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緬戰(zhàn)爭有什么歷史影響
清緬戰(zhàn)爭發(fā)生于公元1762年至1769年的中緬邊境,歷時七年,最終清軍戰(zhàn)敗。清緬戰(zhàn)爭有什么歷史影響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清緬戰(zhàn)爭的歷史影響,希望對你有用!
清緬戰(zhàn)爭歷史影響
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zhàn),剛滅了暹羅就遇上清朝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扎暹羅,全軍歸國抵御清朝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當然清朝政府很長時間都不知道是它造成中南半島上這一大變局,既削弱了緬甸,又挽救了暹羅,而是耿耿于懷在全盛時期無法打服“南荒小夷”。緬甸戰(zhàn)后十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zhàn)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后。返回后曾上書乾隆皇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雇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制槍支,增強自身國力。但乾隆皇帝受“騎射乃建州之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fā)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后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zhàn)技藝松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清緬戰(zhàn)爭的評價
十八世紀中緬戰(zhàn)爭,總體而言,是中國敗了。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晚年也承認,“五十多年八樁戰(zhàn)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但此戰(zhàn)造成東南亞一大變局,暹羅因此而復國;緬甸也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力量,由此建立了與中國綿延二百多年的睦鄰關系。這又是當事者所始料不及的。
雖然清緬戰(zhàn)爭以緬甸入侵中國為開端,但卻是一場雙方以爭奪地區(qū)利益與霸權為目的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以中緬議和、緬甸名義上對中國稱臣為結局,兩個國家都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清朝在這場戰(zhàn)爭中損失了大量兵員,耗費大量白銀,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而當時在東南亞稱霸一方的緬甸也因為這場戰(zhàn)爭元氣大傷,整個國家的路線發(fā)生了變化,對泰國的吞并戰(zhàn)爭也因為清帝國的巨大軍事壓力由接近完成最終化為泡影,而這也是清帝國對緬戰(zhàn)爭對東南亞產生的深遠影響之一, 對緬戰(zhàn)爭沒能為清帝國自身帶來直接和眼前的利益,可是給東南亞地區(qū)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讓研究這個東亞強權的史學家們產生很多思緒,而這也頗值得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我們玩味!
清緬戰(zhàn)爭的背景
緬甸方面
緬甸貢榜王朝建立后,憑著其軍力,迅速壓服中緬邊境上的諸多土司。在對原緬屬各撣族土司確立統治后,開始派出小股部隊配合這些撣族土司的部隊以軍事威脅向中國管轄的內地土司強制要求征收傳統的“花馬禮”(即為貢賦錢糧,處于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各撣族土司在歷史上為謀求自身安全曾向兩國都繳納這貢賦)。這些內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緬甸的兵威,有些并不屈服。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請求軍事支援。但當時乾隆皇帝忙于平定準噶爾,無暇南顧,不愿與周邊國家發(fā)生軍事沖突,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對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綏靖政策。而當乾隆皇帝從平定新疆這一事情脫身后,開始對緬甸這種壓迫我國邊疆少數民族和挑釁中國國威的行為采取強硬態(tài)度,中緬邊境局勢逐漸緊張。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甸方面再次向這些內地土司征收貢賦未果, 遂出兵入侵中國。正式點燃了中緬兩國邊境沖突的導火線。
入境騷擾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冬,緬甸木邦的土司率領自己的部隊以及貢榜王朝的軍隊約2000人侵入中國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的管轄區(qū)域,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燒了耿馬土司的衙署和一些當地的民居。當時清朝在當地的軍事駐扎力量有三種:一為云南地方官府派駐的綠營兵,二為各地土司自己掌控的土練,三為邊境一些礦場為自保建立的場練。
耿馬土司逃出后,立即率領土練和場練反擊追殺緬兵,于滾弄江畔擊敗緬兵,先后斬殺約200人。但為了息事寧人,耿馬土司隨后還是通過木邦土司向貢榜王朝繳納了“花馬禮”。雖然那時云南地方官府沿滾弄江一帶布防,但仍偏向于綏靖,不想多事。所以在第2年,邊境一礦場場長帶兵過江擒殺緬兵,卻被認為是“殺良冒功”而處死。
然緬甸方面卻沒有收斂的意思。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稍微平靜些時,但車里土司(今西雙版納)管轄地帶卻依舊不平靜。乾隆二十七到二十九年(1762-1764年),緬屬孟艮土司帶領自己的部隊和貢榜王朝的軍隊連年入界騷擾。特別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騷擾規(guī)模驟然升級,緬兵進入車里土司多處地方勒索錢糧和擄掠民眾。其原因在于,當時緬甸正和其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zhàn),制定了沿清邁、萬象一線進攻暹羅的方針,而車里正處于其進軍路線的旁側,需要大量的錢糧以及勞力為軍隊的進軍做后勤保障。
清緬戰(zhàn)爭的結局
時隔18年后,即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四月,緬甸國王孟云為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系,派出使節(jié)奉表納貢,此事才圓滿結束。換句話來說,中緬關系又被重新納入了東亞朝貢體系,中國得了面子,緬甸得了實惠。
清緬臨時和約的正式文本沒有保留下來,而雙方向各自國君稟報的內容又有出入,雙方戰(zhàn)后交涉還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中國方面的記載:一、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二、緬甸永不犯天朝邊境;三、緬甸將所有清朝戰(zhàn)俘釋放。
緬甸方面的記載:一、逃往云南的所有緬屬土司,清朝都要交還給緬甸,并承認緬甸對所屬土司的主權;二、所有戰(zhàn)俘一律釋放;三、商道重開,準許兩國商販自由貿易;四、每隔十年兩國君主交換使節(jié),互通友善書信,并致送禮物。
看來是緬方的記載比較靠譜些(大約只漏了不侵犯中國邊境這條),而中方的內容明顯是為了應付乾隆。
不過,到最后,雙方國君都對這份和約不滿意。緬王孟駁撕掉前線送回來的和約文本,罰緬兵統帥及其他將領的家屬頭頂清兵饋送的禮物在王宮外跪了三天三夜。這時緬甸曼尼坡發(fā)生叛亂,老官屯緬兵不等孟駁命令,就直接進軍曼尼坡平定了叛亂,這才平息了緬王的憤怒。中國因為緬甸沒送貢表(對中國而言,這個面子的東西最重要),而緬甸因為清朝方面只放了孟拱土司,木邦和蠻暮土司安置內地沒給回緬甸,又繼續(xù)禁止雙邊貿易,別說貢表,連清朝方面的使者也扣押下來,還發(fā)了封出言不遜的文書過來,雙方打起了漫長的外交戰(zhàn)。乾隆皇帝雖然憋氣,但也清楚要再次動兵很困難,單氣候水土問題就非常頭疼,像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七月,回到北京不久的傅恒就因此病死了。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亂,于是暫時押在一旁不理。
猜你喜歡:
清緬戰(zhàn)爭有什么歷史影響
下一篇:大小金川之役打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