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人周邦彥是什么居士
周邦彥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那周邦彥是什么居士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周邦彥是什么居士,希望對你有幫助!
周邦彥是什么居士
詞人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北宋末年人。據記載,周邦彥是錢塘人,也就是現(xiàn)在的浙江杭州。
周邦彥少年的時候,為人比較個性散漫,不過非常好學,喜歡讀書,這也為他之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埋下了伏筆。宋神宗的時候,他成為太學的生員,太學也就是后來明清時期的國子監(jiān),是古時候最高的學府。后來神宗進行王安石變法,效果拔群,當時周邦彥寫一篇《汴都賦》獻給皇帝。這篇文章洋洋灑灑七千字,模仿的是漢朝時期著名的《二都賦》,內容是在贊許變法。據說文中有些古字,連朝中大臣也不認識讀不準確。
此文一出,周邦彥開始名動天下,他也被朝廷提拔為太學正,差不多就是太學的老師。不久他就開始各地宦游,任廬州教授、溧水縣的知府等。后來,周邦彥被皇帝召回,并再次讓他朗誦《汴都賦》,此后留在京城任官,也有做過各地知府,比如順昌府(今安徽阜陽)、明州(今浙江寧波)。
等到徽宗繼位,他建立了大晟府,也就是朝廷最高音樂機關,周邦彥成為其中一員。不過后來他又被調任到外地任知府。晚年,他因為和蔡京的一位同黨交往過密,而因此名聲受到了牽連而成為污點。而那時候,北宋已經到了衰亡的邊緣,內有外患不斷。在周邦彥去世的前一年,方臘起義了,而在他死后不過六年,北宋也亡了。
關河令中周邦彥的故事
《關河令》,是詞壇大家周邦彥諸多作品中的一首。這首小令是悲秋之作。聲瀟瀟,卻無鴻雁傳書,期盼落空,寒意逼人。主要描述了在夜深人去,惟孤燈作伴,以酒澆愁愁更愁,漫漫長夜孤苦難的心情。
這首詞的本名應當是《清商怨》源于古樂府。后來周邦彥結合歐陽修填寫的思鄉(xiāng)之作,于是取“關河”二字,并命名為《關河令》。
通過閱讀這首詞不難發(fā)現(xiàn),該詞為感懷寒秋羈旅傷懷的作品,作者以時光轉換為線索,突出表現(xiàn)了在深秋蕭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產生的凄切孤獨之感。作者主要是寫自己的心境和自己的感情,但通篇下來主要筆墨卻是多為環(huán)境描寫,那白日蕭瑟清寒的環(huán)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以及在夜半沉寂冷落的環(huán)境中浸潤了主人公的孤獨感。
這個詞的上篇終于要描寫了寒秋黃昏景象。在詞的開篇就推出了一個陰雨連綿,只是偶爾放晴,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這樣的景象實在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難得有片刻的晴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孤獨的旅客,默立在客舍庭中,卻要承受著一庭凄冷的浸潤,思念著自己親朋好友。下篇則寫了深夜中孤燈獨映的情景,將詞的境地向前推了一步。并且結局以羈旅悲愁、凄苦推至無可解脫的境地來結束全詞,更加明顯了詞人無助與郁悶。這首詞沒有作者以往的艷麗之彩,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周邦彥解語花鑒賞
《解語花》的作者是著名的詞人周邦彥,從這首詞就能夠看出周邦彥自身功力之厚,能夠填補任何詞漏,但是這部作品的思想內容并沒有很高明。因此這首《解花語》常常會被后人所不重視。
蠟燭任由風吹,卻依舊在燃燒,花燈早已被夜晚隨之帶來的露水所浸濕,然而街市上的燈光依舊交相呼應,可謂是紅燈酒綠。月亮早已高高掛起,其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屋瓦上,云層正在逐漸的消去,就好像光彩照人的仙女將要降臨人世。那些南國少女,她們個個穿著別致,個個都腰細如餡。大街小巷鑼鼓齊鳴,人影一直在涌動,每條道路上都擠滿了人,可謂是熱鬧至極。
不由讓人回想起當年京城的那晚,也是一個燈夜,千家萬戶竟先點亮燈火,讓人感覺像是百天一樣光亮。姑娘們都笑嘻嘻的出門游玩,在那些游玩的香車上,時不時的丟出羅帕。在那些相遇的地方,必然是塵土飛揚。想必今年的京城也是這般景象把,可惜我看不到,這只不過是我對過去生活的眷戀。時間已經不早了,還不如乘車早點回去,任憑這些人們盡情的玩耍。
上片講述的是作者的所看所景,然而在下片回憶起以往在京城游玩燈夜的情景。用“因念”二字來勾起過往的回憶,在結尾處讓人感到今非昔比的感受格外強烈。自己早已飽歷滄桑,早已沒有當年的情懷,這些都是屬于青年人的輕狂生活,而屬于我的時光早已過去,來表達對時光飛逝的感慨,以及對過往的回憶之情。
猜你喜歡:
2.秦觀是什么居士
詞人周邦彥是什么居士
上一篇:施耐庵紀念館在哪_施耐庵生平事跡
下一篇:周邦彥詩詞代表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