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歷史網(wǎng) > 歷史人物 > 近代歷史人物 > 國學大師 >

歷史上馮友蘭是誰

時間: 煒基0 分享

  馮友蘭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是我國哲學界里舉足輕重的人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歷史上馮友蘭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馮友蘭的簡介

  馮友蘭(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縣人,中國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友蘭出生在一個“詩禮人家”,家境殷富,極重教育。早期確立了新實在主義的哲學信仰,并把新實在主義同程朱理學的結合,20世紀五六十年代放棄其新理學體系,接受馬克思主義。由于馮友蘭在__中阿諛權力,備受爭議。

  馮友蘭的生平簡介

  馮友蘭,祖籍乃是我國的河南省南陽市。是我國當代的一代杰出的教育家、哲學家,生平在教育界和哲學界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在馮友蘭死后,被譽為我國文學史上的偉大儒學家,聲名響徹國內外。

  馮友蘭的生活并不是一番風順的,也是經(jīng)歷了不少波折的。馮友蘭的家庭可以說是書香世家,其祖父、其父親都是典型的讀書人,祖父雖無功名傍身,但卻尤其善長作詩,而父親則是取得了進士的功名。馮友蘭的文化教育經(jīng)歷,同大多數(shù)人一樣,都是經(jīng)歷了按部就班的學習,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加上家庭文化的熏陶,馮友蘭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文學修為,在高中學業(yè)結束后,馮友蘭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從此開啟了他的哲學之路。

  完成學業(yè)之后的馮友蘭與任坤兩人喜結良緣,度過了一段浪漫而平實的日子,任坤作為馮友蘭的賢內助,真是給馮友蘭生活上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在馮友蘭專心研究哲學的時候,家庭生活則全依賴任坤的操持。但在_時期,馮友蘭受到了深深的肉體與精神的折磨,任坤則在這段時期永久的離開了馮友蘭,給予了馮友蘭深沉的打擊。這就是馮友蘭簡介,這就是馮友蘭的一生。

  馮友蘭的歷史貢獻

  1923年夏,馮友蘭著作《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又名《天人損益論》)1924年又寫成《人生哲學[3]》,作為高中教材之用,在這本書中,馮友蘭確立了其新實在主義的哲學信仰,并開始把新實在主義同程朱理學結合起來。在燕京大學任教期間,馮友蘭講授中國哲學史,分別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后作為大學教材,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1939年到1946年7年間馮友蘭連續(xù)出版了六本書,稱為“貞元之際所著書”:《新理學[4]》(1937)、《新世訓》(1940)、《新事論》(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過“貞元六書”,馮友蘭創(chuàng)立了新理學思想體系,使他成為中國當時影響最大的哲學家。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馮友蘭學術思想的轉型期。新中國成立后,馮友蘭放棄其新理學體系,接受馬克思主義,開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中國哲學史。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四十年的回顧》和七卷本的《中國哲學史新編》等書。

  馮友蘭的人物評價

  馮友蘭一生勤勉,著述宏富。畢生以復興中華傳統(tǒng)文化、宏揚儒家哲學思想為己任。如果說,馮氏前期(抗戰(zhàn)以前)的治學旨趣在于整理研究中國傳統(tǒng)哲學,而直可稱其為哲學史家的話,那么,他后期(抗戰(zhàn)爆發(fā)后,尤其是抗戰(zhàn)期間)的為學進路則重在以“六經(jīng)注我”的精神,運用西方新實在論哲學重新詮釋、闡發(fā)儒家思想,以作為復興中華民族之理論基礎。這一時期寫成的以《新理學》為核心的“貞元六書”構成了一套完整的新儒家哲學思想體系。它既是馮氏哲學思想成熟的標志,也是他一生治學的最高成就,并因此而奠定了他作為“現(xiàn)代新儒家”的地位,成為一位繼往開來,具有國際聲譽的一代哲人。

歷史上馮友蘭是誰相關文章:

1.歷史名人馮友蘭簡介

2.馮友蘭哲學簡史讀后感

3.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4.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5.馮友蘭的語錄

6.歷史名人秦檜簡介

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