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紹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即為《史記》、《漢書》、《后漢書》和《三國志》四本書。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紹,希望你喜歡。
二十四史之簡介
從第一部《史記》記敘傳說中的黃帝起到陳壽的《三國志》即: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
[東漢]班固的《漢書》
[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南朝 宋]范曄的《后漢書》
二十四史之史記
簡介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史記》約成書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后曾給當時的大學(xué)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妒酚洝纷畛鯖]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為《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妒酚洝繁緛硎枪糯窌耐ǚQ,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梁啟超稱贊這部巨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xué)史綱》)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愿。后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后,終于完成。
撰述動機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xué)觀念在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并非承認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視天人之間關(guān)系的演變,從而了解 “古今之變” 的關(guān)鍵,探求出歷史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動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馬遷為了繼承其父司馬談編訂史書的遺志,完成撰述《史記》的宏愿。司馬氏世代為史官,司馬談一心繼承先人久絕的世業(yè)—太史令,重現(xiàn)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端鍟?#8231;經(jīng)籍志》說:“談乃據(jù)《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xù)編訂《春秋》以后的史事。漢武帝元封元年,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tǒng),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馬遷想繼承《春秋》精神。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義,顯揚志業(yè)人物的使命?!洞呵铩返南孪蓿紧敯Ч@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并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元年改歷下限,撰寫史記。然而,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以來的道統(tǒng),而且是重視《春秋》的性質(zhì),他在《太史公自序》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見司馬遷對“春秋之義”和“春秋筆法”心儀已久,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三、司馬遷要肩負史家職責(zé)。據(jù)《后漢書百官志》載,“太史令”只是俸祿六百石的小官,職責(zé)僅在于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記錄上代及當代事情,并無著述的責(zé)任。然而,司馬談和司馬遷明顯不滿足于“拾遺補蓺”。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fā)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nèi)一統(tǒng),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wù)。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為太史的職責(zé)說:“且余嘗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zé)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zé)任,更要盡史學(xué)家的職責(zé)。
二十四史之漢書
簡介
