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的典故由來
越俎代庖,成語,典出《莊子》,語出許由,引申為“放下自己分內的職責去幫助其他人做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越俎代庖的典故由來,希望你喜歡。
越俎代庖的典故
相傳遠古時候,在陽城有一位很有才能、很有修養(yǎng)的人,名叫許由。他在箕山隱居,人們都很敬佩他。當時堯帝想把帝位讓給許由,堯帝對他說:“你看,天上的日月已經出來了,這時還不熄滅蠟燭的火光,它的光同日月比起來,太微不足道了!天上的及時雨已經降落了,這時還要用人工去灌溉,難道不是徒勞嗎?
先生很有才華,要是當了帝王,一定會治理好天下。如果讓我繼續(xù)占著這個帝位,我心里覺得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您吧!”許由不愿接受帝位,連忙推辭說:“您已經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來代替你,這是為什么?鷦鷯(jiāoliáo)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樹枝的地方就行了,鼴鼠在河邊飲水,頂多喝滿一肚子也就夠了。
算了吧,我的君主!我要天下干什么用呢?廚師在祭祀的時候,又做菜,又備酒,忙得不可開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為廚師很忙,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丟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廚師做菜、備酒啊!你就是丟開天下不管,我也決不會代替你的職務。”說罷,許由就到田間勞動去了。
后人根據這個故事,概括出“越俎代庖”這句成語,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職責,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這句成語也可簡寫為“代庖”、“庖代”。“俎”讀zǔ音,是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具,“庖”讀páo。音,不讀bāo音,當“廚師”講。這個故事出自《莊子·逍遙游》。書中說,“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越俎代庖的意思
越(yuè)俎(zǔ)代(dài)庖(páo):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
語義說明: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超出自己業(yè)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用在「處事不當」的表述上。
越俎代庖,成語,典出《莊子》,語出許由,引申為“放下自己分內的職責去幫助其他人做事”。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越俎代庖相關故事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說中,有一位杰出的領袖叫唐堯。在唐堯的領導下,人民安居樂業(yè)??墒翘茍蚝苤t虛,當他聽說隱士許由很有才能的時候,就想把領導權讓給許由。唐堯對許由說:“日月出來之后還不熄滅燭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來,不是太沒有意義了嗎?
及時雨普降之后還去灌溉,對于潤澤禾苗不是徒勞嗎?您如果擔任領袖,一定會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著這個位置還有什么意思呢?我覺得很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您來治理。”
許由說:“您治理天下,已經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來代替你,不是沽名釣譽嗎?我現(xiàn)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虛名干什么?鷦鷯在森林里筑巢,也不過占一棵樹枝;鼴鼠喝黃河里的水,不過喝飽自己的肚皮。天下對我又有什么用呢》算了吧,廚師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飯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來代替他下廚房做菜。”
越俎代庖示例
(1)一時承乏,方慙越俎以代庖;數(shù)月為真,更愧操刀而制錦。(宋·秦觀《代謝中書舍人啟》)
(2)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測井渫不食乎?(宋·陳亮《又與呂伯恭正字書》)
(3)秀才還不便越俎代庖,軍人理應少管閑事。(郭沫若《天地玄黃·兵不管秀才》)
(4)本院既委貴府監(jiān)斬,就當謹守職責。為何擅離職守,越俎代庖。(昆曲《十五貫·見都》)
(5)慌亂之中,正要把炸彈拉響,一個戴灰鼠皮帽的紳士,忽然站了起來,想越俎代庖。
越俎代庖的典故由來相關文章:
4.罄竹難書典故
越俎代庖的典故由來
上一篇:馬革裹尸典故由來大全
下一篇:耄耋之年的典故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