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對后世文學有什么影響
《漢書》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漢書對后世文學的影響,希望能幫到你。
漢書的介紹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后歷時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顏師古釋注。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稘h書》是繼《史記》之后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稘h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漢書對后世的文學影響
擴大歷史研究的領域
《漢書》十“志”中,《食貨志》為經(jīng)濟制度和社會生產狀況提供了豐富的史料;《溝洫志》有系統(tǒng)地敘述了秦漢水利建設;《地理志》是中國第一部以疆域政區(qū)為主體的地理著作,開創(chuàng)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學史的研究;《禮樂志》、《郊祀志》、《刑法志》分別記載政治、軍事、法律和有關的典章制度;《五行志》、《天文志》和《律歷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學的寶貴資料。《藝文志》論述古代學術思想的源流派別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極珍貴的古代文化史資料。
確立書志體
十“志”規(guī)模宏大,記事豐富,對于政治、經(jīng)濟和思想文化都有較詳細的記載,特別是有關漢化部分更為詳細。書志體始創(chuàng)于《史記》,《漢書》加以發(fā)展,后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漢書》十“志”為依歸。書志體也成為后世典章制度史的編著所模仿,如唐朝杜佑所著的《通典》。
開創(chuàng)目錄學
在《藝文志》中采用了劉歆《七略》的分法,將古代的學術著作區(qū)分為六大類三十八小類,加以論述,使人們對各學術流派的演變與發(fā)展,有更清楚的了解。加上,又保留了《七略》的大概面貌,成為人們研究上古至西漢末年旳學術發(fā)展演變的重要著作,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圖書目錄及學術文化史。
保存重要的歷史文獻
現(xiàn)存《漢書》約80萬字,卷帙比《史記》繁富。它增載不少重要的詔令,主要集中在帝紀部分。在許多人物傳記中,《漢書》又收入大量有關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方面的奏疏、對策、著述和書信。在《漢書》的十志中,也有類似的重要歷史文獻的收載,如《食貨志》收入晁錯的《論貴粟疏》等。
《漢書》還增補《史記》對于國內外各民族史的資料。例如,在《史記·匈奴列傳》的基礎上,《漢書》大量增補漢武帝以后的史實,比較完整地記述了自遠古至西漢末年匈奴民族的歷史?!稘h書》又合并《史記》的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諸傳,在補充大量的史實基礎上,以合傳形式寫成較為詳細的《西南夷兩粵朝鮮傳》。同時,《漢書》改《史記·大宛列傳》為《西域傳》,記述今新疆境內我國各民族歷史,以及中亞和西南亞諸國史。這些記載,均是研究亞洲有關各國歷史的珍貴資料。
濃厚的封建正統(tǒng)思想
班固生活的時代,封建神學思想已發(fā)展成為當時的統(tǒng)治思想,而班氏父子又是“唯圣人之道然后盡心焉”的史學家,他們自然以維護封建神學思想為己任,將“圣人之道”作為自己著作的指導思想。這樣,作者一面承襲《史記》的內容,一面又指責它的“是非頗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記》的觀點,使《漢書》更加符合于封建正統(tǒng)思想。
從思想內容來看,《漢書》不如《史記》。班固曾批評司馬遷“論是非頗謬于圣人“。所謂“圣人”,就是孔子。司馬遷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見識卻不及司馬遷。從司馬遷到班固的這一變化,反映了東漢時期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已在史學領域立穩(wěn)了腳根。
《漢書》神化西漢皇權、擁漢為正統(tǒng)的思想,其目的是為論證東漢王朝的正統(tǒng)性和神化東漢皇權服務的。因此,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根據(jù)的“五德終始說”和王權神授的封建神學說教,便成為《漢書》的主導思想。為了宣揚“天人感應”、災異祥瑞的封建神學思想,《漢書》首創(chuàng)《五行志》,專門記述五行災異的神秘學說,還創(chuàng)立《睦西夏侯京翼李傳》,專門記載五行家的事跡。
看了“漢書對后世文學有什么影響”的人還看了:
漢書對后世文學有什么影響
下一篇:洛陽紙貴與晉代文學家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