又稱前漢書,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東漢班固撰,主要記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繼《史記》之后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
《漢書》出版以后,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學(xué)者爭相傳誦,《漢書》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后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學(xué)問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xué)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dǎo),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為她素服舉哀。
《漢書》包括帝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它的記事始于漢高帝劉邦元年(前206年),終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
作者
《漢書》的編著者班固(32—92年),字孟堅,扶風(fēng)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自幼聰敏”,“九歲能屬文,誦詩賦”;成年后博覽群書,“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由于《史記》只寫到漢武帝的太初年間,因此,當時有不少人為它編寫續(xù)篇。據(jù)《史通·正義》記載,寫過《史記》續(xù)篇的人就有劉向、劉歆、馮商、揚雄等十多人,書名仍稱《史記》。班固的父親班彪(3—54)對這些續(xù)篇感到很不滿意,遂“采其舊事,旁貫異聞”為《史記》“作《后傳》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僅二十幾歲的班固,動手整理父親的遺稿,決心繼承父業(yè),完成這部接續(xù)《史記》的巨作——《史記后傳》。就在班固著手編撰《漢書》不久,永平五年(公元62 年)有人向朝廷上書,告發(fā)班固“私改作國史”?;实巯略t收捕,班固被關(guān)進了京兆監(jiān)獄,家中的書籍也被查抄。其弟班超擔(dān)心他受委屈而難以自明,便上書,在漢明帝面前申說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將其書稿送到朝廷。漢明帝了解情況后,很欣賞班固的才學(xué),召他到校書部,任命他為蘭臺令史。蘭臺是漢朝收藏圖書之處。蘭臺的令史共有六名,秩六百石,掌管和校定圖書是其職責(zé)。
史學(xué)價值
《漢書》在吸取《史記》成果的基礎(chǔ)上,糾偏補缺。如補立《惠帝紀》,補敘了當時有影響的制度和法令。又增王陵、吳芮、蒯通、伍被、賈山諸傳,還將張騫事跡從《衛(wèi)驃騎列傳》中抽出,加以擴充,設(shè)立專傳。此外,于賈誼、晁錯、韓安國等傳中,增補了不少詔令奏疏。其中,如賈誼的《治安策》,晁錯的《言兵事疏》和《募民徙塞疏》尤為著名。比較完整地引用詔書、奏議,成為《漢書》的重要特點。此外,邊疆諸少數(shù)民族傳的內(nèi)容也相當豐富。
《漢書》的體例與《史記》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妒酚洝肥且徊客ㄊ?,《漢書》則是一部斷代史。《漢書》把《史記》的“本紀”省稱“紀”,“列傳”省稱“傳”,“書”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漢代勛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后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
《漢書》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書都有記述。這一部分,《漢書》常常移用《史記》。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和材料取舍標準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動。
《漢書》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統(tǒng)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guī)定?!兜乩碇尽酚涗浟水敃r的郡國行政區(qū)劃、歷史沿革和戶口數(shù)字,有關(guān)各地物產(chǎn)、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民情風(fēng)俗的記載更加引人注目。《藝文志》考證了各種學(xué)術(shù)別派的源流,記錄了存世的書籍,它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圖書目錄。《食貨志》是由《平準書》演變來的,但內(nèi)容更加豐富了。它有上下兩卷,上卷談“食”,即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狀況;下卷論“貨”,即商業(yè)和貨幣的情況,是當時的經(jīng)濟專篇。
