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韋(Wéi )姓的發(fā)源地當(dāng)是今河南境內(nèi)滑縣的豕韋古國。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為當(dāng)代中國第65姓,在2008年列為第在68姓,共有370多萬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人姓氏排名66位,共有430萬人,第一大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韋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歡!
韋姓姓氏源流
韋(Wéi 韋)姓源出有五:
1、出自彭姓,為顓頊高陽氏大彭之后裔,以國名為氏。據(jù)《姓纂》記載:“出自顓頊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韋,苗裔以國為姓,家彭城(今江蘇省徐州的古稱)。”又據(jù)《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韋姓出自顓頊高陽氏大彭之后裔,夏朝中興少康當(dāng)政時,封大彭氏的別孫于豕韋(在今江蘇省銅山縣的附近),豕韋國又稱韋國,商時稱韋伯,周襄王時始失國,遷居彭城,其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稱為韋氏。史稱韋氏正宗。這就是河南韋氏。由此可見,四千多年前韋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2、出自韓姓,為漢初韓信之后裔,為避難簡改為韋氏。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韓信一族險遭滅門之災(zāi),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今廣東、廣西一帶)躲避,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世代相傳下來。
3、出自漢代西北少數(shù)民族中疏勒國有韋氏。據(jù)《漢書·西域傳》所載,漢代西北少數(shù)民族中疏勒國(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市)有韋姓。
4、出自賜姓而來。據(jù)《唐書·桓彥范傳》所載,桓彥因功受賜韋姓,其后人以韋姓自居。
5、出自其它源流有韋氏。清朝時廣西慶遠(yuǎn)府、貴州貴陽府定番州、湖廣施南古巴地和海南東方縣及仫佬、苗、瑤、水等許多少數(shù)民族均有韋姓。
韋姓得姓始祖
元哲。據(jù)《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韋姓出自顓頊高陽氏,與錢姓、彭姓同出一宗,形成于商代初年,發(fā)源于今河南省滑縣,始祖為元哲。少康為夏帝時,封大彭氏國支孫元哲于豕韋(今河南省滑縣),并建立諸侯國,成為夏的同盟部落,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豕韋國又稱韋國,夏末時被商湯所滅,韋國王族四散出逃,其子孫后代便以原國名韋為姓,遂成韋氏。故元哲就是韋姓的得姓始祖。
韋姓遷徙分布
韋姓的發(fā)源地當(dāng)是今河南境內(nèi)。依資料記載,其早期的播遷始于漢朝:漢楚王太傅韋孟徙居魯國鄒縣(今屬山東省);韋孟四世孫韋賢被封為扶陽節(jié)侯,又徙京兆杜陵,這樣一來,漢代韋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東、陜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韋姓人除避戰(zhàn)亂者有南遷情況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時產(chǎn)生了,成為以后韋姓分支的主要源頭。隋唐時期,韋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陜西一帶為盛,盛唐時韋姓名人如韋應(yīng)物、韋莊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韋姓顯赫之家多居于陜西長安縣,而設(shè)韋曲鎮(zhèn),可見唐朝韋姓的主要居住地為陜西,同時,江蘇、四川、安徽等地有韋姓南遷于此。從五代十國到宋元明清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韋姓人又有南遷者,但數(shù)量較之北方留居者仍為少數(shù),基本上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韋姓以廣西、河南等省區(qū)居者最多,約占全國漢族韋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韋姓是當(dāng)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一。
韋姓歷史名人
韋 孟:彭城(今江蘇省徐州)人,西漢詩人,精于魯詩,曾任漢楚王太傅。他的子孫傳到韋賢,五世都是鄒、魯?shù)拇笕澹?dāng)時,為詩并有韋氏之學(xué),足見韋氏一門詩學(xué)的造詣之高。
韋 昭:三國孫吳云陽(今陜西省涇陽縣)人,為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少時好學(xué)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等職。西元258年,孫琳廢孫亮,立孫休為吳國皇帝,改年號永安,昭立五經(jīng)博士而創(chuàng)設(shè)國學(xué),開南京設(shè)國家中央學(xué)府之始,為古代南京大學(xué)之起源;韋昭官拜中書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國子學(xué)。西元264年孫休亡,孫皓即位,韋昭封高陵亭侯,擔(dān)任中書仆射、侍中,領(lǐng)左國史。后為孫皓所害。
韋 睿:京兆杜陵(今陜西省西安東南)人,齊末為上庸太守,梁時任豫州刺史、雍州刺史、護軍將軍等職。因其多次率軍大敗北魏軍,被魏人稱為“韋虎”。
韋 叟:晉陵(今江蘇省常州)人,南朝鎮(zhèn)軍將軍。善相術(shù),給后來的宋武帝看相,看能否得州官。韋叟當(dāng)面說宋武帝當(dāng)?shù)眠呏荽淌?,暗中又悄悄告訴宋武帝說:“君相貴不可言”。
韋 堅:字子全,唐代京兆萬年(今陜西省長安)人,曾任長安縣令,以才能卓越、辦事精干而聞名。繼擢陜郡太守、水陸轉(zhuǎn)運使。在任陜郡太守、水陸轉(zhuǎn)運使期間,當(dāng)時運進長安的江淮糧食財帛均經(jīng)渭水,水淺灘多,運輸十分困難。韋堅在漢漕渠和隋廣通渠的基礎(chǔ)上修筑運渠,在咸陽修建興城堰,引渭水入渠。橫穿浐水和灞水,沿渭水向東直抵華陰永豐倉附近,又入渭水。渠成后每年運糧200余萬石,提高效率10余倍。
韋 偃:唐代長安(今陜西省西安)人,僑居成都(今屬四川省),生卒年不詳。官至少監(jiān)。善畫鞍馬,傳自家學(xué),遠(yuǎn)過乃父,與曹霸、韓干齊名。用點簇法畫馬始于韋偃,常用跳躍筆法,點簇成馬群。其《放牧圖》畫人一百四十余,畫馬一千二百余匹。唐張彥遠(yuǎn)謂:“居閑嘗以越箋點簇鞍馬,或騰或倚,或龁或飲,或驚或止,或走或起,或翹或跂,其小者或頭一點,或尾一抹,曲盡其妙,宛然如真。”韋偃得曹霸畫馬之神,得韓干畫馬之形,形神兼而有之。
猜你喜歡:
韋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上一篇:魯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下一篇:昌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