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面試介紹項目經驗
程序員面試介紹項目經驗
在面試中,考官通過看你的簡歷或者你的介紹來了解你所做的項目,那么考官肯定想更詳細的了解您的項目,看是不是與你的簡歷寫的項目經驗一致。也就是考核你是否具有真實的項目經驗。一般來說,在你的簡歷至少有一個重點項目,放在簡歷項目經驗欄的第一位。把項目的業(yè)務功能描述清楚。在這里你就是重點談一個項目就可以了。學習啦小編教你如何從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陳述
程序員面試介紹項目經驗
1. 用一句話簡述項目
2. 詳細的列出項目實現的功能
3. 說出項目實現的技術和架構,能說出項目的不尋常之處,比如采用了某項新技術,采用了良好的架框等
4. 能讓別人感覺出項目的規(guī)模
5. 說出你在項目中的責任
通過這些來證明你是的確開發(fā)過了這個項目,并且這個項目是一個真實的。還有就是你是真正具有項目經驗的。合乎企業(yè)的用人需要。
特別注意要把項目所實現的功能描述得越詳細越好。當然用詞要簡潔,表達要流利。其次要盡可能采用專業(yè)術語,顯得你的專業(yè)。不要犯低級錯誤。
請記住,你要描述的是整個項目而不僅僅是你做的那一個模塊。有些項目你只參與了其中一個模塊,但是你要把整個項目描述出來,不要僅僅描述你參與的那一個模塊。
說出你項目采用的技術及架構,還要能說明你在項目中的責任。
回答實例:
面試官:令狐沖,能介紹一下你做的大宋俠士綜合管理平臺吧!
令狐沖:好的,大宋俠士綜合管理平臺是為大宋武林聯盟開發(fā)的,實現武林聯盟管理的自動化。大宋俠士綜合管理平臺能夠自動收集大宋各路俠士,英雄好漢,隱居高人信息并對他們的個人信息及所作所為進行跟蹤管理,實現俠士信息維護,查詢.俠義事件維護,俠士等級管理,俠士獎懲管理,俠義活動發(fā)布,抗災募捐管理等。
系統基于B/S三層架構,采用Spring + Hibernate + Spring MVC框架.使用Oracle 數據庫.
本項目只投入15個人,開發(fā)周期為6個月。本人在項目中進行了前期的需求分析,系統架構實現,數據庫建模,及部分編碼工作。
問題之三、談談你們是怎么對這個項目進行開發(fā)的?(談談你們是怎么進行項目開發(fā)的?)
分析:這個問題是考核你是否熟悉軟件開發(fā)的流程,同時也是考核你的項目經驗,你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從這里可以判斷出你參與過多少項目,可以判斷你對軟件工程的理解和熟悉程度。這個問題是十分關鍵的,你需要準備的知識點有:軟件項目的生命周期、軟件項目的開發(fā)模型、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軟件質量保證等。
軟件項目的生命周期:
項目計劃
需求分析
設計(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
編碼
測試
發(fā)布
維護
項目計劃階段:走訪客戶,進行交流溝通,獲得客戶原始需求。
對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等進行調研,分析,編寫可行性分析報告。
通過不斷的與客戶溝通,找客戶不同環(huán)節(jié)的用戶進行交流來獲取需求。召開評審會議,報告可行性分析,報告用戶原始需求,報告項目遠景規(guī)化。
需求分析階段:
在客戶原始需求的基礎上不斷與客戶溝通,充分的熟悉和深入客戶業(yè)務,獲得充分的業(yè)務需求,完善用戶需求和功能性需求,了解客戶的相關約束而獲得非功能性需求。最終編寫《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召開需求評審會議,客戶確定需求,并簽定合同;編寫項目計劃說明書;編寫測試計劃;召開項目啟動會議,項目正式啟動。
概要設計階段:根據《需求分析說明書》,進行用例分析,獲得充分而有效的用例。編寫界面原型,編寫編碼規(guī)范和界面風格規(guī)范,數據庫設計規(guī)范。用uml工具畫用例圖,編寫有效的用例規(guī)約文檔。劃分項目功能模塊.評審用例及用例規(guī)約文檔。