《漢書》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從太昊帝記到吳廣,有“古”而無“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譏責(zé)。后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這篇表首先講述了秦漢封官設(shè)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權(quán)限和俸祿的數(shù)量,然后用分為十四級、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它篇幅不多,卻把當時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清清楚楚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這部書中所用材料,第一是根據(jù)他父親所寫,又根據(jù)其他人如劉向、劉歆、揚雄、馮商、史岑諸人。在《漢書·藝文志》里有一書稱《著記》一百九十卷,此是漢廷史官所撰,或許亦為班固撰《漢書》時所采用。而在葛洪《抱樸子》里有一段話說:“家有劉子駿漢書百余卷。欲撰漢書,編錄漢事沫得成而亡,故書無宗本,但雜錄而已。試以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書,其所不取者二萬余言而已。”此謂書無宗本,但雜錄而已者,亦可說只是一些札記。故謂他“編錄漢事”,殆是一條一條一段一段地編錄。而以此一百多卷的編錄本來校班固的《漢書》,幾是全部采取了劉子駿的編錄,沒有用的只有兩萬多字。葛洪這段話,不像是隨便造說,可是當好好審讀。第一,劉歆書只是個雜錄,非有成書。第二,說“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書”,此語可分兩個講法。一是班固《漢書》完全抄了劉歆;一是劉歆《漢書雜錄》,為班固完全抄了。此兩講法大不同,我們絕不能說班固《漢書》“全取劉書”,明明他父親就寫了幾十篇傳。但劉歆的編錄,班固卻全抄了,不抄的只有二萬多字。劉歆乃西漢末年一位大學(xué)者,他編錄了一百多卷材料,全為班固所取,那亦必是很重要的。至于《漢著記》一百多卷中間材料如何,我們無法知道。若說如孔子以前的“未修春秋”,那恐未必然。而劉歆在西漢學(xué)術(shù)上的地位,則或許還應(yīng)在揚雄之上,決不輸過班彪。班固花了幾十年工夫,憑借他父親及劉揚編錄下的許多好材料在那里,倘使諸位今天要寫一部民國史,而從前有人先有一部筆記預(yù)備寫民國史的留給你,那自然用處就大了!劉歆所錄下的材料總是很有用。試舉一例,《漢書》里特別詳及谷永。此人對劉欲發(fā)生著大影響,在《劉向、歆父子年譜》里,說谷永是當時大儒,漢代后半期的政治思想,此人影響非常大。劉歆助養(yǎng)代漢,自有一套政治思想作底,非如后來魏晉篡位之比。今《漢書》里谷永材料特別多,或許正是劉歆所編錄也不可知。
我們批評《漢書》內(nèi)容,同時就該批評到班固這個人。書的背后必該有人,讀其書不問其書作者之為人,決非善讀書者。諸位不要認為書寫出便是。如他寫了一部歷史書,他便是個史學(xué)家,此固不錯。但我們也得反過來看,因他是個史學(xué)家,才能寫出一部歷史。而且我們也不要認為每一作者之能事,盡只在他寫的書上??鬃又疄槿耍荒苷f專在寫《春秋》。周公之為人,也不能說專在《西周書》里幾篇與他有關(guān)的文章上。司馬遷寫下了一部《史記》,但盡管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在《史記》里不能寫進去。我們要根據(jù)《史記》來了解司馬遷一個活的人,若我們只讀《史記》,而不問司馬遷其人,即是忽略了《史記》精神之某一方面,或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若我們來講人的話,則班固遠不如司馬遷多了。在后代中國,唐以前多看重《漢書》,宋以后始知看重《史記》。鄭樵《通志》里說:“班固浮華之士,全無學(xué)術(shù),專事剽竊。”在《文選》里班固有《兩都賦》、《幽通賦》等,故而說他是“浮華之士”。但若說他“全無學(xué)術(shù),專事剽竊”,那話或許講得過分些。寫史當然要抄書,太史公《史記》也何嘗不是從舊史料中抄來?!稘h書》最后一篇《敘傳》,正是學(xué)《史記》里的《太史公自序》。但《太史公自序》把他寫書歸之其父之遺命,即在《報任少卿書》中亦然。而班固的《敘傳》卻并沒有講到他父親,說他自己的《漢書》只是承續(xù)父業(yè)。有人為班固辯護,在《漢書》里也曾稱到他父親,而稱“司徒椽班彪”??催@五字,便見與司馬遷不同。司馬遷稱他父親為太史“公”,不直稱太史令,又更不著姓名,那見是司馬遷之尊親。而班固稱他父親便直呼“司徒椽班彪”,這可說是班固的客觀史筆嗎?班固寫《漢書》,或說開始固是繼續(xù)著他父親的寫下,后來則是奉了朝廷詔旨而寫,因此他不能說我這書是繼續(xù)父親的,這也是強為辯護。無論怎么講,總覺得班馬兩人有不同。班固明明是繼承父業(yè),而把父業(yè)抹去了,在他《敘傳》里沒有大書特書地把他父親寫出來,單拿這一點論,鄭樵稱之為“浮華之士”,實不為過。
