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國姓
國姓,中國姓氏之一。部分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國姓相關(guān)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百家姓之國姓
國姓,中國姓氏之一。部分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在現(xiàn)代是極罕見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54位。據(jù)《元和姓纂》載,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穆公之子公子發(fā),字子國。子國的兒子公孫僑字子產(chǎn),在鄭國執(zhí)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時著名政治家。子產(chǎn)的兒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稱國氏。國姓名人有國淵、國勝、國弱、國懿仲、國佐。
國姓源流
源流一
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鄭國君主鄭穆公之子公子發(fā),字子國。子國的兒子公孫僑字子產(chǎn),在鄭國執(zhí)政三十余年,是春秋著名政治家。子產(chǎn)的兒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為國氏。
源流二
出自姜姓,以賜姓為氏。據(jù)《廣韻》、《姓氏考略》和《姓苑》載,春秋時齊國有上卿國氏,本是齊侯公族大夫,由周天子親自任命為輔國正卿,齊國國君便賜以國姓,意為國家尊貴至上的姓氏,其后遂稱國氏。
源流三
源于靺鞨族,出自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百濟國大臣國氏家族,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jù)高麗王朝歷史學者金富軾在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所撰著的朝鮮史籍《三國史記》中記載,西漢元帝劉奭建昭二年(西元前37年),古邑婁族(原肅慎族)的一個分支扶余族 (濊貊族) 酋王尉仇臺屬下的族人朱蒙,因受族人迫害,倉皇離開妻子禮氏和兒子高類利, 逃離扶余國(今吉林扶余)到達卒本扶余一帶(今遼寧渾江),后與當?shù)毓饖洳渴最I(lǐng)延陀勃之女召西奴結(jié)婚,并以桂婁部為核心創(chuàng)立了高句麗國, 成為高句麗國的開國君主東明圣王。
當朱蒙在扶余國的兒子高類利后來到達高句麗國后,朱蒙大喜,立其為王儲,就是日后的琉璃王。朱蒙與召西奴所生的兩個兒子沸流和溫祚意識到將來琉璃王繼位后,他們在高句麗國將無法立足。因此兩兄弟決定離開高句麗國并與一批追隨者一起向東南遷徙。 到西漢成帝劉驁鴻嘉三年(西元前18年),朱蒙的兒子溫祚王帶領(lǐng)一批高句麗國人南下到漢江盆地建立起百濟國。 溫祚在慰禮城(今韓國 牙山)建城,并立國號為“十濟”。但其兄長沸流認為臨海而居更好,于是到彌鄒忽建城(今韓國仁川廣域)。由于彌鄒忽的鹽水和沼澤使大多數(shù)人難以忍受,而慰禮城的百姓卻繁榮地生活,大家都想去慰禮城,于是沸流前往慰禮城,并要弟弟溫祚將十濟國王位讓給自己。溫祚不同意,沸流便對溫祚開戰(zhàn),但很快就敗給了溫祚。沸流羞愧自殺,彌鄒忽的百姓遷到慰禮城,溫祚接納了他們,并由此改國號為“百濟”,并封以八個親信氏族為世襲國姓大臣,分別為:國氏、沙氏、刕氏、燕氏、解氏、真氏(貞氏)、木氏、福氏(一說苗氏)。
居于慰禮城的百濟國由于當時被馬韓部落所包圍,所以經(jīng)常受到馬韓民族的侵擾。因此,百濟國不斷在漢江兩岸遷移都城,故韓國 漢城 在漢江兩岸仍然留有北漢山城及夢村土城的遺址。當時,他們稱呼今日的首爾兩岸為“河北”及“河南”。直到今日,京畿道仍然留有“河南“這個名稱。
王莽新朝始建國二年(西元10年)前后, 逐漸強大起來的百濟國并吞了馬韓。到了曹魏明帝曹睿青龍二年~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七年(西元234~286年)百濟國古爾王統(tǒng)治時期,百濟國鞏固了國家的制度。
