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以什么著稱_晏子外交的特點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嬰,字仲,謚平,習(xí)慣上多稱平仲。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那你知道晏子以什么著稱嗎?晏子的外交特點又是怎樣的?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搜集晏子以什么著稱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晏子以什么著稱
一朝齊國宰相,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就是“晏子”,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齊國的朝政,雖位居宰相職位,但他的家境并不是那么的富裕,歷史上的他是以生活節(jié)儉,謙恭下士著稱的。
他曾輔佐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懇請治國,體恤農(nóng)民,在齊國有很高的威望。雖然身居高官,但他的一生過的非常簡樸,不謀私利,廉潔奉公,在他的父親去世時,就大膽突破舊的禮節(jié),從簡了事。即使做了相大夫,依舊過著清苦的生活。少食肉類事物,穿著簡樸,就連他的家人也是這樣。鄰居們對他的形容就是:“食不足,肉不給”。他還常常節(jié)省生活用品的開銷,把省下來的錢或者糧食拿出來救濟貧窮的人。他不僅吃飯節(jié)儉,在穿戴方面依舊不講究奢華。他一身布衣,就連一件御寒的皮襖也足足穿了30余年。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家人穿著也是樸素簡便,從來不穿絲帛材料制成的衣服。其次居住環(huán)境也是簡陋,居住的還是祖先留下里的房子,房子周邊僅靠市場,環(huán)境雜亂。當(dāng)初景公想要給他換個房子住,也被拒絕了。晏子曾在臨終前,叮囑他的家人辦喪事要一切從簡。后來他去世后人們根據(jù)他的遺愿,將他安葬在他的故宅,后人稱那里為“清節(jié)里”。從晏子一生的簡樸和節(jié)儉的行為實際很好的給我們后人留下了一張明鏡。
晏子外交的特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面對楚王的羞辱,他沉著冷靜,保持等著胸有成竹的面容,憑借著自己的機智和口才維護了自己國家的尊嚴和個人尊嚴,不辱使命。在《晏子使楚中》展示了這位機智的政治家、外交家的風(fēng)采。
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當(dāng)初晏子接到使命來到楚國,楚王卻因晏子身材矮小對其捉弄。于是便讓晏子從旁邊的洞進去,這番舉動,無非就是想以此來羞辱他,進而在羞辱齊國。于是晏子堅持不入,并說;“只有訪問狗國的,才從狗洞進去。”言下之意便是如果我鉆了狗洞,那楚國就是狗國,你侮辱了我,也是侮辱了你自己。在這里,晏子就是這樣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讓對方自取其辱。而晏子拿起智慧的武器,不但沒使自己受辱,反而還讓對方蒙羞。
二、爭鋒相對、捍衛(wèi)尊嚴
見到楚王后,楚王依舊繼續(xù)捉弄他,先是諷刺齊國沒有人才,后又諷刺晏子無能。對此晏子依然毫不示弱,他用“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比肩繼踵”等詞語駁斥楚王,之后假裝并順承他的意思“我無能”,在突然利用”因為我的無用才會被派遣楚國”進行反擊。晏子再次利用自己的機智聰明反擊了楚王。對自己而言,維護了尊嚴;對國家而言,捍衛(wèi)了榮譽。
三、利用類比,巧妙反擊
但楚王準備誣賴他偷盜時,晏子便以“橘生于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來比喻,說明外部環(huán)境對內(nèi)部事物的影響的道理,以此為由,順勢推導(dǎo),再加上機智的辯駁,最終讓楚王低頭。
對晏子的評價
晏子,機智聰敏,能言善辯。外出使國,能夠不辱使命,不僅保護了自己的尊嚴還捍衛(wèi)了齊國的國家顏面和威嚴。司馬遷非常贊賞他,還將其與管仲相比,就連孔子對他也是贊不絕口。
他善于言辭的本領(lǐng),每每對話都是話中有意,意中有話。就如當(dāng)初剛到楚國時,見到楚王的有意刁難,讓他鉆狗洞進城,這明擺著有玩弄意味在里面。但晏子也是毫不示弱對侍衛(wèi)說:“這明明是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我必定鉆狗洞,我想知道我究竟來到得是楚國還是....”就這樣簡短的幾句話就包含了城門與狗洞的對比,開城門就是楚國,開狗洞就是狗國。這樣一來,楚王就肯定知道,如若不打開城門的話,就成了狗國的國主。于是他迫于無奈,為了保住國家的顏面,只能吩咐下人打開城門,將晏子迎進宮里。
就這樣,晏子利用自己的聰明機智,贏回了顏面。他也知道如果自己的話語里出現(xiàn)一句不好聽的話,就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于是機智的他換了一種說法,讓楚王自己領(lǐng)略話中的意思,避開了災(zāi)禍。當(dāng)然其中最可敬的精神就是愛國了,當(dāng)楚王在酒宴上準備陷害晏子是盜賊,進而一步侮辱齊國是偷盜的國家時,晏子又一次的利用“南橘北枳”的道理成功的反駁了楚王。這樣不但有力的反駁了楚王的侮辱,還維護了自己國家的尊嚴。
猜你喜歡:
2.晏子使楚閱讀答案
6.史記里晏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