當時有人說班固寫《漢書》有“受金之謗”。別人賄賂他,希望寫一篇好傳,或者把壞事情少寫幾句,這話見于劉知幾《史通》。當然是相傳下來有此話,所以劉知幾《史通》也講到了。在先有劉勰的《文心雕龍》,在《史傳篇》里已為班固辯誣,說“征賄鬻筆之愆”是沒有的。所以我們不能根據(jù)這些來批評《漢書》??墒青嶉浴锻ㄖ尽酚终f,東漢肅宗曾對竇憲說:重視班固而忽略了崔骃,那是不識人,等于葉公之好龍。平心而論,班固在人品上學(xué)術(shù)上或許不如崔骃,是可能的。然而《漢書》一出,“當事甚重其書,學(xué)者莫不諷誦”。在王充的《論衡》里也就屢次提到班固《漢書》,可是后來又有人說王充看見了班固,那時班固還是一小孩子,王充摸著他頭說:這個小孩將來要做大事!這就不可靠,不過王充曾稱贊過《漢書》則是事實。只舉一人,后來寫《后漢書》的范曄,在他的《后漢書》里便有班彪班固的傳,他曾批評司馬遷班固說:“遷文直而事核,固文贍而事詳”。這十字,十分有道理。司馬遷的文章“直”,而事則“核”,是經(jīng)得起考據(jù)和批評的。當然《史記》里也有事情講錯的,不曉得多少,大體言之,文直事核,縱有忽略,也可原諒。“贍”就不如“直”,“詳”亦不如“核”。若使文贍而不真,事詳而不核,那就要不得。范曄接著又說:“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此說《漢書》敘事不過激也不詭異,不把一人一事過分壓低,或過分抬高。“贍而不穢”,是說整齊干凈不臟亂。“詳而有體”是說每事本末始終,表里精粗都有體。故能“使讀之者亹亹不厭”,《漢書》能成大名,確有道理。范蔚宗此一批評卻很好。但范氏又說:“其論議常排死節(jié),否正直,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輕仁義,賤守節(jié)。”此數(shù)句卻批評得甚為嚴重。這些病痛,當知并不在行文與敘事之技巧上,而在作者自己的見識與人格修養(yǎng)上。諸位如讀太史公書,即如《魏公子列傳》、《平原君列傳》、《刺客列傳》之類,此等文字,皆非《戰(zhàn)國策》書中所有,乃大史公特自寫之,而使人讀了無不興會淋漓,歡欣鼓舞,想見其人?!稘h書》中此等文字絕找不到。諸位且把《漢書》從頭到尾翻一遍,何處見他排死節(jié)?何處見他否正直?例如《龔勝傳》,他是漢末一死節(jié)之士,而班固說他“竟夭天年”,這豈不是說照理還該活,而死節(jié)轉(zhuǎn)貽譏了嗎?又如王陵、汲黯,此兩人,太史公《史記》里都有,《漢書》稱他們?yōu)?ldquo;戇”。又如《王章傳》,那也是能殺身成仁的,而班固批評他說:“不論輕重,以陷刑戮”。又如《何武傳》,班固說:“依世則廢道,違俗則危殆。”既怕危殆,自然也只有依世。又如《翟義傳》,班固批評他“義不量力,以覆其宗”。即觀上舉諸例,可見班氏《漢書》不是無是非,而是把是非顛倒了。范蔚宗說他“輕仁義,賤守節(jié)”,一點也不冤枉。而他還要說司馬遷“博物洽聞”,而“不能以智免極刑”。但班氏自己也豈不死在牢獄里。司馬遷乃是為李陵辯護,而班固則投在竇憲門下。兩兩相比,大不相同。但他總不失為有才、能文,也花了一輩子工夫,《漢書》也是寫得好。在魏晉南北朝唐初,群認《漢書》是部好書,正為那時人都講究做文章。后來韓柳古文興起,文學(xué)眼光不同,對《史》《漢》高下看法亦不同。上引范蔚宗論《漢書》,本亦承之華嶠,而傅玄亦貶班固,謂其“論國體,則飾主缺而折忠臣。敘世教,則貴取容而賤直節(jié),述時務(wù),則謹辭章而略事實”,可見當時史家公論。范蔚宗也是不獲令終,死在監(jiān)獄里,但范蔚宗《后漢書》,在講仁義守節(jié)等事上,不知比《漢書》好了多少。又在《后漢書》班固的贊里說:“彪識王命,固迷其紛”。班彪曾寫了一篇《王命論》,不為隗囂所屈,可說有見識,有操守。不如其子固,生值漢朝中興天下平治之際,對種種世俗紛紜還是看不清。把他們父子相比,也復(fù)恰如其分??傊?,一位史學(xué)作者應(yīng)有其自己之心胸與人格。對其所寫,有較高境界,較高情感的,而適為彼自己心胸所不能體會,不能領(lǐng)略,則在其筆下,自不能把此等事之深處高處曲曲達出,細細傳下。但如諸位此刻學(xué)歷史,不細讀一部書,只一條條地檢材料,則從前史家好處壞處都忽略了,都全不知道。
今再說班固《漢書》,略論考史方面,有他父親六十幾篇的傳,有劉欲之所編錄,選材大概是不差。論“寫史”,班氏文筆也不差。班氏所缺乃在不能“論史”。當知在考史寫史中,無不該有論史精神之滲入。如太史公寫《孔子世家》,主要并不在考與寫,而在其背后之論。我們讀太史公書,常會“有意乎其人”,有意乎他之所寫,如信陵君、平原君、聶政、荊軻,往往使人在百代之下想見其人。此因太史公能欣賞這許多人,寫來一若平平凡凡,而都能躍然紙上。一部《史記》,所以都見其為是活的,乃因書背后有一活的司馬遷存在。所以司馬遷《史記》,不僅是一部史學(xué)書。文學(xué)書,而還有其教育意義之存在。即如《魏其武安侯傳》,這是在太史公當時武帝朝上兩位大臣,同時也是政敵,一升一沉,一得意,一失勢,事亦平凡,而太史公文章實在寫得好,顯因太史公自有一番真情滲人其間。又如他對李陵,因而及于陵之祖父李廣,史公付以極大同情,而對同時衛(wèi)青之為大者,反而對之漠然。今試問太史公在此等處,此一種情感是否要不得?他不僅作《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孟子荀卿列傳》等,在學(xué)術(shù)上的高下是非講得極清楚極正確,即對一普通人物普通事件,如魏其、武安兩人之相軋,在當時政治上也曾發(fā)生了大波瀾,其實從古今歷史大體言,也可說沒有什么大關(guān)系,然而太史公這一篇《魏其武安列傳》,繪聲繪形,寫得真好。至于班固的《漢書》,往往有其事無其人。如說殺身成仁,其人之死事是有的,而其人之精神則沒有傳下。我們?nèi)粲么朔N標準來讀此下的歷史,則真是差得又遠,還更不如班固。班固《漢書》贍而能詳,他把事情詳詳細細地都擺在那里,又不亂七八糟,敘事得體,范蔚宗的批評正說準了他的好處。而范蔚宗《后漢書》長處自也不須多講。我們果能用這樣般的眼光來讀書,自能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抑且還提高了自己的人品。不是定要讀《論語》《孟子》,才知講道理。讀歷史則只講事情,其實在事情背后也還有一個道理。果自己無本領(lǐng)批評,諸位且莫盡看重近代人批評也該知有古人早有的批評。即如此論太史公《史記》和班固《漢書》之高下,范蔚宗的批評豈不更值得我們之欣賞。
