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詩人高啟怎么死的
高啟是明朝的詩人,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詩歌和歷史作品,那么高啟怎么死的?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高啟怎么死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啟怎么死的
根據(jù)歷史記載,高啟的死和他自己編寫的文章有關(guān),他編寫的《上梁文》是為蘇州知府修復(fù)舊址所創(chuàng)作的,但是由于蘇州知府修葺的那個舊址曾經(jīng)是張士誠的舊址,于是蘇州知府被朝廷的人誣告有謀反之心,明皇信以為真,降罪于蘇州知府,而高啟因為為知府修葺舊址編寫文章,因此受到牽連,最后被判為腰斬。
那么高啟的死真的有那么簡單嗎?其實根據(jù)所查閱的資料,不難發(fā)現(xiàn)高啟真正的死因并不是因為一篇文章而死,那么究竟高啟是怎么死的呢?其實高啟的真正死因源于明皇的記恨,明皇之所以記恨他是因為在高啟還在朝為官的時候,明皇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所以一直對他耿耿于懷,由于明皇沒有他的把柄,不能任意處置他,因此當(dāng)蘇州知府修葺舊址被有心人士拿來大做文章,而高啟在這件事上也有所牽連的時候,明皇就順理成章地處置了他。從高啟的死因上不難看出雖然高啟的曾經(jīng)非常輝煌,但是最后卻落得悲慘的下場,不得不讓人們?yōu)橐活w耀眼的星星瞬間的隕落而感嘆。
高啟生平事跡
高啟出身富家,童年時父母雙亡,生性警敏,讀書過目成誦,久而不忘,尤精歷史,嗜好詩歌。
與張羽、徐賁、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詩文,號稱"北郭十友";與宋濂、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同時,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dāng)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張士誠據(jù)吳稱王;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守吳中,禮賢下士,聞高啟才名,多次派人邀請,延為上賓,招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碩卿,時高啟年僅16歲。
他厭惡官場,23歲那年借故離開,攜家歸依岳父周仲達,隱居于吳淞江畔的青丘,故自號青丘子,曾作有《青丘子歌》。
明洪武元年(1368),高啟應(yīng)召入朝,授翰林院編修,以其才學(xué),受朱元璋賞識,復(fù)命教授諸王,纂修《元史》。
高啟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為本,兼受釋、道影響。他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
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受,被賜金放還;但朱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對他產(chǎn)生忌恨。高啟返青丘后,以教書治田自給。
蘇州知府魏觀修復(fù)府治舊基,高啟為此撰寫了《上梁文》;因府治舊基原為張士誠宮址,有人誣告魏觀有反心,魏被誅;高啟也受株連,被處以腰斬而亡。
高啟著作,詩歌數(shù)量較多,初編有5集,2000余首;后自編為《缶鳴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遺篇,編為《高太史大全集》18卷,今通行《四部叢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據(jù)此影印。高啟的詞編為《扣舷集》,文編為《鳧藻集》,另刊于世;《鳳臺集序》保存在《珊瑚木難》中,是現(xiàn)存唯一評論高啟在金陵的詩歌論文。
高啟詩歌特點
高啟詩歌特點比較明顯,他所作詩歌雖然措詞清新,但也不失豪邁。高啟最擅長的是七言詩歌,他所作的詩歌體制不一,風(fēng)格多變,雖然有模仿各個朝代的詩歌的痕跡,但是也有他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高啟詩歌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內(nèi)容上,他的詩歌大多是對當(dāng)時社會的揭露和諷刺,表現(xiàn)了他對當(dāng)時社會政治的不滿。那么高啟詩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滿呢?其實這是因為他想掙脫現(xiàn)實,卻又深陷其中無法逃脫,只能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說高啟詩歌特點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矛盾,高啟的詩歌里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也體現(xiàn)了他想恣意生活卻被束縛在官場的矛盾。
高啟的詩歌其實是他生活的體現(xiàn),他作詩的特點也受他生活的影響,因為他被困在官場,看到了許多社會的黑暗面,他想要逃離,卻無處可去,所以他將這種心理寫進了詩歌,成就了他與眾不同的特點。也因為這些特點,他的詩作才受人們追捧。因為他的詩歌大多都是帶有批判性的,所以在當(dāng)時社會是很受大眾喜歡的,他也因此被人們認為是明朝最優(yōu)秀詩人之一,但是因為他所作詩歌的批判性,也導(dǎo)致他在官場上更加寸步難行,現(xiàn)實和理想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猜你感興趣:
3.高則誠的簡介
4.明代書畫家沈周
明代詩人高啟怎么死的
上一篇:李嶠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下一篇:宋代詩人蘇軾與誰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