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如何死的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軍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神帥”。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說說韓信是如何死的,供大家閱讀!
韓信是如何死的
果然反叛。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托病沒有隨從。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里協(xié)助您。”韓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fā)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7] 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fā)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 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蕭何謀劃,令人假說劉邦平叛歸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 蕭何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 韓信臨斬時說:“我后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致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于是誅殺了韓信三族。
劉邦從平叛陳豨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他,問:“韓信臨死時說過什么話?” 呂后說:“韓信說悔恨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 劉邦說:“那人是齊國的說客。” 就詔令齊國捕捉蒯通。蒯通被帶到,劉邦說:“你唆使淮陰侯反叛嗎?” 蒯通回答說:“是。我的確教過他,那小子不采納我的計策,所以有自取滅亡的下場。假如那小子采納我 的計策,陛下怎能夠滅掉他呢?” 劉邦生氣地說:“煮了他。”蒯通說:“哎呀,煮死我,冤枉啊!”劉邦說:“你唆使韓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說:“秦朝法度敗壞,政權瓦解的時候,山東六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起事,一時天下英雄豪杰象烏鴉一樣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來搶奪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動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對著堯狂叫,堯并不是不仁德,只因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當這時,我只知道有個韓信,并不知道有陛下。況且天下磨快武器、手執(zhí)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業(yè)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從心罷了。您怎么能夠把他們都煮死呢?” 劉邦說:“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過。
韓信的軼事典故
創(chuàng)造象棋
象棋是中國傳統(tǒng)棋種。它的來歷傳說不一,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始創(chuàng)于西漢的韓信。
劉邦統(tǒng)一西漢王朝后,屢建戰(zhàn)功的大將韓信被呂后誘捕入獄。韓信自知壽命快到頭了,就打算在獄中寫一本兵書傳給后人。不料這事被呂后知道,就下了一道懿旨,說他身為犯官,不能擅著兵書。韓信悲憤難忍,仰天長嘆道:“這個婆娘太狠毒了!不但要本王的命,連本王的名也要除掉啊!”當時有個獄卒聽到他這句話后,跪在韓信面前說:“王爺!你就把用兵之法傳給小人吧!”韓信苦笑了一聲說:“本王若不知用兵之道,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下場。如今悔之晚矣,怎么能再連累你遭受殺身之禍呢?”獄卒再三懇求,韓信只是不允。
一天,這個獄卒給韓信送飯時,眼里的淚花直打轉轉,好像有啥要事對韓信說,又忍住了。韓信一看他的神色,便感到不妙,就問獄卒:“那個婆娘是不是要對我下毒手了?”獄卒忍不住哭出聲來。韓信大笑道:“打完兔子殺獵犬,射盡飛鳥折良弓嘛!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沒啥可怕的。”說罷,叫獄卒坐下,韓信取來一根筷子,在地上畫了個方框,又在框中畫了一條“界河”,河中寫了“楚河”、“漢界”四個字。接著又在河界兩邊各畫了三十六個小格,并說:“本王今年剛好三十六歲,一生助漢滅楚,屢立大功,到頭來卻死在一個女人手里。你平時對我百般照料,今生今世我再沒機會報答你了,就把生平所學的奇術傳給你吧。”他說著叫獄卒取來紙筆,把紙裁成三十二個小塊,布在方框內界河兩方。一面的十六塊紙片各寫著帥、仕、相、車、馬、兵等字,另一面的十六塊紙片上寫著將、士、象、車、馬、卒等字。
擺好后,韓信邊移動紙片邊告訴獄卒:“這個方框就是千軍萬馬的大戰(zhàn)場,兩面各代表一方的軍力。用兵之道,貴在主帥多謀善變,通盤籌劃、奇正配合,以不變應萬變……”并具體地教獄卒如何跳馬、出兵等。獄卒邊點頭邊稱贊:“奇!王爺真是個奇人啊!”