《漢書》這部史學(xué)巨著,有記敘西漢帝王事跡的“紀”十二篇;志各類人物生平及少數(shù)民族、外國情況的“傳”七十篇;專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和各種社會現(xiàn)象的“志”十篇;史“表”八篇。全書八十萬字。書中的史料十分豐富翔實。漢武帝以前部分,基本上依據(jù)《史記》寫成。漢武帝以后部分,除吸收了班彪遺書和當時十幾家讀《史記》書的資料外,還采用了大量的詔令、奏議、詩賦、類似起居注的《漢著記》、天文歷法書,以及班氏父子的“耳聞”。不少原始史料,他都是全文錄入書中。如《賈誼傳》錄入了《治安策》等奏議?!蛾隋e傳》錄入了《舉賢良對策》、《教太子疏》等奏疏。以前,有人從文學(xué)角度批評《漢書》說;“孟堅所綴拾以成一代之書者,不過歷朝之詔令,諸名臣之奏疏爾。”其實,從史書看,這正是它的優(yōu)點。許多原始史料,今天已經(jīng)看不到,多賴《漢書》收入,為我們保存下來。《漢書》的“志”即是《史記》的“書”,但比《史記》增加了《刑法志》、《地理志》、《藝文志》和《五行志》四篇,所包容的歷史現(xiàn)象更為博大豐腴。特別是《藝文志》,記述了當時和前代的書籍源流、存佚、內(nèi)容,并作了分類,是中國留存最早的一部目錄學(xué)書。以后的“正史”大多效仿它,寫入這部分內(nèi)容。作為史書,在敘事上,《漢書》的特點是注重史事的系統(tǒng)、完備,凡事力求有始有終,記述明白。這為我們了解、研究西漢歷史,提供了莫大方便。至今,凡研究西漢歷史的人,無不以《漢書》作為基本史料。
就體裁論?!稘h書》與《史記》同為紀傳體史書。不同的是,《史記》起于傳說“三皇五帝”,止于漢武帝時代,是一部通史;而《漢書》卻是專一記述西漢一代史事的斷代史。這種紀傳體的斷代史體裁,是班固的創(chuàng)造。從此以后,歷代的“正史”都采用了這種體裁。這是班固對于中國史學(xué)的重大貢獻。《史通·六家》說:“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煉,事甚該(賅)密,故學(xué)者尋討,易為其功。自古迄今,無改斯道。”劉知幾的這個評價,今天看來還是很公允的,它道出了班固及《漢書》在中國史學(xué)史上的重要地位。
毋庸諱言,作為一部封建史書,《漢書》在指導(dǎo)思想上有明顯的封建性。它宣揚漢家王朝上“承堯運”,“以建帝業(yè)”;漢高祖劉邦“實天生德,聰明神武”。這就為當時以繼承西漢正宗而建立起來的東漢封建統(tǒng)治,披上一層神秘外衣。制造了其存在的神學(xué)合法依據(jù)。《漢書》認為,人民對于封建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有“守職奉上之義”。必須服服帖帖地做到“小不得僭大,賤不得逾貴”,維護封建社會的等級統(tǒng)治秩序。不難看出,班固的史學(xué)思想正是時代和他本人情況的反映。當時的東漢王朝。專制主義封建制度已經(jīng)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班固師承儒家正宗之學(xué),又有著封建官宦的家世。這一點與司馬遷作《史記》時的情況已經(jīng)大不相同。歷來人們喜歡對比班馬,但是必須首先分析其時代的同異和個人經(jīng)歷、家世之差別,然后才可以得出歷史主義的正確認識。否則,或褒或貶都會失去應(yīng)有的依憑?!稘h書》的封建正統(tǒng)思想,對于中國后世的正史,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漢書》沿襲《史記》的體例,但作了一些改動,也有一些創(chuàng)新。在紀部分,《漢書》不稱“本紀”,而改稱為“紀”(如《高帝紀》),在《史記》的基礎(chǔ)上,《漢書》增立《惠帝紀》,以補《史記》的缺略;在《武帝紀》之后,又續(xù)寫了昭、宣、元、成、哀、平等6篇帝紀?!稘h書》取消了《史記》中的《項羽本紀》,將項羽的事跡移入列傳,立了《陳勝項籍傳》。而王莽稱帝十余年,《漢書》并未立紀,而將他歸入列傳,立了《王莽傳》。在表的部分,《漢書》立了8種表,其中6種王侯表里根據(jù)《史記》有關(guān)各表制成的,主要記載漢代的人物事跡。只有《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是《漢書》新增設(shè)的兩種表?!豆沤袢吮怼访麨?ldquo;古今”,卻只記載古代至楚漢之際的歷史人物,共分為九等,后人因此而指責(zé)它不合斷代之體。八表之中,最受后人推崇的是《百官公卿表》。此表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文字記述秦漢職官設(shè)置年代、職權(quán)范圍、俸祿數(shù)量和官職演變等內(nèi)容;第二部分列出各種職官的表格,記錄職官的升降遷免,較完整地介紹漢代的官制情況。在志部分,《漢書》改《史記》的“書”為“志”,而又豐富和發(fā)展了八書,形成中國史學(xué)上的書志體。
《漢書》的志,包括律歷、禮樂、刑法、食貨、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溝洫、藝文等10種。其中,改變或合并八書名稱的有律歷、禮樂、食貨、郊祀、天文、溝洫等6種,但它們的內(nèi)容或者不同,或者有所增損。如《食貨志》在承襲《平準書》部分材料的同時,又增加新的內(nèi)容,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記“食”,敘述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情況;下卷載“貨”,介紹工商及貨幣情況。《郊祀志》、《天文志》和《溝洫志》,也在《封禪書》、《天官書》、《河渠書》的基礎(chǔ)上,分別增加一些新的內(nèi)容。除此之外,刑法、五行、地理、藝文等四志,都是《漢書》新創(chuàng)立的。其中的《藝文志》是記載中國古代學(xué)術(shù)文化的各種學(xué)科、不同學(xué)派的源流和得失,也記錄漢代官府藏書的情況,是中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目錄學(xué)的著作。在傳部分,《漢書》繼承《史記》的傳統(tǒng)。但它不設(shè)“世家”一目,凡屬《史記》世家類的漢代歷史人物,《漢書》都移入傳部分。原屬《史記》的一些附傳,《漢書》則擴充其內(nèi)容,寫成專傳或合傳,如張騫、董仲舒、李陵等人的傳記。
