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讀后感演講稿
弟子規(guī)讀后感演講稿
在《弟子規(guī)》中,“謹”單獨構(gòu)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這部分要求孩子從小養(yǎng)成謹慎小心、規(guī)矩低調(diào)、有自我尊嚴的生活習慣。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guān)于弟子規(guī)讀后感演講稿,希望你喜歡。
感悟弟子規(guī)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八年級五班的王鶴飛,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悟弟子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媽媽說過,爸爸說過,老師也說過,可我總是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自從我們學校開展了誦讀《弟子規(guī)》活動,我對這句話漸漸地有了真正的理解。我終于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規(guī)矩,什么是方圓,什么才是真正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弟子規(guī)》這些規(guī)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可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喲?!兜茏右?guī)》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弟子規(guī)》給我們規(guī)范了做人的道理,如果我們做到了,我想我們會是一個文明高尚的小朋友。
就說我吧,我以前學習習慣很不好,又不講衛(wèi)生,媽媽經(jīng)常說我,我很不高興。學習弟子規(guī)后,我慢慢地改掉了以前的一些壞習慣,媽媽也開心地笑了,夸我懂得了不少規(guī)矩。
弟子規(guī)里有一段叫有余力 , 則學文,這一段中有一個故事。
內(nèi)容大致是:魏國有一個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貧苦,整天為生活奔波,但只要一有時間就坐下來學習,所以知識淵博,人們都佩服他,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并問他是如何學習的,董遇告訴他們,學習要得用三種空余時間,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就是要得用這“三余”學習。董遇生活很貧苦,但他專心學習,我們現(xiàn)在生活富裕了,就更應(yīng)該努力學習。董遇面對重重生活上的困難,他沒有回頭、放棄,我們并沒有遇到困難,如果不專心讀書學習,就辜負了爸爸、媽媽、老師,和親人對我們的期望,所以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按照董遇說的那樣——利用“三余”學習。
沒有規(guī)矩,真的不成方圓,我們將來的路還長著,我們從小就應(yīng)該人人守規(guī)矩,盡責任。行為上守規(guī)矩,學習上守規(guī)矩,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名文明向上的好孩子。
相信我們一定能用規(guī)和矩畫出真正的方和圓 。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
弟子規(guī)讀后感演講稿3分鐘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dǎo)、教練、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初三一班的藍奎樟,在此我很榮幸能夠代表六棟樓來和同學們分享學習弟子規(guī)后的心得,以及感受。
《弟子規(guī)》原名為《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淑敏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以五個部分而成,分為五個部分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應(yīng)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而成,并正式改名為《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于2009年2月進入校園,至今已快一年了,相信同學們對《弟子規(guī)》也有自己的感想,我認為“弟子”就是學生,父母的孩子;從廣義上來講,“弟子規(guī)”就是每一個人,“規(guī)”就是規(guī)范、道理。自從弟子規(guī)入校以后,學校少了隨手亂扔垃圾的人多了主動揀起垃圾的人;學校少了講粗言爛語的人,多了尊師愛幼的人。我認為《弟子規(guī)》要從小做起,從孝做起。這是我接觸弟子規(guī)以來最深的感觸。孝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所以我們要一直傳承下去。在中國,父母無時無刻不再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我的父母老是這么說:“好好讀書、好好吃飯、出門小心一點兒、不要感冒了——”但是他們?nèi)膩聿蛔屛覔乃麄兊纳眢w;每次他們總是重復(fù)著那句話——我們不用你擔心,你把自己照顧好就行了。我清楚地知道,我無法也不可能讓父母為我放下心來,因為我無論我有多聽話,或是有多么快樂,我永遠都是他們的兒子,永遠都是他們心中最難割舍的、長不大的、不懂事的孩子。
除了行孝之外還要泛愛眾,論語中有句話是:“欲人愛己,必先愛人。”由此可見泛愛眾的重要性。
除了要泛愛眾之外,還要以“信為先”這里就給我們的老師、教練和同學們敲了個警鐘。比方說教練、老師答應(yīng)或承諾學生說你要做什么事,但是你去忘記去做了或者是沒有去做都會造成學生對你的不良印象。而同學們也要以信待人,如果你沒有信用,別人就會看不起你,你就會沒有朋友!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學好、學透徹《弟子規(guī)》,并落實到生活中去吧!他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敦厚善良的品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建設(shè)和諧校園、一起譜寫青春的樂章吧!!!!!!
學〈弟子規(guī)〉做文明人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學〈弟子規(guī)〉做文明人》。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邊傳來瑯瑯的讀書聲:“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聽著這親切的聲音,我不禁停下腳步,輕聲跟著讀起來。這是我已熟讀的〈〈弟子規(guī)〉〉的總敘。
我喜歡讀〈〈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的規(guī)范。它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禮儀精髓,是文明的靈魂,是學生文化的瑰寶。學《弟子規(guī)》,做文明人。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禮儀略成了24個字,雖然短短24字,卻也已經(jīng)樹立了我文明的態(tài)度。
弟子規(guī),是圣人對我們的教誨,它讓我明白了做文明人的道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接著要小心謹慎,誠實守信。和大眾相處要平等博愛,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時間與精力,要向多方面學習。
以前的我從不懂什么是文明,學了《弟子規(guī)》。我知道文明就是:孝——首孝弟。
百善孝為先。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父母對我百依百順,凡是我提出的比較合理的要求,都會想方設(shè)法滿足我。我總是認為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yīng)該的,甚至,有時父母關(guān)心我,多叮囑幾句,我反而嫌父母啰嗦。有時父母要我做些事,我總是拖拖拉拉,盡量避過,即使做,也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是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我們至少要做到《弟子規(guī)》所說的“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才能不辜負對自己有養(yǎng)育之恩的父母。這就是文明。
以前的我從不懂什么是文明,學了《弟子規(guī)》。中學生弟子規(guī)演講稿5篇。我知道文明就是:信——次謹信。
誠信是三月的春風,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說誠信是寶貴的信譽,是無價的財富;長輩說誠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記,是一張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約;我說誠信是兩根小指拉鉤后的百年不變,千年不悔。
也許有朋友安慰自己說,誠信是大人的事,我們還沒有長大呢!如果是這樣,那么你就錯了,大錯特錯了!當你把果皮扔到干凈的操場時,你誠信了嗎?當你看見老人上車而假裝閉目養(yǎng)神時,你誠信了嗎?當你為了一時的虛榮心,考試舞弊時,你誠信了嗎?……我們真的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有太多的不誠信!這就是不文明!
以前的我從不懂什么是文明,學了《弟子規(guī)》。我知道文明就是:諧——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和諧者,為德行高尚者,自然為人們所敬仰。物種以競爭為目的,人類以互助合作為目的。不管你是哪個種族的,都是同類,因該和睦相處,互相合作。這才是文明人。學了《弟子規(guī)》我明白了我們桃校長的校訓:今天你微笑了嗎?就是教我們做個能和諧人際關(guān)系的文明人。故有余力,便應(yīng)珍惜時間多學習,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著減少。你也會變得更有德行,你便會成為一個文明人,為人們所敬仰。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誦讀并牢記“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吧!這是我們學生的傳統(tǒng),學生的文明。我深信,有了它,我們一定會置身于〈〈弟子規(guī)〉〉的文明世界里!我深信,有它了,我們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