曹魏齊王曹芳正始十年(西元249年),百濟國向東擴展到洛東江流域與伽倻相鄰,到東晉成帝司馬衍太和二年(西元367年),百濟國第一次向倭奴國派出外交使團。
東晉穆帝司馬聃永和二年~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寧康三年(西元346~375年)近肖古王統(tǒng)治時期,百濟國通過與高句麗國的戰(zhàn)爭向北擴展了疆土,同時向南消滅了殘存的馬韓部落。近肖古王時期,百濟國到達其鼎盛時期,其疆土涵括了除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今西北韓地區(qū)。
在東晉太和六年(西元371年),百濟國曾于平壤地區(qū)打敗了高句麗國,并殺死了高句麗國故國原太王。這個時期, 百濟國積極地吸取先進的中國文化和技術(shù)。東晉太元九年(西元384年),佛教成為百濟國的國教。與此同時,百濟國也發(fā)展成為海上強國,并與倭奴國發(fā)展了良好的關(guān)系,中國的漢字、佛教、制陶技術(shù)和其它文化在這一時期從百濟國傳入倭奴國。
南朝宋梁時期,高句麗國開始南侵。在高句麗國的軍事威脅下,百濟國開始喪失北方土地。南朝宋后廢帝劉昱元徽三年(西元475年),高句麗國攻下今首爾。在南朝宋元徽三年~南朝梁武帝蕭衍大同四年(公元475~538年),百濟國被迫遷都于熊津(今韓國忠清南道公州)。熊津位于山區(qū),因此可以有效防衛(wèi)北部來自高句麗國的襲擊。由于熊津離新羅國更近些,因此高句麗國的威脅使得百濟國與新羅國建立起了軍事上的聯(lián)盟。
南朝梁大同四年(西元538年),百濟國圣王移都泗沘(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并重新鞏固了王權(quán),并從那時起改國號為南扶余。隨著佛教在百濟國的發(fā)展,百濟國文化在泗沘時期得到蓬勃發(fā)展。由于北部高句麗國和東邊新羅國的威脅,百濟國圣王開始加強與中國的關(guān)系。由于新國都位于錦江沿岸,這位百濟國與中國的交流也提供了方便。南朝梁到唐朝前期,百濟國與中國的貿(mào)易和交往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
唐前期,隨著新羅國的影響在朝鮮半島南部和中部的增長,百濟國開始衰落。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西元655年),因高麗國聯(lián)合百濟國、 靺鞨國聯(lián)軍入侵新羅國,新羅國王金春秋遣使向唐高宗求救。
唐高宗派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wèi)中郎將蘇定方率兵出擊高句麗國;唐顯慶三年(西元658年),程名振攻克高句麗國赤烽鎮(zhèn)(今遼寧海城),斬首三千級;唐顯慶四年(西元659年),唐朝右領(lǐng)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華表山)大敗高句麗軍,之后在唐顯慶五年(西元660年)農(nóng)歷7月,蘇定方率大軍從成山(今山東 榮城)由海路出發(fā)進軍百濟國,船帆千里,隨流東下。新羅武烈王則率軍五萬與唐軍會師,唐新聯(lián)軍隨即發(fā)動了對百濟國的攻擊,很快即包圍了泗沘城,義慈王率殘部敗退至熊津城,后無力再戰(zhàn),遂投降,一批百濟國貴族則紛紛逃往倭奴國。
唐王朝拆分了百濟國故地,置熊津都督府、馬韓都督府、東明都督府、金漣都督府、德安五個都督府,郞將劉仁愿以兵一萬留鎭泗沘城,蘇定方則將義慈王、太子扶余孝、王子扶余隆,以及大臣、將領(lǐng)九十三人、百姓一萬兩千余人等皆擄至唐朝陪都洛陽,后義慈王病死在洛陽,賜謚號為“紹”,葬于北邙山。
百濟國被滅后,百濟國的遺貴們曾試圖復辟重建百濟國。原百濟國王族家將鬼室福信擁立王子扶余豐為王,并向倭奴國求助。扶余豐攜五千軍隊從倭奴國潛回故百濟國。唐龍朔三年(西元663年),百濟倭奴聯(lián)軍與唐朝新羅聯(lián)軍在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口)一帶海面開戰(zhàn),史稱“白江口之戰(zhàn)”。經(jīng)過四次交戰(zhàn),倭奴海軍慘敗。扶余豐先在岸上守衛(wèi),見倭軍失利后乘亂軍之際逃亡高句麗,駐守在白江河口上游周留城的百濟王子扶余忠、扶余勝忠等率守軍投降。百濟國徹底滅亡。
在蘇定方解押回國的義慈王等一批文臣武將,后留居中原,逐漸成為漢族,其中即有國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河洛國氏。