《漢書》因襲《史記》,又不同于《史記》,其特點有三。
其一,《漢書》具有濃厚的封建正宗思想。班固時,封建神學(xué)思想已發(fā)展成為當時的統(tǒng)治思想,而班氏父子又是“唯圣人之道然后盡心焉”的史學(xué)家,他們自然以維護封建神學(xué)思想為己任,將“圣人之道”作為自己著作的指導(dǎo)思想。這樣,作者一面承襲《史記》的內(nèi)容,一面又指責(zé)它的“是非頗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記》的觀點,使《漢書》更加符合于封建正宗思想?!稘h書》神化西漢皇權(quán)、擁漢為正統(tǒng)的思想,其目的是為論證東漢王朝的正統(tǒng)性和神化東漢皇權(quán)服務(wù)的。因此,以陰陽五行學(xué)說為理論根據(jù)的“五德終始說”和王權(quán)神授的封建神學(xué)說教,便成為《漢書》的主導(dǎo)思想。為了宣揚“天人感應(yīng)”、災(zāi)異祥瑞的封建神學(xué)思想,《漢書》首創(chuàng)《五行志》,專門記述五行災(zāi)異的神秘學(xué)說,還創(chuàng)立《睦西夏侯京翼李傳》,專門記載五行家的事跡。
其二,《漢書》開創(chuàng)斷代為史和整齊紀傳史的編纂體例。
班固之所以斷代為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適應(yīng)時代的要求。
他總結(jié)漢武帝到東漢初年,約一個半世紀的歷史著作,加以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其目的是為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服務(wù)。班固認為,《史記》的通史體例,將西漢一代“編于百王之末,廁于秦項之列”,既不利于宣揚“漢德”,又難以突出漢代的歷史地位。這是《漢書》斷代為史的根據(jù)。于是,《漢書》“包舉一代”,斷限起自西漢建立,終于新朝的滅亡,為了突出劉邦,就將《高帝紀》置于首篇。這種斷代為史的體例,受到后來封建史家的贊譽,并成為歷代“正史”編纂的依據(jù)。
在編纂體例方面,《漢書》繼承而又發(fā)展《史記》的編纂形式,使紀傳體成為一種更加完備的編纂體例。例如,《史記》雖然立了《呂后本紀》,但卻用惠帝紀年,《漢書》補立《惠帝紀》,解決《史記》在體例上的混亂;對于年月的記載也比《史記》詳細和明確。再者,《漢書》新創(chuàng)立的四種志,對于西漢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和社會文化的記載,比《史記》更加完備,從而提高了《漢書》的史料價值。對于傳記的編排,《漢書》基本上按時間先后為序,體例上也比《史記》整齊劃一。
其三,資料豐富,保存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獻?,F(xiàn)存《漢書》約80萬字,卷帙比《史記》繁富。它增載不少重要的詔令,主要集中在帝紀部分。在許多人物傳記中,《漢書》又收入大量有關(guān)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方面的奏疏、對策、著述和書信。在《漢書》的10志中,也有類似的重要歷史文獻的收載,如《食貨志》收入晁錯的《論貴粟疏》等。
《漢書》還增補《史記》對于國內(nèi)外各民族史的資料。例如,在《史記·匈奴列傳》的基礎(chǔ)上,《漢書》大量增補漢武帝以后的史實,比較完整地記述了自遠古至西漢末年匈奴民族的歷史。《漢書》又合并《史記》的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諸傳,在補充大量的史實基礎(chǔ)上,以合傳形式寫成較為詳細的《西南夷兩粵朝鮮傳》。同時,《漢書》改《史記·大宛列傳》為《西域傳》,記述今新疆境內(nèi)中國各民族歷史,以及中亞和西南亞諸國史。
我們續(xù)講《漢書》和《史記》的比較?!稘h書》也有比《史記》對后來影響大,該說是寫得好的,就是它的十志?!稘h書》的“志”,在《史記》里稱作“書”?!妒酚洝酚小斗舛U書》,《漢書》改成了《郊祀志》。封禪是漢武帝時一件大事,司馬遷的父親就為對這事意見和當時朝廷不同,不見采用,抑郁在家病了,后來司馬遷作《史記》,專記這事成一篇。實際《史記·封禪書》也不是只講了漢武帝一朝的封禪,但班孟堅就把這題目改稱《郊祀志》。“郊”是祭天,“祀”是祭地,祭天祀地是從來政府一項大禮節(jié),封禪只是在此項目中的一件事。班書從上講下,講的是這郊天祀地的演變,其實講法還是和太史公書差不多,只是題目變了,意義便別。以后歷代正史都可有《郊祀志》,不如《史記》里的《封禪書》,卻像只是當時一項特殊事件。又如《史記》里有《平準書》,《漢書》把來改成《食貨志》。“平準”乃是漢武帝時一項經(jīng)濟政策,這是一項極重大的經(jīng)濟政策,太史公特別把來作“書”名。而到班孟堅,把平準改成食貨。平準只是講“貨”,此又加上了“食”,國家經(jīng)濟最重要的兩件事——便是“食”與“貨”。這一篇志,便成這一代的經(jīng)濟史。后來每一部正史可以都有一篇《食貨志》,但不一定都有一項平準制度。又如太史公有《河渠書》,因漢武帝時及其以前黃河決口,漢朝屢施救治,太史公就作了《河渠書》。渠就是渠道,班孟堅再把此題目擴大,改做《溝洫志》。