諸葛直率1萬多名士兵到過臺灣。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大陸上漢族人最早的一次大規(guī)模去臺灣的行動。后來,吳國的一個地方官,也就是廟陽太守沈瑩就寫過一本書,名叫《臨海水土異物志》,具體生動地記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況。“夷州”是古代人給臺灣起的名字;“山夷”指的是臺灣當?shù)氐睦习傩铡?/p>

  隋朝時, 臺灣被稱為“流求”。 隋煬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 第一次是公元607年, 派人去臺灣“求訪異俗”,就是了解風土人情;第二次是公元608年,派人前往“慰撫”, 就是關心照顧的意思; 第三次是公元610年,派了1萬多士兵去駐守保衛(wèi)臺灣,叫遠征“流求” 。

  從唐朝到北宋的500年間,雖然沒有見到有關臺灣和祖國大陸關系的正式記載,但從臺南等地考古發(fā)現(xiàn)的唐宋古錢和陶瓷等文物來看,可以知道,大陸和臺灣一直保持著經濟、文化聯(lián)系。

  南宋時,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系日益密切,中國已在臺灣附近的澎湖列島上建造軍營,派兵駐守,還把澎湖劃歸福建泉州的晉江縣管轄。

  到了元代,元世祖曾兩次派人去臺灣宣撫、討伐,并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理臺灣和澎湖的各項具體事情,并讓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管理澎湖巡檢司。從此,臺灣和澎湖正式成為中國行政區(qū)的一部分。

  明朝初的,朝廷仍設澎湖巡檢司。洪武二十年,為防倭寇,實行堅壁清野, 撤銷了澎湖巡檢司, 并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居住,以為這樣可以斷絕倭寇的供應,使他們無法在澎湖立足。

  到了嘉靖年間, 倭寇屢次入侵。 特別是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得到倭寇將侵擾雞籠、淡水(今臺灣)的消息,明朝政府立即恢復了澎湖巡檢司的設置,歸泉南游擊統(tǒng)轄。在行政上,將澎湖劃歸泉州同安縣。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增設澎湖游兵。萬歷三十年,倭寇侵擾臺灣西南部,浯嶼沈有容率軍艦20艘,一舉蕩平了倭寇。

  在這期間,海峽兩岸的民間聯(lián)系和經濟來往并沒有停滯, 反而有所發(fā)展。漢族人不斷從大陸移居臺灣,其中一些人同先住民婦女結婚,使?jié)h族逐漸和當?shù)鼐用裢诤稀?/p>

  明朝末年,一些英雄豪杰帶著自己的親友和部下渡海到臺灣去開辟新天地,還有一些人則是以臺灣為根據地進行海上貿易。在眾多的海上英雄中,對開發(fā)臺灣貢獻最大的,要數(shù)福建澄海人顏思奇和泉州南安人鄭芝龍。

  1620年顏思奇和鄭芝龍為反抗官府欺壓,率領大批人分乘10艘船移居臺灣。他們在臺灣中部的北港登陸,開辟出諸羅山一帶的地方。 顏思齊在占據臺灣第二年就病故了,鄭芝龍升為首領,統(tǒng)轄臺灣。

臺灣歷史資料簡短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臺灣這一名稱的出現(xiàn)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臺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臺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臺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臺灣歷史資料 臺灣歷史之1 兩岸陸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香港和臺灣的歷史資料
    香港和臺灣的歷史資料

    1842年。英國通過鴉片戰(zhàn)爭強占了香港島。1860年英國又侵占了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國又強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龍半島北

  • 有關陳真的歷史資料
    有關陳真的歷史資料

    歷史上陳真確有其人,但并不是傳說中的那樣,影視劇中陳真的故事是虛構的。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陳真人物介紹 陳真,湖北襄陽

  • 雍正歷史資料
    雍正歷史資料

    雍正在位13年,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實行改土歸流、耗羨銀歸公,建立養(yǎng)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

  • 亞洲歷史資料介紹
    亞洲歷史資料介紹

    亞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同時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

9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