詳細設計階段:根據完整的用例及需求進行分析,獲得數據庫所需的相關信息,畫數據庫E-R圖,編寫數據設計說明書.進行數據庫建模。進行詳細的分析,用uml工具畫類圖,確定每個功能模塊的子功能,抽取項目的公共部分成為一個公共模塊。確定項目的架構基礎。確定需要用到的類及類成員和方法。確定一些輔助類及方法。對每一個用例都用uml工具畫出順序圖。編寫詳細設計說明書,評審詳細設計說明書, 進行基礎框架搭建。列出任務清單,進行任務分配。
編碼階段: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代碼編寫,編寫單元測試用例,每完成一個類都要進行單元測試。每完成一個功能點和模塊都要進行集成測試。確保每一個功能點和模塊完成后都是一個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而不是等到最后才進行統一的調試和搭配。每天都要對代碼進行檢查和優(yōu)化,也就是所謂的重構。
測試階段:根據測試計劃對項目進行系統測試,以及用戶的驗收測試
產品發(fā)布:交付完整的產品和設計文檔。把產品布署到客戶的計算機上,確保產品的正常運行??蛻艉炇?。
維護階段:為客戶提供技術保障,對產品進行相應的維護和升級工作
軟件常見開發(fā)模型
瀑布模型:最經典的過程模型,適用于需求明確,規(guī)模較小的項目
噴泉模型:迭代,無間隙特點,適用于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fā)過程
螺旋模型:
MSF模型:微軟解決方案過程模型
什么是極限(XP)編程:極限編程是對敏捷軟件開發(fā)方法的一種實現。它強調測試先行,也就是在編寫代碼的時候先編寫測試用例;循環(huán)迭代,每一次迭代都是一個可用的產品;重構,不斷的對代碼進行優(yōu)化;結對編程,兩個人為一對共同進行代碼編寫;它強調團隊之間的知識傳播,讓團隊的每個人都能熟悉軟件開發(fā)的各種技術。如:支持熟悉數據庫的人去做界面,做界面的人去做數據庫等,通過不定期的角色轉換來增強團隊的能力。要求客戶參與到軟件開發(fā)中來,開發(fā)出最適合客戶需求的產品。
單元測試一般是在編碼的時候同步進行的,一般是以類為單位進行測試,當一個類完成了編碼,并編譯正確后才進行的測試,測試這個類是否已經能夠實現指定的功能。一個類能夠正常的編譯成功并不意味著這個類就已經完成了,還要通過測試,設置斷言來確定他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實現了特定的功能。調試,編譯通過只能證明代碼的語法沒有錯誤。
單元測試由程序員自己來進行,也可以在項目小組內交互進行。單元測試是采用白盒測試
集成測試一般指實現了一個功能點或一個模塊后,為了測試這個模塊是否已經實現了需求要求的功能。集成測試可能需要對多個類進行組裝,也可能需要與以前已經測試通過的模塊進行組裝,是對產品組件的系統整合和執(zhí)行。集成測試可以根據模塊的大小分不同的級別,在現行的軟件開發(fā)中,每完成一個功能模塊都必須要進行一次集成測試,使得你完成的模塊是一個可以運行的產品。集成測試一般可以由項目小組的負責人(或指定一個小組成員)來完成。集成測試采用白盒式測試和黑盒測試
系統測試一般指項完代碼已經全部完成,交給測試小組來進行測試。進行系統測試的人員獨立于開發(fā)小組,系統測試人員把完成的產品布署在相應的計算機環(huán)境中,按照測試計劃進行測試,驗證系統是否滿足了指定的需求。系統測試除了測試產品應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還要對產品的性能,用戶界面,安全性,壓力,可靠性,安裝和反安裝等幾個方面進行測試
系統測試采用黑盒測試
驗收測試一般指產品交付給客戶,負責把產品布署在指定的計算機環(huán)境中。由用戶根據需求文檔,進行的總體測試。驗收測試的內容和系統測試一樣,只是執(zhí)行者不同。都是除了測試系統完成基本功能外還要對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進行測試。驗收測試也是采用黑盒測試
為什么需要測試?測試是對軟件質量的保證,只能通過嚴格測試的軟件才是合格的軟件,測試并不是說讓軟件能夠編譯通過,測試是讓軟件產品最大程度的滿足客戶的需求度。
回答實例:
考官:令狐沖,能談談你們是怎么樣對這個項目開發(fā)的嗎?