“溝洫”是古代井田制度里的水利灌溉,當然治水害、開河渠,都可寫在這里面?!妒酚洝钒藭?,每每特舉一事作題目,而《漢書》則改成一個會通的大題目,不限在一件特別的事上?!稘h書》雖是斷代為史,而他的十志則是上下古今一氣直下,從古代一路講來,卻不以朝代為限斷。司馬遷《史記》本是一部通史,而他的八書命題,偏重當代。班孟堅把他題目換了,就等于看成一個通的,上下直貫,古今相沿的事。我們講過,歷史上換了一個朝代,便換出一個樣子,人物制度都可換,但在制度里有許多是從頭貫通下來的,如像郊祀之禮、像食貨經(jīng)濟情形等,在歷史上一路沿襲,不因朝代之變而全變。班氏找出幾項最大的題目來作“志”,于是此一體在歷代正史中成為一特出的。一般學(xué)歷史的人,覺得志最難讀,不像讀本紀列傳等,讀志才像是一種專家之學(xué)。學(xué)歷史要知道歷史中的事件較簡單,如漢武帝時怎樣、宣帝時怎樣,都是比較簡單。但要知道漢代一代的經(jīng)濟水利等,像此之類,題目較大,必要一路從上貫下,不能把年代切斷。若照《史記》封禪、平準等篇名,好像只是當時一特殊事項,從班孟堅改換篇名,顯然性質(zhì)大變。
而且也有《史記》里沒有,而《漢書》添進去的?!妒酚洝分挥邪藭?,而《漢書》有十志。如《漢書》里的《地理志》,此后講到中國沿革地理的,第一部參考書是《禹貢》,實際《禹貢》只是戰(zhàn)國晚年時的偽書,第二部書便是《漢書·地理志》,其效用影響甚大。地理內(nèi)容又可分兩部分,一是當時的政治地理,分郡、分國,共一百零三個,使我們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雙代的政治區(qū)域大概劃分,盡在這里了。以后歷代政治區(qū)域劃分不同,也幾乎每一斷代史里都有《地理志》。會在一起,就可以研究中國的沿革地理。而同時班孟堅又根據(jù)《詩經(jīng)》十五國風(fēng),把各地民情風(fēng)俗彼此不同處,都扼要地寫上。這一部分卻又是《漢書·地理志》里極重要的,惜乎后人不能根據(jù)此點繼續(xù)班氏來寫得更深更好。如我們今天,也都知道臺灣和福建不同,福建和廣東不同。每一時代之不同,如能有人學(xué)班固《地理志》寫出,這將為讀歷史人貢獻了一個極大重要之點。故自有《漢書》以后,歷代學(xué)歷史的人,特別對于《漢書》里的十志工夫用得大。如《地理志》,只講清代一代研究它的,就不曉得多少,這在史學(xué)中已成了一種專門之學(xué)。又如《漢書》另有一篇《藝文志》,亦為《史記》所沒有?!稘h書·藝文志》是根據(jù)劉向劉歆的《七略》而來。劉向歆父子在當時是監(jiān)管漢代皇家圖書館的,外邊看不到的書,盡在皇家圖書館里,他們父子把這許多書匯集整理分類,成為《七略》,此是一種有提綱的分類編目,班固根據(jù)這編目來寫《漢書·藝文志》。雖然只是根據(jù)劉向劉歆,并不是班固自己所寫,但這篇《藝文志》就變成了將來所謂目錄校讎學(xué)最深的泉源,最大的根本。在中國廿四史里,就有八史有此同樣的志。后人把此八篇匯刻單行,稱為《八史經(jīng)籍志》。從古書籍,任何一部書,從何時傳下,有的一直流傳,有的半路失掉。如漢代有的書,到隋代沒有了。隋代有的,唐代、宋代沒有了。我們只要一查各史《藝文志》、《經(jīng)籍志》便知。要講學(xué)術(shù)史,有此一部兩千年積聚下來的大書目,這是歷代國立圖書館的書目,真是珍貴異常??墒菑膩淼膶W(xué)者講究《地理志》較易,講究《藝文志》較難。直到南宋時代鄭樵《通志》里的《校讎略》,清代章學(xué)誠的《文史通義》與《校讎通義》,才把《漢書·藝文志》的內(nèi)蘊講得更深透。直到今天,成為我們講學(xué)術(shù)史,特別是講古代學(xué)術(shù)史的一個極大依據(jù)。當然普通讀《漢書》的人,有的不懂地理,不會看《漢書·地理志》。有的不會看《藝文志》,不懂《六藝略》、《諸子略》這種分類的重要。但亦有人專門研究《漢書》十志中的一部分,如《地理志》、《藝文志》等,其所貢獻也往往在研究《史記》者之上。
《漢書》也有表,中間有一《古今人表》,很受后人批評。因《漢書》是斷代的,而《古今人表》,則從古到今把一應(yīng)人物都列上了,此與《漢書》體例不合?!妒酚洝冯m是通史,但古人列傳的并不多。第一篇是《伯夷傳》,伯夷前邊的人都不管了。第二篇《管晏列傳》,從伯夷到管仲這中間還盡有很多人,也全沒有了。而這個古今人表則網(wǎng)羅甚備。固然在當時應(yīng)有書作據(jù),而在現(xiàn)代,十之七八也還可考查得出。清代就專有人為此人表逐一查他出處。不過此表被人批評,重要的并不在這些人之多出在漢以前,而更為他把古今人分成了自上上到下下的九品。如孔子列上上,顏淵列上中,老子則放在下面去了。當然把歷史上人分成九品,不會都恰當。然而大體上說,堯舜在上上等,桀紂在下下等,像此之類,也不必特別太嚴苛地批評。因有人批評及此,就討論到《古今人表》是否班固所作,還是后人加上,我們不論這一點,只講《古今人表》在《漢書》里也如《地理志》、《藝文志》等,都是超出于《史記》之上的一類文章,該認為這是班固《漢書》有價值的地方。
讀《漢書》應(yīng)該注意其版本。清代乾隆年間武英殿刊印的“殿本”和清代同治年間的“局本”都是較好的版本。尤其是商務(wù)印書館的百衲本,系影印北宋的景佑本而成,其中很少錯誤,是《漢書》的善本。新出版的中華書局《漢書》標點鉛印本,是經(jīng)過了專家學(xué)者的精校,又為之標點,讀起來更為方便?!稘h書》多用古字古義,文字艱深難懂,以至班固同時代的人,竟必須為《漢書》作音義的注解方可讀懂。據(jù)《隋書·經(jīng)籍志》記載,自東漢至南北朝期間,為《漢書》作注的大約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釋音義居多。關(guān)于《漢書》的注本,唐以前諸家所注都已失傳。清代王先謙(補注:王先謙,長沙人,字益吾,號葵園:室名虛受堂。王先謙學(xué)術(shù)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學(xué)。其仿經(jīng)疏體例注釋舊史的代表作是《漢書補注》。該書旁采諸家之說,經(jīng)多年窮究,使疑難不解之處得以通曉,因而至今仍受國內(nèi)外史學(xué)界推崇。其他的注釋著作《后漢書集解》、《新舊唐書合注》等也頗見功力,被后代史學(xué)史專家評為“王氏所作補注、集解諸作,都是校注書中標準的著作。”)匯集唐以后四十多家意見作成的《漢書補注》。這些注釋,對于《漢書》中的字音、字義和史實等均有詳細考證,為我們閱讀《漢書》提供了便利,成為今天使用《漢書》的重要工具。另外,近人楊樹達的《漢書管窺》及《漢書補注補正》,都可以參考閱讀。