源流四
百濟時的“八大姓”——沙、燕、解、國、真、苗等。
源流五
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國史,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國史,是西周時期設(shè)置的官位,專職掌管記載國史,分為五級,即:大史、小史、外史、御史、遣史,各有司職。
大史,專門負責記載周王朝的國之大事,包括軍王更迭、王族諸侯分封、官吏任免、疆界劃分、戰(zhàn)爭過程、國典祭祀、天文地理等等。
小史,專門負責記錄王朝內(nèi)外諸多行政、教化、商賈、農(nóng)耕、生產(chǎn)等庶務,兵負責管理典籍。
外史,主要是外交上的大小事務等。
御史,主要記載各代君王的生活起居、行事言論、為政處置等,后演變?yōu)橹G官。
遣史,主要是由周王室指派在各諸侯國中的典史,也就是各諸侯國的國史。
在典籍《詩經(jīng)·序》中記載:“國史明乎,得失之職。國史者,周官大史、小史、外史、御史之等是也。”在史籍《春秋·序》中也記載:“身為國史,躬覽載籍,必廣記而備之。”
在這些大史、小史、外史、御史、遣史的后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之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國氏、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上卿國佐賓媚人的后裔,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賓媚人,其先祖為東夷族有窮氏部落首領(lǐng)神箭后羿的臣下,即夏王朝少康執(zhí)政時期的司空賓圉(公元前1905~前1884年待考)。有窮氏為妘姓,是唐堯賜予的姓氏。
源流七
源于官位,出自戰(zhàn)國時期官吏國尉,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國尉,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趙國設(shè)置的武將官位,是統(tǒng)領(lǐng)一千步兵的將領(lǐng),職位低于,相當于今天軍制中的團級軍官,處級干部。[1]
源流八
源于官位,出自戰(zhàn)國時期官吏國大夫,屬于以官爵稱號為氏。國大夫,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設(shè)置的官爵,實際上非指具體官職,而是封賞有功之臣的一種爵位,為高爵。
在典籍《韓非子·內(nèi)儲說》中記載:“明日攻亭,能有先登者,仕之國大夫!”這種爵位一直沿用至漢朝初期,如在《漢書·樊噲傳》中就記載:“賜爵國大夫。” 在國大夫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官爵稱號為姓氏者,稱國氏,世代相傳至今。[2]
源流九
出自宋朝時期紅襖軍將領(lǐng)國用安,屬于以王候賜名改姓為氏。
國用安,西元?~1235年待考,本名咬兒, 無姓,淄州人(今山東淄博淄川鎮(zhèn))。
宋、金時期的西元十三世紀初, 金國轄地在南宋、蒙古的打擊下日削,女真貴族和各族地主階級對農(nóng)民的剝削壓迫也日益嚴重, 因此激起中國北方山東、河北地區(qū)農(nóng)民紛起反抗。當時較大的起義軍,在山東益都有楊安兒,在山東濰坊有李全,在沂蒙山區(qū)有劉二祖,在河北則有周元兒等等。由于起義軍皆身穿紅襖為標記,因此史稱紅襖軍。
咬兒加入了李全領(lǐng)導的濰州紅襖軍,取名安用,后隨李全歸降南宋王朝。宋理宗趙昀紹定紹定元年、金哀宗完顏·守緒正大五年,西元1228年)李全逝世,安用尊奉李全之妻楊妙真為主,率部下一同降靠蒙古,被也客那顏汗授為都元帥,行山東路尚書省事。
宋紹定五年(金天興元年,西元1232年),安用殺了蒙古阿術(shù)魯部將領(lǐng)張進、楊妙真部海州元帥田福,之后降歸金國,金哀宗完顏·守緒還特封其為兗王,賜號“英烈戡難保節(jié)忠臣”,并賜女真姓完顏氏,附屬籍,改名“國用安”,開府儀同三司、平章政事、兼都元帥、京東山東等路行尚書省事,同時還賜金鍍銀印、駝紐金印、金虎符、世襲千戶宣命、敕樣、牌樣、御畫體宣、空頭河朔山東赦文,便宜從事等等。
