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評梅原名叫什么
石評梅是中國近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革命家,被稱為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那石評梅是原名還是筆名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石評梅的原名,希望對你有幫助。
石評梅的原名
石評梅,原名石汝璧,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乳名元珠,常用筆名評梅、林娜、漱雪、波微等。山西省平定縣人。石評梅是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因愛慕梅花自取筆名石評梅;在《語絲》、《晨報副刊》、《文學旬刊》、《文學》,以及她與陸晶清參與編輯的《婦女周刊》、《薔薇周刊》等報刊上發(fā)表散文、詩歌、小說和劇本。她與高君宇是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動家,他們用生命譜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愛情悲劇。上世紀80年代,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石評梅作品集》,共三卷:《散文》、《詩歌·小說》、《戲劇·游記·書信》。
石評梅的生平
石評梅從小就聰明好學,父母也非常寵愛她。在她三、四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就開始教她讀書認字,每天晚上都是如此,對于那些她沒有認熟的字,即使是到了深夜,也不允許去睡覺,而是要等到念熟以后才能去睡覺。后來等她讀了小學,白天去學校上課,晚上父親還是教她讀《四書》、《詩經(jīng)》等。
辛亥革命后不久,她的父親被派到太原的圖書館進行任職,石評梅也跟著父親來到了太原。她在太原師范附屬小學讀書,之后又在太原女子師范學校學習。因為石評梅的天資過人,再加上家庭教育,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突出,學校里被稱為是“才女”。在讀書的期間她就顯露出了反抗的思想,有一次女師風潮,她就是其中的組織者。等到風潮過后,學校要將她開除,但是又覺得可惜了她的才氣,又讓她恢復了學籍。
1919年,石評梅從中學畢業(yè),考進了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這一步,是考驗石評梅的意志的關鍵,因為那時候的女子一般讀到高中就結(jié)束了,但是石評梅卻仍然不斷求學。在她父親的鼓勵和支持下,她選擇了去北京求學。在新思潮的推動下,石評梅一邊學習,一邊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
石評梅的愛情故事
在陶然亭畔,有兩塊并排而立的墓碑,這就是革命家高君宇與才女石評梅并葬的墳冢。這是一對苦命的男女,他們在活著的時候沒有機會在一起,但是死后卻并葬在了一起。
高君宇是石評梅父親的學生,兩人是同鄉(xiāng),石評梅和高君宇是在一次同鄉(xiāng)會上認識的,石評梅多次在自己父親的口中得知高君宇的消息,還經(jīng)常聽到父親夸獎高君宇。而對于高君宇而言,那時的石評梅已經(jīng)是一個有名氣的女詩人了。所以兩人一見如故,從此書信經(jīng)常往來,從友情逐漸地發(fā)展成了愛情。
1923年的秋天,石評梅收到了高君宇的來信,一拆開信,里面的香山紅葉飄了出來,在紅葉上寫著兩句詩,主要是表達了高君宇對石評梅的相思之情。但是,石評梅卻沒有接受高君宇的愛意,一個原因是因為石評梅還沒有從之前愛情破滅中走出來,另一個原因高君宇在老家已經(jīng)有一個妻子。所以,石評梅寧愿犧牲自己,也不能破壞別人的婚姻。雖然遭到了拒絕,但是高君宇并沒有死心,他回到家鄉(xiāng)與自己的妻子離了婚。
由于長期的奔波,高君宇因為急性腸胃炎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逝世。高君宇的死讓石評梅非常懊悔,并且總是責備自己。自此之后,石評梅在孤寂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在她死后,她的朋友們根據(jù)她之前的遺愿將她安葬在了高君宇的身邊,從此他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