顏師古以上所列名單及說明有不妥之處。首先,荀悅似不應(yīng)列入。荀悅曾依《左傳》體改編《漢書》為《漢紀》,但并未注釋《漢書》。姚振宗《后漢藝文志》所載《漢書》注釋家不收荀悅,應(yīng)該說是合理的。其次,顏師古排列名單是以注釋家生活時代為順序的。按此,荀悅應(yīng)在服虔、應(yīng)劭之后,而不能居于首位。最后,鄧展、文穎后所謂“魏建安中”云云是錯誤的。顧炎武就此批評道:“建安乃漢獻帝年號,雖政出曹氏,不得遽名以魏。”
拋開這些不論,可以看到以下幾點:第一、以上注釋家,自漢末應(yīng)劭以下至東晉郭璞之間,多數(shù)人往往事跡無聞,正如顏師古在《序例》中說:“諸家注釋,雖見名氏,至于爵里,頗或難知。”這與東漢有很大不同。東漢的注釋家如延篤、服虔、應(yīng)劭等均見諸史傳,屬當時一流的學(xué)者。建安以后眾多注釋家事跡無聞,學(xué)術(shù)地位不高。這似乎說明對史書的注釋已非學(xué)術(shù)主流。第二,按時代而論,注釋家以漢魏時期為主。荀悅以下至韋昭17人均屬這一時期。西晉只有晉灼、劉寶、臣瓚三家,東晉只有郭璞、蔡謨兩家。郭璞“止注《相如傳序》及游獵詩賦,”而蔡謨只是“全取臣瓚一部散入《漢書》”,貢獻無多。按《敘例》所說,晉代注釋家的工作是以集解為主:
《漢書》舊無批注,唯服虔、應(yīng)劭等各為音義,自別施行。至典午中朝,爰有晉灼,集為一部,凡十四卷,又頗以意增益,時辯前人當否,號曰《漢書集注》。屬永嘉喪亂,金行播遷,此書雖存,不至江左。是以爰自東晉迄于梁陳,南方學(xué)者皆弗之見。有臣瓚者,莫知氏族,考其時代,亦在晉初,又總集諸家音義,稍以己之所見,續(xù)廁其末,舉駁前說,喜引《竹書》,自謂甄明,非無差爽,凡二十四卷,分為兩帙。今之《集解音義》則是其書,而后人見者不知臣瓚所作,乃謂之應(yīng)劭等《集解》。王氏《七志》、阮氏《七錄》,并題云然,斯不審耳。
這段說明頗為重要。按《隋書·經(jīng)籍志》載,應(yīng)劭著有《漢書集解音義》二十四卷?!逗鬂h書》卷48《應(yīng)奉傳附應(yīng)劭傳》亦稱劭“集解《漢書》”??墒侨舭础稊⒗氛f,應(yīng)劭并未集解《漢書》,作集解的是西晉的“臣瓚”,應(yīng)劭的注釋應(yīng)稱為《漢書音義》。姚振宗不同意顏師古的說法。他在《后漢藝文志》中說:“按顏氏言《七志》、《七錄》已然,則自宋及梁由來已久,亦何至一誤再誤?至唐初修志猶未刊正,而五代人、宋人修唐書又復(fù)遞相沿誤?揆諸事理,或不盡然。疑應(yīng)書、瓚書卷數(shù)相同,顏監(jiān)但見瓚書,不見應(yīng)書,故有是言耳。”姚氏的懷疑雖有道理,但終無證據(jù),顏氏之說不可輕易否定?!稊⒗窞閼?yīng)劭書特作說明,應(yīng)該是有根據(jù)的。此外,應(yīng)劭之前可以確認為《漢書》作注的只有服虔一家,應(yīng)劭似不具備作集解的條件。如果這樣解釋可以成立,則集解《漢書》是西晉才出現(xiàn)的。王鳴盛推測:“大約晉灼于服、應(yīng)外,添入伏儼、劉德、鄭氏、李斐、李奇、鄧展、文穎、張揖、蘇林、張晏、如淳、孟康、項昭、韋昭十四家。臣瓚于晉所采外添入劉寶一家。”晉代的的集解可以視之為對漢魏時期眾多的注釋所做的總結(jié)。注釋減少了,總結(jié)性的集解一再出現(xiàn),這些都是學(xué)術(shù)將變的征兆。
有關(guān)《漢書》的重要考訂之作,有如下數(shù)種:清王念孫《讀漢書雜志》,清沈欽韓《漢書疏證》,清周壽昌《漢書注校補》,清錢大昭《漢書辨疑》,清朱一新《漢書管見》,清沈家本《漢書瑣言》,近人楊樹達《漢書窺管》,近人陳直《漢書新證》。
王、周之作,長于音訓(xùn)文義。二沈、錢、朱諸氏精于考證。楊樹達之訓(xùn)詁校勘也頗有可取。惟陳直別開生面,系統(tǒng)利用居延和敦煌漢簡、漢碑、秦漢銅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漢印璽、封泥和瓦當?shù)任淖郑宰餍伦C,多所發(fā)明。其中對《百官公卿表》的發(fā)伏疏證,尤為精當。
此外,金少英《漢書食貨志集釋》是研究漢代經(jīng)濟的重要參考書。岑仲勉的《漢書西域傳地里校釋》則是研討西域地名沿革的必讀書。
清末王先謙集六十七家考訂之作的精華,撰《漢書補注》。其個人發(fā)明雖不多,但綜合抉擇能力極強,成就斐然,至今無可替代,是閱讀《漢書》最基本的參考書。其缺點是對錢大昭、周壽昌諸人之精說,采摭均有未備。所以清代學(xué)者的考訂之書仍不可輕廢,而近現(xiàn)代學(xué)者的新成果,更需格外重視。
清人有關(guān)《漢書》表志的校補之作甚多,成就亦較大。有代表性的佳作多收入《二十五史補編》及《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二書中。其中夏燮《校書八表》、梁玉繩《人表考》、楊守敬《漢書地理志補?!贰⒁φ褡凇稘h書藝文志拾補》最為重要
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紹相關(guān)文章:
1.漢書的基本介紹
2.史記基本信息介紹
5.三國志的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