令狐沖:首先,我們這個項目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用戶原始需求。但這是不夠的,我們都知道需求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們在用戶原始需求文檔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了分析,通過不斷的與客戶溝通,充分的了解和熟悉用戶的業(yè)務,完善了業(yè)務需求和功能需求。還對用戶業(yè)務需求和功能需求分析完善為實現軟件的必須的非功能性需求。得出項目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經過評審會議確認通過。
根據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進行用例分析,通過分析和討論找出充分的有效用例,并用Rose畫用例圖。對每一個用例進行詳細的分析,完成每個用例的用例規(guī)約文檔,并編寫界面原型。劃分項目模塊。最后對用例及用例規(guī)約文檔進行評審驗證。編寫”代碼編寫規(guī)范”及界面風格規(guī)范,數據庫設計規(guī)范,編寫概要設計說明書。
根據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和分析各個用例規(guī)約文檔,獲得數據庫的基本信息原型。也可以說是數據庫表的草稿,根據數據庫表草搞進行分析,進行數據庫設計和優(yōu)化。編寫數據庫設計說明書。采用PowerDesigner進行數據庫建模,并生成SQL腳本。確定項目框架,設計公共模塊和輔助類。根據對數據庫模型和用例規(guī)約文檔的分析,列出對象清單和理清對象關系。用Rose來畫類圖。對每一個用例都用rose畫出時序圖。編寫詳細設計說明書。列出任務清單,分組進行代碼編寫。
在代碼編寫階段,先統一完成所有的實體類。對于非實體類則先完成類的框架,也就是只寫方法和注釋文字。具體方法的實現暫時為空。然后再進行代碼填寫。每完成一個類的代碼編譯通過后都要進行重構和單元測試。每完成一個功能和模塊都由會由小組長進行集成測試。使得完成的模塊是一個真正可以運行的,可見的功能實現。
在各個小組都完成自己的模塊后就進行模塊整合,進行一次大規(guī)模的集成測試。然后把產品產給產品測試小組進行系統測試。
問題之四、你們是怎么保證軟件開發(fā)的質量的?
分析:這個問題其實上面的講解已經給了答案了。軟件質量是軟件實現對需求的滿足度。開發(fā)的軟件越滿足客戶的需求,說明軟件的質量越高。反之就是質量越低。盡管你開發(fā)的軟件使用了新的技術,良好的設計,豐富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都不是客戶需要的,客戶需要的功能沒有實現或者是很多沒有實現。這樣的軟件也是失敗的軟件。為了保證軟件質量,也就是讓開發(fā)的軟件最大程度滿足客戶的需求,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獲得充分完整的需求,二是能過測試,以需求為中心編寫測試計劃。來保證軟件合乎需求。
回答實例:
考官:你們是怎么來保證軟件的質量的呢?
令狐沖:要保證軟件的質量首先就要獲得完整的需求,在需求分析階段做了大量的工作與客戶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代表性用戶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和熟悉客戶的業(yè)務。并且從需求到設計階段都保持與用戶的溝通和交流。讓用戶的業(yè)務專家一直參與我們的需求,分析和設計工作。
其次我們會在需求分析后就編寫測試計劃,在開發(fā)的每個階段都進行相應的測試來保證代碼是乎合相應需求的。在代碼編寫過程中,每完成一個類都由程序進行單元測試,每完成一個功能點或模塊都要進行集成測試,每一次集成測試都對上一次的已經測試通過的產品進行迭代, 也就是以前測試成功的都會加入到本次測試中來。使得每個完成的功能和模塊完成后都是一個可以運行的,可以看得到的產品;同時也歡迎用戶來見證我們的集成測試結果。代碼編寫完成后進行最后一次集成測試,然后交由獨立的測試小組對項目進行系統測試。
問題之五、你為什么離職的?(你為什么離開以前公司的?)
