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國簡介
孔子周游列國大家都有聽過,那么你知道孔子何時到達哪里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列舉講述孔子周游列國的具體路線,希望你喜歡。
周游列國具體路線過程
孔子先到了衛(wèi)國,衛(wèi)靈公對他待遇不錯,也照魯國的標準給了他六萬粟的俸祿。但因有人進讒言,致令衛(wèi)君生疑,孔子怕獲罪,只六個月就離開衛(wèi)國。在去陳地的路上,因為誤會被圍于匡五日,孔子以文化的傳人自勉,終究度過難關(guān)。過了蒲地,僅月余又返回衛(wèi)國,寄居蘧伯玉家。衛(wèi)靈公的夫人南子召見,孔子不得已而見之,又引起了子路的不高興。過了月余,因出車之時,衛(wèi)靈公與夫人同車,而令孔子之車在宦官之后,孔子慨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且深深引以為恥,于是,離開衛(wèi)國。
孔子一行又從曹到宋,遇司馬桓魋加害未成。再到鄭國,與弟子失散,人譏之為“似喪家之狗”。到了陳國,“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代陳”,孔子又離陳國,路過蒲地再次受阻。蒲人要挾孔子說:“如果不去衛(wèi)國,我們就放了你。”于是,孔子與蒲人盟誓,但是,孔子認為在要挾之下的盟誓是不受神靈保護的,所以,他還是去了衛(wèi)國。這說明孔子是善于變通的。 e
到了衛(wèi)國,衛(wèi)靈公很高興,到郊外迎接,并問是否可以伐蒲,孔子說可以,但是,衛(wèi)靈公雖稱好卻終究未伐蒲,孔子說:“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然而,衛(wèi)靈公始終不用孔子,孔子只好離開了衛(wèi)國。
佛肸叛亂,也召孔子,孔子又一次想去,由是由于子路阻止。但是,孔子說:“我豈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又想要去見趙簡子,但是因為“君子諱傷其類”而未前去。再次返回衛(wèi)國,衛(wèi)靈公向他問軍陣之事,孔子說自己只學了“俎豆之事”、未學“軍旅之事”拒絕回答。這并不能證明孔子確實不懂軍事。只是因為當時孔子不想說。因為衛(wèi)靈公不重視孔子,孔子就到陳國去了。
衛(wèi)靈公死后,出公繼位,孔子已六十歲。魯國季桓子病重,囑咐季康子,等他死后要使孔子回來作相,但是,季康子聽了公之魚的話,沒有召回孔子,而用了孔子的弟子冉求。第二年,孔子到了蔡國(當時已經(jīng)成為楚地)。下一年又到了葉。楚國的卿相沈諸梁正在出鎮(zhèn)葉城,人稱葉公。葉公雖佩服孔子,但是不完全了解孔子的為人。
在從葉城返回蔡國時,孔子遇到了幾位隱者。長沮、桀溺、荷蓧丈人以及后來的楚狂接輿,都勸孔子做個避世的隱士,但是,孔子并未動搖積極救世之心,表示他就是想要改變當時的混亂世道。
在蔡三年,吳伐陳,楚國來救陳,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派人聘請孔子。陳、蔡怕孔子到楚國會危及他們,于是圍困孔子,孔子認為君子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操守,所以仍然弦歌教徒。直到子貢到了楚國,楚昭王派兵迎請孔子,才解了圍。
楚昭王要封給孔子七百里地方,但是,楚國令尹子西擔心孔子會像周文王那樣,借此而稱王于天下,而對楚國不利。所以,楚昭王沒有這么做。從這里可見,人們認為孔子有稱王之心,因而一直對他有所防范。孔子的不得志,不能說與此無關(guān)。況且孔子曾經(jīng)說過:“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起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又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因此,難怪楚令尹子西會有此懷疑??峙驴鬃诱嬗薪铻檎鴮嵺`王道仁政之意。
六十三歲時,孔子從楚國返回衛(wèi)國,此時,衛(wèi)國有許多孔子的弟子做官,衛(wèi)國國君也有任用孔子之意,孔子主張為政必須先從“正名”開始,決不能放棄原則。但是,要“正名”,衛(wèi)國國君的王位就難保住,可想而知,衛(wèi)國國君是不會同意的。
魯哀公七年,魯國與吳國舉行繒城會議,魯國被迫送吳國“百牢”重禮,幸虧臨時借用子貢去交涉,魯國才未受辱;第二年,吳國又攻魯國,孔子弟子有若立功。季康子因而認為孔子的弟子確實是有用之材,于是,派人到衛(wèi)國請回冉有,后來,冉有為季康子帶兵與齊國作戰(zhàn)獲勝,季康子問冉有從何處學來的軍旅戰(zhàn)術(shù),冉有說是學自孔子。從此可見,孔子是深通軍事的。從而使季康子決定召回孔子而用之。
當時,衛(wèi)國的孔文子向孔子詢問作方略,孔子拒絕了。正好季康子用厚禮迎請孔子,于是,孔子回到了魯國。當時孔子已經(jīng)六十八歲。
關(guān)于孔子的思想主張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體現(xiàn)做人的標準與準則??鬃臃浅V匾暤掠徊俊墩撜Z》大約有三分之一以上內(nèi)容是講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1)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第九章)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第九章)
(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第九章)
(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第4章)
(5)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里仁·第4章)
(6)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第4章)
(7)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第4章)
(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
(9)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第十五章)
(10)孔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憲問·第十四章)
有教無類,誨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最光輝的思想,應該是"有教無類".在孔子之前,貴族階層壟斷了文化教育權(quán),平民階級沒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僅僅是局限在最高統(tǒng)治階層范圍之內(nèi)的事,辦教育的目的,也只是為統(tǒng)治者培養(yǎng)接班人.學校的貴族化,阻礙了文明的普及與發(fā)展,也扼殺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欲望.
孔子從三十歲左右開始,便打破歷史的陳規(guī),創(chuàng)辦私學,明確提出"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的思想.他認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從善,應該一視同仁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貴族所壟斷.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開創(chuàng)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國教育史上劃時代的革命創(chuàng)舉,也是人類教育史上一項很有革命意義的突破.孔子所創(chuàng)設(shè)的私學,也成了中國教育史上與"學在官府"相對立的"學移民間"的劃時代的標志.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實踐的總結(jié).他不分階級,不分貴賤,不分地域,不分賢愚,只要虛心向?qū)W,"自行束修(十條干肉)以上",他一律諄諄進行教育(《論語·述而》).孔子所招收的學生,除南宮敬叔和司馬牛外,其余多出身貧賤.
孔子從辦學開始,直到73歲病逝,即使是在魯國從政(任大司寇等職)和周游列國的十幾年中,也沒有中斷過他所酷愛的教育事業(yè).他堅持不懈地克服各種困難和阻力,發(fā)展私學,用一生的心血和生命,譜寫了成效卓著的教育事業(yè)的凱歌,在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歷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一個人幾乎用了成年之后的所有時間從事教育工作,培養(yǎng)出這么多有用的人才,真可以稱得上誨人不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