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的中心和起止點分別是哪里
中國的大運河一直是炎黃子孫所珍視的文化遺產。大運河對后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大運河的中心和起止點,歡迎閱讀!
大運河的中心和起止點分別
隋代大運河,北到涿郡,今北京一帶,南達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為洛陽。
隋朝大運河(605年隋開鑿,610年完畢) 南北分別為輝縣和涿郡.
作用:大運河通航以后,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qū)城鎮(zhèn)和工商業(yè)發(fā)展,它還宛如一條彩帶,沿岸城鎮(zhèn)猶如彩帶上鑲嵌的一顆顆明珠.此后,歷代王朝對運河不斷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續(xù)發(fā)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
開鑿大運河的原因和條件
大運河是由三個運河組成的,他們分別是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大運河,那么開鑿大運河的原因和條件分別是什么呢?
根據資料所記載,京杭大運河之所以被開鑿是因為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吳王夫差為稱霸中原,已經連續(xù)擊敗了好幾個國家,只剩下當時的齊國還沒有攻打,夫差怎么能允許他阻擋自己前進的腳步,所以他就利用當時有利的地理位置,從而開鑿了京杭大運河以此來達到他運送軍隊北伐齊國的目的。
隋唐大運河被開鑿的原因有三點:第一點:隋煬帝想利用大運河坐船到江南巡游;第二點:加強南北的交通運輸,更好的鞏固中央政權的統(tǒng)治地位;第三點:抑制江南經濟的發(fā)展,提高其他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第三點:促進各地區(qū)文化交流和融合。隋唐大運河能得以開鑿成功的條件是:1、南朝以來,江南的經濟發(fā)展迅速,可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卻在北方,所以開通運河是大勢所趨的。2、前人留下的豐厚的財富。3、隋朝統(tǒng)一,政治逐漸的穩(wěn)定起來。因此隋唐大運河在這些原因和條件下被開鑿是必然的趨勢。
浙東大運河被開鑿的原因和條件較之前兩個要簡單的多,它之所以被開鑿是因為它的地理條件比較優(yōu)越,有很多的方便之處,而且開鑿也比較容易。
開鑿大運河的原因和條件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但是無論是是怎樣的原因和條件,對于現今的世界來說,他們的開鑿都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大運河的歷史狀況
隋朝時期
為把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豐富物資運往洛陽,開鑿了“永濟渠”、“通洛渠”。610年開鑿江蘇鎮(zhèn)江至浙江杭州(當時的對外貿易港)長約400公里的“江南運河”;洛陽與杭州之間全長1700多公里的河道,直通船舶。隋朝,杭州“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并輳”。杭州商業(yè)、經濟從此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唐代以后,杭州后工業(yè)、商業(yè)、文化十分發(fā)達,成為重要貿易港口,日本、高麗、大食、波斯等地商人來往于此。
唐宋兩代
唐、宋兩代對大運河繼續(xù)進行疏浚整修。唐、宋都專設有轉運使和發(fā)運使,統(tǒng)管全國運河和漕運。運河每年漕運量由唐初的20萬石,逐淅增大到400萬石,最高達700萬石(約合今 11.62億公斤)。由于航運的發(fā)展和商業(yè)的繁榮,運河沿岸逐漸形成名對外貿易港口揚州和杭州等重要城市。唐末,吳越國因免遭戰(zhàn)亂,杭州港口“海舶常至”,海外貿易日趨繁榮,并在杭州設置我國最早的對外貿易管理機構博易務。
宋代,杭州海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與海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通商。北宋端拱年間,朝廷先于杭州設掌管蕃貨、海舶、征榷、貿易、招商之事的海外貿易專職機構兩浙市舶司,不久又設杭州市舶司。至元祜二年 (1087年)止,杭州市舶司與廣州、明州(今寧波)市舶司并存近百年,史稱“市舶三司”。杭州港對外貿易興盛,稅收相當可觀,成為朝廷重要財政來源。
元朝
專設都漕司正、副二使,總管運河和漕運事宜。會通河航道窄淺,水源不足,年漕運量不到10萬石。元朝統(tǒng)治地區(qū)廣闊,中國和歐洲各國、西亞各國、東南亞各國的商業(yè)來往很多。中國一些較大的城市,如大都、揚州、杭等,商業(yè)非常發(fā)達。從杭州到大都的南北大運河全部修好,從長江口坐船到大都只要十多天。
明清兩代
明、清兩代均建都北京,對元朝大運河進行了擴建。明清兩代規(guī)定運河漕船的載重量為400石。明朝漕船載重吃水不得超過3尺,年漕運量約400萬石。清代規(guī)定漕船載重吃水不得超過3尺5寸,年漕運量約400萬石。明初,朝廷“海疆不靖”,禁商出海貿易;后期,“倭亂”行海禁政策,杭州外貿易衰退。寧波雙嶼港,16世紀,斯港有最大經濟腹地---寧、紹、杭、嘉、湖、松、蘇、常經濟區(qū)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國內的制造業(yè)中心和大宗出口商品的主產地,是全國經濟中心。因浙東運河與大運河相連,海舟過杭州灣就可入內河。寧波,是大運河的外圍對外貿易港。
清朝時期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杭州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翌年設海關于杭州拱宸橋堍。據中國《海關關冊》統(tǒng)計,光緒二十二年至民國26年(1937年)的42年間,經由杭州關集運出口貨物累計值銀771,664,737關平兩;征收關稅值銀27,152,047.7關平兩;光緒三十一年至民國22年的28年間,按海關章程行駛出入杭州港口的中外商船193,556艘。
猜你喜歡:
3.初一歷史資料題
大運河的中心和起止點分別是哪里
上一篇:大運河的現在的作用是什么
下一篇:開鑿大運河的主要意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