分析:這個問題幾乎在任何場合的面試都會有,有時是在技術面試的時候問,有時是在人事面試的時候問,有時會在技術面試和人事面試的時候都問。其實也比較好回答,回答的抽象一點比好。切記不要說以前公司的壞話,如果你這樣做。人家會想,你以后離職后同樣也會說這家公司的壞話.一般都是說為了某求更好的發(fā)展空間。讓人感覺你是經過深思熟慮后才選擇他們公司的。
回答實例:
考官:你為什么離開以前公司的?
令狐沖:以前公司對我很好,我在以前公司干得也很愉快。我因為合同到期,為了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空間及謀求對自己能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境。并向公司辦理了離職手續(xù),完成了工作交結。(后面這句也可以不談)
問題之六、談談你的職業(yè)規(guī)化
分析:企業(yè)都希望他所招聘的人是潛力股,看你是不是一個追求上勁的人,還有想看看你能夠在企業(yè)長期干還是僅把其當著一個跳板。總的說來,回答這個問題要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可培養(yǎng),有潛力人。記住要看是什么樣的人來面試你。如果是項目經理來面試你,你就不要說你以后的職業(yè)規(guī)化是項目經理。你就可以說你的職業(yè)規(guī)化是成為架構師,或者是技術專家等。否則他可能會認為你是一個對其有威脅的人。就算他內心知道這不算什么,可能心理總會有一點點不爽。如果是老總面試或人事問你這樣的問題,你則可以說項目經理也無妨,不過要給人有一種覺穩(wěn)的感覺。
回答實例:
考官:你的職業(yè)規(guī)化是怎么樣的呢?(考官是項目經理)
令狐沖:我思維能力比較強,擅于邏輯分析。在之前的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架構經驗,以后就想成為一名架構師和技術專家
程序員面試什么最重要
目標
相信和不少朋友一樣,有了幾年工作經驗成為Senior后就開始了面試別人的經歷。我在最初這個階段只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把”找到基礎好的程序員“,”找到算法能力優(yōu)秀的程序員“,”找到有Android開發(fā)經驗的程序員“等作為面試的目標。但是,實際的經歷告訴我,尤其是按“基礎好”,“算法好”這些目標招到的人最終效果并不好。比如,有的面試者基礎知識和算法掌握情況不錯,進程、線程、內存等概念清晰,基本的Hash,二叉樹,快速排序等數據結構和算法也比較熟悉,但是進公司后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得很糟糕。后來,我才發(fā)現原來是我的面試目標出了問題,我原先的面試方法更像是大學的算法或操作系統期末考試,按照這種方法讓許多并不合適的人通過了面試,同時也可能錯過了許多合適的人。
后來,我的反思是,從公司的角度講,面試的根本目的是找到“能夠干好工作”的人,而“高學歷”,“算法好”,“基礎好”,“有經驗”這些都是表象而不是根本,它們并不能直接和“工作好”劃等號。
方法
目標明確了,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假設面試者是一個黑盒系統,“工作好”不是直接可觀測變量,你所能直接觀測的變量是基礎、算法、經驗、學歷、性格、談吐、年齡等等。所以,實際上,你只能從“基礎好”,“算法好”等可以直接觀測的量去推測“工作好”的概率,這就是一個在“X好“條件下”工作好“的條件概率問題:P(工作好 | X好)。
根據這個模型,面試所應該考察哪些方面就很明顯了,那就是選擇那種最具有區(qū)分性的方面來考察。比如,考察面試者的體型特征沒有太大意義,因為P(工作好|高),P(工作好|矮),P(工作好|胖),P(工作好|瘦)的概率都差不多;所以,體型特征不具有區(qū)分性,這不是面試所應該關注的內容。
面試官應當結合職位的要求明確哪些因素具有比較好的區(qū)分性。比如,如果要招一名技術門檻比較高的3D游戲引擎開發(fā)工程師,面試者A具有3D游戲引擎開發(fā)的經驗,但是在基礎知識和算法面試方面表現一般;面試者B相反,基礎知識和算法面試表現很好,但沒有游戲開發(fā)經驗,而你只能選擇其一。你選誰呢?其實,這就是兩個條件概率問題P(工作好|經驗好,基礎一般,算法一般)和P(工作好|沒經驗,基礎好,算法好)。這個問題就留給面試官來判斷了,就我個人而言,對于技術門檻較高需要技術積累的職位,經驗更加說明問題,因此,我更傾向于面試者A。