從那天起,韓信每天都和這個獄卒守著方框(棋盤)研究兵法。不久,韓信被呂后殺死,那個獄卒也逃走了。他躲藏在一個深山里,搭了間草棚,開荒種地,全家人自耕自食,一有空閑,就專心研究韓信授給他的奇術。因紙片易爛,就換成了扁圓形小木頭坨兒,為好區(qū)別又染成紅黑兩色。又據(jù)“奇”的諧音,把“奇”叫做“棋”,還寫了一本《棋譜》傳給了他的兒子。后人認為棋雖可布陣,但不是真的兩軍作戰(zhàn),只是一種象征,所以稱它為“象棋”。
風箏來歷
風箏的起源與韓信。中國是風箏的故鄉(xiāng),南方稱“鷂”,北方稱“鳶”。 相傳,風箏的發(fā)明人是大軍事家韓信。垓下之戰(zhàn)中,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的軍隊團團包圍,為了瓦解楚軍的軍心,韓信派人用牛皮制成風箏,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風吹著笛子發(fā)出凄涼的聲音,漢軍和著笛聲唱起楚國的民歌來。楚軍聽到了鄉(xiāng)音,都想念起故鄉(xiāng)來,斗志渙散了。結果,楚霸王一敗涂地,在烏江邊上自殺了,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唐朝趙昕也在《熄燈鷂文》中說:垓下之戰(zhàn)時,韓信制成風箏,讓張良坐風箏上天,高唱楚歌,楚歌傳到楚營,動搖了項羽軍心。宋朝的《事物紀原》中還記載韓信曾利用風箏測量距離之事。
分油
韓信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帥,輔助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奠定了漢朝的基業(yè)。民間流傳著一些以韓信為主角的有關聰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jù)說有一天,韓信騎馬走在路上,看見兩個人正在路邊為分油發(fā)愁。這兩個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克)的簍子,里面裝滿了油;還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蘆,罐可裝7斤油,葫蘆可裝3斤油。要把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誰也沒有帶秤,只能拿手頭的三個容器倒來倒去。
韓信騎在馬上,了解情況以后,說:“葫蘆歸罐罐歸簍,二人分油回家走。”說完了,打馬就走。兩個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倒來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兩半,每人5斤,高高興興,各自回家。究竟是怎樣倒來倒去的呢?三種容器各自裝油斤數(shù)的變化過程,可從下面的表中看出。
韓信所說的“葫蘆歸罐”,是指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倒;“罐歸簍”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簍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從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這時卻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歸”。往油葫蘆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歸”,“歸”到第三次,葫蘆里就出現(xiàn)2斤的油量。再把滿滿一罐油“歸”到簍里,騰出空來,把葫蘆里的2斤油“歸”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蘆3斤油,“歸”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務了。
解:先用油葫蘆連裝三次,共裝9斤,將7斤的瓦罐注滿后,油葫蘆里還剩2斤。然后將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這時油桶里是8斤油。再將油葫蘆內的2斤油 全部倒進瓦罐。最后用空葫蘆在油桶里灌滿(3斤),倒進瓦罐。這樣,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裝的油都正好是5斤。雙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點兵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一次,韓信將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zhàn)??鄳?zhàn)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漢軍也死傷四五百人,于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當行至一山坡,忽有后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只見遠方塵土飛揚,殺聲震天。漢軍本來已十分疲憊,這時隊伍大嘩。韓信兵馬到坡頂,見來敵不足五百騎,便急速點兵迎敵。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結果多出2名;接著命令士兵5人一排,結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結果又多出2名。韓信馬上向將士們宣布:我軍有1073名勇士,敵人不足五百,我們居高臨下,以眾擊寡,一定能打敗敵人。漢軍本來就信服自己的統(tǒng)帥,這一來更相信韓信是“神仙下凡”、“神機妙算”。于是士氣大振。一時間旌旗搖動,鼓聲喧天,漢軍步步進逼,楚軍亂作一團。交戰(zhàn)不久,楚軍大敗而逃。
首先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數(shù)9945(注:因為5、9、13、17為兩兩互質的整數(shù),故其最小公倍數(shù)為這些數(shù)的積),然後再加3,得9948(人)。
簡單扼要總結:
1.算兩兩數(shù)之間的能整除數(shù)
2.算三個數(shù)的能整除數(shù)
3.用1中的三個整除數(shù)之和減去2中的整除數(shù)之差(有時候是倍數(shù))
韓信帶1500名兵士打仗,戰(zhàn)死四五百人,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3人;站7人一排,多出2人。韓信馬上說出人數(shù):1073
韓信是如何死的相關文章:
1.韓信是怎么死的
3.趙云怎么死的
4.歷史名人韓信簡介
韓信是如何死的
上一篇:韓信胯下之辱故事簡介
下一篇:漢朝軍事制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