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司寇復(fù)姓人口總數(shù)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過,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一位,在復(fù)姓中排序為第三十三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司寇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歡!
寇姓姓氏源流
司寇(Sī kòu)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以官職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記載,顓頊帝的后裔古蘇國國君蘇忿生,曾任周武王司寇,頗有政名。司寇官職,相當(dāng)于后來的刑部尚書,是朝廷中掌握生殺大權(quán)的官。他的子孫后代遂以祖上官職名命姓,稱司寇氏。
2、出自以官職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載,春秋時衛(wèi)國衛(wèi)靈公的兒子公子郢生公孫蘭,在衛(wèi)國任司寇,公孫蘭的兒子司寇亥稱司寇氏,其后子孫皆以司寇為姓,乃成司寇氏。
3、亦出自以官職名為氏。據(jù)《禮記》載,相傳夏商已有司寇的官職,掌管治安刑獄,周朝時稱為秋官大司寇,春秋時列國也多設(shè)立司寇一職。其后以官職名為氏,取氏司寇復(fù)姓。以后部分又有分為司、寇兩個單姓。
得姓始祖:蘇忿生。所謂“司寇”,是掌管刑獄、糾察的官職。根據(jù)《通志·氏族略》記載,司寇氏是衛(wèi)靈公子之子公子郢之后,郢之子孫擔(dān)任衛(wèi)司寇,后以官為氏而得姓。又根據(jù)《通志·氏族略》記載,司寇氏發(fā)祥于春秋時代的衛(wèi)國。周武王時封蘇忿生為司寇官,其后子孫“以官命氏”而姓了司寇,稱司寇氏。至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當(dāng)時,他們在北方的河南、河北等地繁衍。故司寇氏后人奉蘇忿生為司寇姓的得姓始祖。
寇姓遷徙分布
司寇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司寇與司空相似,剛出現(xiàn)時均指官職。在夏商周時就有司寇一職,掌管治安、糾察、刑獄。周朝曾稱為秋官大司寇,此官職的稱謂也廣為流傳,在周朝被列為六卿之一。周武王建立周朝時,古蘇國國君曾任周朝司寇,他的子孫中就有了司寇氏。司寇的另一支形成于魯國。再早一些年代的,是周武王建立周朝時,有個叫蘇忿生的人,在朝中任大司寇的官,蘇忿生的子孫也有繼任這官職的,所以也有可能司寇姓那時已形成,而周王朝的王族和貴族,許多人都在魯國,所以也有可能司寇姓那時已形成,而周王朝的王族和貴族,許多人都在魯國,所以司寇惠子也有可能是蘇忿生的后代。南朝宋(約公元前五世紀(jì))時,將頓丘郡改置徐母平昌郡,治所在頓丘。司寇姓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區(qū)。
寇姓歷史名人
司寇惠子
據(jù)《禮記》上說,司寇惠子是春秋時魯國有名的大夫。
司寇布
(生卒年待考),著名戰(zhàn)國時期周王室大夫。 他曾對周君說:“君使人告齊王,以周最不肯為太子也,臣為君不取也。函冶氏為齊太公買良劍,公不知善,歸其劍而責(zé)之金。越人請買之千金,折而不賣。將死,而屬其子曰:‘必?zé)o獨知。’今君之使最為太子,獨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齊王之為君實立果而讓之于最,以嫁之齊也。君為多巧,最為多詐。君何不買信貨哉?奉養(yǎng)無有愛于最也,使天下見之。” 即告訴周君,即便要立周最為太子,也要故意裝出不愿意的樣子。這就是“司寇布巧言諭周主”的由來。
司寇恂
(生卒年待考),后自簡為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今北京昌平)。著名東漢王朝開國將領(lǐng),“云臺二十八將”之一。
寇姓郡望堂號
郡望
頓丘郡:漢朝初期置頓丘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清豐西南一帶地區(qū)。頓丘郡始建于西晉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治所在頓丘(今河南清豐),下領(lǐng)四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清豐、濮陽、內(nèi)黃、南樂、范縣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曾廢黜。唐朝至五代十國時期,曾以頓丘為澶州治所。
平昌郡:即頓邱郡。據(jù)《宋書·州郡志》的記載:“頓邱,二漢屬東郡,魏屬陽平,晉武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分淮陽置頓邱郡,縣屬焉。”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清豐縣。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宋國(公元五世紀(jì)),將頓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治所仍在頓邱,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區(qū)。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shè)置同名行政區(qū)左馮翊,與右扶風(fēng)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陜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qū)。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陜西高陵)。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qū)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qū),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dāng)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后又復(fù)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xù)至今。
堂號
頓丘堂:以望立堂,亦稱澶州堂。
平昌堂:以望立堂,實同頓丘堂。
馮詡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猜你喜歡:
4.百家姓溫氏圖騰
司寇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上一篇:亓官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下一篇:子車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