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生平事跡_寇凖簡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關于寇準生平事跡有哪些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寇準生平事跡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寇準生平事跡
寇準也是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他的祖父父親都曾經(jīng)是朝廷里的重臣,因此寇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寇準自己也聰明好學所以小小年紀就能夠寫出很好的詩文。后來在寇準19歲的時候,寇準就成功考取了進士,在面見宋太宗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年紀小的不容易被錄用,所以叫他增報年齡來增加自己被錄用的幾率,但是寇準為人正直就沒有這么做。
后來寇準當官之后一直就敬忠職守,剛正不阿,因為直言不諱所以被宋太宗認為是他身邊的魏征,當時發(fā)生了兩起受賄案,結果收錢收的少的祖吉被處死了,但是收受賄賂更多的王淮卻因為他那個大官哥哥的緣故得以幸免于難。第二年的春天,發(fā)生了一起大旱災,寇準就借此機會提出了這件事,因此宋太宗知道了寇準是可以信任的,所以寇準連連升官,成為了當時的重臣。
后來宋太宗死了之后,太子即位,遼國趁著這個宋朝發(fā)生動蕩的時候,乘機入侵,宋朝軍隊不敵,連連大敗,遼國趁著這個機會率兵南下,直逼皇城而來,當時的朝臣都慌了神,一個個都想著遷都來躲避遼國的進攻,但是寇準堅持認為應該一戰(zhàn),認為敵人長途奔襲,而宋朝軍隊則是以逸待勞,文臣武將都很團結,如果宋真宗能夠御駕親征必然會大獲全勝。
這樣的主張獲得了宋真宗的許可,之后寇準一面打探敵軍情報,一面制定詳細的戰(zhàn)術方針。雖然遼軍看似聲勢浩大,但是其實因為兵線太長,糧草運送不便沒有多大的優(yōu)勢,要是真的一戰(zhàn),宋朝軍隊必然可以大勝,可惜宋真宗自己戰(zhàn)斗意志不夠堅決,再加上有著一幫的主和派,所以宋遼雙方最后還是選擇了議和,簽訂了著名的“檀淵之盟”。
寇凖簡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后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shù)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病逝于雷州?;视铀哪?1053年),宋仁宗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謚“忠愍”,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仁宗親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軠噬圃娔芪?,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與白居易、張仁愿并稱渭南“三賢”。
寇準是宋朝初期有名的清官大臣,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而且為官清廉,愛民如子,頗有古之圣賢之風??軠什恢皇且粋€清正廉潔的好官,他還是一個文采斐然的才子,他的詩詞雖然算不上千古流傳的名作,但是也值得后人品讀一二,詩詞的風格清新自然,婉轉脫俗,都是值得細細體會的佳作??軠适撬纬醯拇蟪迹晟儆胁?,小小年紀就踏上了仕途,之后又屢任高官,成為了當時朝廷的中流砥柱。因為他為官清廉、剛強正直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但是也因此被很多的奸佞小人嫉恨,后來小人得勢,他就被貶到了偏遠的地方,最后客死異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