然而,金國不給這位完顏·國用安所部任何軍糧,完顏·國用安遂向南宋王朝乞求糧食,宋理宗許之,他即改從宋朝衣冠,并私下與南宋王朝往來。然而很快糧食告罄,由于乏食,軍民多逃離而去,完顏·國用安乃命蕭均以嚴刑禁亡者,血流滿道。后蒙古東平萬戶烏延·查剌率蒙古大軍至漣水(今江蘇淮陰漣水),完顏·國用安又投靠了烏延·查剌。后烏延·查剌率軍渡過漣水,直趨金哀宗率殘余勢力據(jù)守的蔡州(今河南汝南),完顏·國用安又以詭計回到漣水,復叛歸于宋朝,被宋理宗任命為浙東總管、忠州團練使,隸淮閫,其后去“完顏”姓氏,單稱“國用安”。
到了宋端平二年(西元1235年)農(nóng)歷1月,蒙古攻打南宋,烏延·查剌率蒙古軍包圍了沛郡(今江蘇沛縣、徐州一帶)的宋軍,國用安率部下前往救之,結(jié)果大敗退走徐州。烏延·查剌移兵再攻徐州,城破,國用安投水自盡。在國用安的后裔子孫及其族人中,多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國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蘇北國氏。
源流十
源于國家,出自社會孤、散、殘、棄兒童,屬于因故冠姓為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積極收救社會上的孤、散、殘、棄兒童,由各地民政福利院予以撫養(yǎng)、教育,并一致以“國”、“黨”命其姓氏,其意是讓這些孩子長大后,不要忘記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政府對他們的真切關(guān)懷。一直到2006年春節(jié)前,全國已經(jīng)約有九萬余孤、散、殘、棄兒童分別冠以國氏、黨氏,長大成人后分布在全國各地。這種姓氏,本書實在難以將其歸屬為何種血緣姓源,只能說源出國家民政之策,出自政策,因故冠姓為氏。[2]
源流十一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郭啰氏,亦稱國羅氏、古論氏,滿語拼音為Gulo Hala,漢義“國、部落”,世居長白山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等地,曾在明朝初期一度改漢字姓為李氏,后多改改漢字姓為國氏。
?、?滿族郭啰啰氏,亦稱郭爾羅氏、郭絡(luò)羅氏、郭博羅氏,以地為氏,滿語拼音為Gorolo Hala,漢字義“鉤”、“躬身”或“放縱”,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等地,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所改漢姓為國氏、郭氏、高氏、楊氏、達氏、常氏等。
國姓遷徙分布
國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其中因官為氏者遠比血緣世系者為多,但人口總數(shù)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五十四位門閥。國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稄V韻》一書中引用《姓苑》上的說法,認為國姓是姜太公的后代?!缎帐峡悸浴飞弦灿型瑯拥恼f法。而《元和姓纂》一書中則另辟新論,認為,鄭穆公子發(fā)(字子國),他的后人以王字為氏,亦稱為國氏。此外《姓氏考略》上還提及,又衛(wèi)與百濟大臣八姓都有國氏。 由此可見,國氏姓源復雜,目前中國人中姓國的人家要想找到自己屬于那個支流,困難很大。望族居下邳郡(今江蘇省 邳縣下邳故城)。
今江蘇省的沛縣、河北省的保定市、玉田縣、深澤縣、邯鄲市館陶縣,吉林省的松原市、白城市,陜西省的華陰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佳木斯市、雙城市、綏棱縣,浙江省的寧波市,山東省的濰坊市諸城縣、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萊州縣、淄博市博山區(qū)白塔鎮(zhèn)國家村、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國家村,沂水縣、嘉祥縣、濟寧市、濟南清縣,遼寧省的大連市,貴州省的貴陽市,北京市延慶縣,天津市,河南省的鄭州市、汝南縣,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地,均有國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