下面,我再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對面試中常見方面的看法。
算法
算法是Google和MS等大公司面試所重點考察的內容。我個人很喜歡算法,曾經參加ACM/ICPC拿過北京賽區(qū)的13名。但是,就個人經驗來看,我所接觸過的絕大多數開發(fā)職位而言,算法都不適合作為考察面試者優(yōu)劣的主要因素。對于普通的非算法性開發(fā)職位,考察面試者的算法就相當于考察他打乒乓球好不好一樣,與目標“工作好”的相關性太低。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差不多P(工作好|算法好)=50%,也就是算法面試沒有太大的區(qū)分性。
甚至,還有一種很不好的情況特別多地出現在算法好的面試者身上,我稱之為“只磨刀,不砍柴”。什么意思呢?有類人只對什么A*算法,異步編程,JVM類加載機制這種純技術問題感興趣,對實現用戶需求毫無興趣。這類人看起來有一定的技術能力,但是對公司來講貢獻十分有限,甚至不如技術一般但認真負責的人。所以,一旦遇到面試者算法好,我就特別留意考察會不會是這種“只磨刀,不砍柴”的人。
另外,雖然我個人不了解Google和MS,但我對于其特別重視考察算法能力的面試策略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即使在這樣的世界級大公司,算法雖然重要,但可以想象在項目實施過程所遇到的各種各樣問題中,算法問題絕大多數時候不會是主要瓶頸,沒有到那種需要每個人都是算法高手的情況。實際上,絕大多數項目真正難點并不是一兩個算法瓶頸,甚至也不是單點的技術瓶頸,而是系統性的組織、協調、設計、開發(fā)問題,有大量的看起來不是那么有技術含量的臟活累活,也有許多問題是由于信息不足,并不是技術能力強就能克服這些困難。一個團隊最好優(yōu)勢互補,有人算法強,有人業(yè)務分析能力強,有人擅長后端服務,有人擅長前端界面,有人聰明,有人踏實,這是最好的。如果按照“算法好”的單一標準選材,必定會把許多優(yōu)秀的人才拒之門外。
基礎
基礎面試是指考察諸如指針使用、進程線程概念等基礎知識的面試,十分類似于大學期末考試題。我曾經以為基礎面試十分重要,但是現在不這么看了。在工作中基礎的確是重要的,但是在面試過程中,它必須具有區(qū)分性才有意義,也就是說P(工作好|基礎好)的概率要高,那么考察指針使用,進程線程區(qū)別這樣的基礎題目才有它的意義。我的實際經驗是,基礎面試并不具有很好的區(qū)分性,和算法一樣, 差不多P(工作好|基礎好) = 50%。同時,基礎面試是最容易準備的,中國人有長期的應試教育經驗,要準備幾個把玩指針題目太容易了。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面試者,他的C語言基礎和編譯、鏈接等原理掌握得非常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給的面試結論是:知識面不寬,只會C語言,但基礎很扎實,建議錄用。后來的事情證明了那個結論的前半部分是對的,但是”建議錄用“錯了。他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得一塌糊涂,不理解需求,不理解整體架構;同時,上班時間不是花在項目上,而是花在閱讀諸如《程序員的自我修養(yǎng)》之類的書籍上。最后,這位同事由于長期“不出活”離開了公司。
基礎不是不重要,而是“基礎好”不足以說明面試者能干好工作,因為基礎是屬于局部性知識,而實際工作需要綜合性能力,二者有天壤之別。C語言、操作系統能考高分,但是不會寫程序的人在大學我們還見得少嗎? 軟件開發(fā)就像蓋房子,綜合能力是設計和搭骨架,基礎知識是碼磚。張小龍原先Foxmail是Delphi開發(fā)的,他它不懂C#,你如果要招聘一個開發(fā).NET Email客戶端的人,你考察他對CLR掌握得好不好有意義嗎? 讓張小龍來開發(fā)一個C#版的Foxmail真的會有困難嗎? 你招一個精通C#但沒有Email客戶端開發(fā)經驗的人來真的比張小龍靠譜嗎?
