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
高一歷史是初高中歷史學習重要的銜接階段。初中歷史是結業(yè)考試考查科目,主要考查學生的記憶和一定程度的思辨能力,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提供的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希望大家喜歡。
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欣賞
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1
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2
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3
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4
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5
高一歷史知識點一
1 1299年,奧斯曼一世宣布獨立建國;1453年,遷都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16世紀后,奧斯曼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奧斯曼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的原因:
主觀上:(1)新生產(chǎn)方式的活力:立國前后,奧斯曼土耳其在周邊先進制度影響下,氏族制度解體,封建生產(chǎn)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軍事制度剛剛建立,具有一定的活力。(2)對外擴張的內(nèi)驅(qū)力。內(nèi)部分化帶來的矛盾,奧斯曼人熱衷對外擴張,擺脫困境。(3)正確的外交策略。對突厥和蒙古采取守勢,集中進攻拜占庭帝國。
客觀上:周邊國家的衰落,尤其是拜占庭帝國已日薄西山。
3 奧斯曼帝國崛起后,控制了亞歐商路,迫使歐洲商人另行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高一歷史知識點二
1 歐洲中世紀社會的基本特征:莊園經(jīng)濟、附庸采邑制、基督教信仰 法蘭克王國是西歐日耳曼國家中存在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國家。
2 歐洲封建制度形成的三大因素:日耳曼因素(氏族制)、羅馬因素(隸農(nóng)制),基督教因素
3 封建經(jīng)濟制度以農(nóng)奴勞動和地租剝削為基本特征。
4 8世紀上半葉查理馬特“采邑改革”:查理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變無條件賞賜為有條件分封。(接受土地的人必須對分封者服兵役;各級封建主只服從自己的上級封建主,與其他封建主沒有關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采邑改革促進了西歐封建制度的發(fā)展,但也導致王國處于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
5 西歐封建制度大體產(chǎn)生于6世紀下半葉,11世紀前后基本確立。
6 西歐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等級君主制
等級君主制是王權借助等級代表會議實施統(tǒng)治的一種政權形式,貴族和市民等階層共同參政,并在一定程度商分享權力。
形成的原因:12世紀以后,隨著城市的復興和商品經(jīng)濟的活躍,英、法等國王權呈加強之勢。
英法等級君主制形成的標志:1265年召開的英國議會和1302年舉行的法國三級會議。
猜你喜歡: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表





上一篇:高一歷史知識結構框架圖片
下一篇:高一歷史知識框架結構歸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