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孔子為善知度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富有哲理,他所蘊含的仁愛精神教導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為人處事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孔子為善知度的相關故事,希望你喜歡!
故事介紹
曾經(jīng),魯國的法律規(guī)定,如果有人,將在其他諸侯國做女奴的魯國女子,贖回本國,那么,這個人,可以到官府去領取賞金。
有一次,子貢在一諸侯國,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辭謝了官府的賞金??鬃勇犝f了這件事,就對子貢說:
“子貢呀!你這件事就做錯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風易俗,可以讓人效法,可以影響后代,而不會只是為了適合自己的興致?,F(xiàn)在魯國富裕的人少,貧窮的人多。如果贖人回去領賞金被認為是不廉潔,那得不到賞金的刺激,愿去贖人的人就會減少。所以,你這種僅僅只考慮自己德行修養(yǎng)的行為,將會造成今后魯國人,不再愿到其他諸侯國去贖人。”
子路在一旁聽了孔子的這番教導,深受啟示。后來,當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時,別人要送他一頭牛來答謝,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鬃又懒舜耸拢老驳卣f:“今后愿救人于危難之中的魯國人,會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為蒲城的官長。為了防備水災,官府調(diào)集民工,春修各處溝渠。子路見大家工作勞苦,帶的飯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濟每人,一份飯菜,一份湯水??鬃勇務f此事,連忙派子貢去掀了那些飯菜,毀了那些做飲食的器具。子路發(fā)現(xiàn)了,非常氣憤。他氣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老師難道會嫉妒我行仁義之事嗎?子路在老師這里所學的,不過仁義二字而已。仁義之人,與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將自己多余的糧食,與大家分享,行仁義之道,老師為何禁止不許呢?我想不通!”
孔子聽完子路的訴說,搖著頭道:“子路呀!你還是那么粗野,那么處事單純。你如果覺得民工們飲食不足,為什么不去告訴魯君呢?讓魯君開糧倉去接濟他們呀?你用私人的俸祿做公義,這種行為,是在障蔽魯君的恩澤,顯示你自己的德義?,F(xiàn)在速速停止,或許還不算晚,否則,降罪你的日子,馬上就會到。”子路聞此,無語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來找孔子說:“先生派弟子救濟民工,是不是要跟魯君爭奪百姓呀?”
孔子見此情形,知道解釋已沒什么用了。于是,便帶著弟子,離開了魯國。
人物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鬃邮侵袊糯枷爰摇?a href='http://www.athomedrugdetox.com/news/jiaoyu/' target='_blank'>教育家,他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孔子曾受業(yè)于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jīng)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名言警句
1、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解釋:熱衷于傳播小道消息的行為,是對道德的背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釋: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給別人。
3、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解釋:用公平正直來對待怨恨,以恩德來報答恩德。
4、聽其言而觀其行。(經(jīng)典語錄)
解釋: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才肯相信。
5、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解釋:不在那個職位,就不謀劃那方面的政事。
6、名不正,則言不順。
解釋: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能順理成章。
7、割雞焉用牛刀?
解釋: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8、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解釋:執(zhí)政者不因人說好聽的話就提拔他們,也不因他是壞人就鄙棄他說過的正確的話。
9、有教無類
解釋:我對凡來求學的人,都無區(qū)別地加以教育。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解釋:懂就就懂,不懂就說不懂,才是聰明人。
1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解釋:有過錯不改正,才是真錯。
12、小不忍,則亂大謀。
解釋: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兩個意思,即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
1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解釋: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憂患很快就會出現(xiàn)。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釋: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準備好他的工具。這是一種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須先具備做這件事的先決條件才能事半功倍。
1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解釋:君子應該說話謹慎,做事勤勞敏捷。
猜你喜歡:
關于孔子為善知度的故事
上一篇:關于孔子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下一篇:關于孔子善易不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