我說基礎知識不重要,和古人說的“不積洼步無以至千里”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洼步”與“千里”是一種可累加關系,但再多的“基礎知識”都累加不成“綜合能力”。學習軟件開發(fā)要像持續(xù)集成一樣,一開始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雖然規(guī)模不大,問題很多,但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小系統到大系統,從簡單系統到復雜系統逐步演化。
所以,基礎好本身不足以說明太多的問題,必須進一步考察綜合能力。對于基礎面試表現不好的面試者,如果時間允許也要進一步考察,有的面試者其實是有能力的,只是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最理想的狀態(tài)當然是基礎和綜合能力俱佳,若不能兼顧,應當綜合能力優(yōu)先。
經驗
這里所說的經驗不是通過工作了多少年來衡量的,而主要是指面試者的經歷,比如,是否完整地實現過一個軟件,或作為主要開發(fā)者完成過一個項目。經驗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說明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從項目的性質、規(guī)模和難度,面試官就可以大致判斷出面試者的綜合能力。如果一個面試者一直在大公司負責一個小模塊的開發(fā)維護,那么基本可以判斷他不具備獨立或作為主要開發(fā)者承擔一個項目的能力,只適合在另一家大公司做類似的事情。對于門檻較高需要長期技術積累的職位,相關經驗更顯得尤為重要,比如,Linux內核開發(fā),JVM開發(fā),游戲引擎開發(fā),數據庫實現,高級UX等。對于這類職位,沒有經驗的面試者即使綜合素質不錯也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勝任。所以,基本上如果確定了你的職位屬于此類,那么相關經驗毫無疑問應該成為首選因素,換句話說,P(工作好 | 相關經驗好)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通過項目經驗判斷面試者的優(yōu)劣比通過基礎和算法測試更加靠譜,所以,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應該花比較多的時間聽面試者介紹項目經驗,并進行深入地探討交流,了解面試者的知識面、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同時,可以結合項目提一些基礎知識和算法的問題,比如,如果面試者做過C++相關的項目,那就可以問他如何進行內存管理?是否熟悉智能指針?如果面試者的回答不能令人滿意,那么就基本上可以判斷他的項目做得不是很好。
要注意的是,經驗也是一個多維度的事物。比如,C++股票交易中間件系統,這就涉及(C++,中間件,股票) 3個維度。假如面試者A做過C++股票交易客戶端,面試者B做過C的股票交易中間件。從語言角度看,A最匹配,從項目性質看,B最匹配,你如何選擇?這就是在多個維度中,哪個維度更重要的問題,就這個例子而言,我個人更傾向于B,因為我認為中間件開發(fā)經驗是主要矛盾,而從C切換到C++并不是問題。所以,面試官需要判斷哪一種經驗是主要的,而哪一種經驗是次要的。比如,我們招聘Android應用開發(fā),這個職位的Android技術門檻并不高,它的真正難點在于做出好的用戶體驗(UX)。所以,如果一個面試者沒有Android的經驗我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希望他在UX方面有經驗,至少做過其他平臺的移動應用開發(fā)。
性格
現在,我來談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性格。這可能是許多初為面試官的朋友所難以想象的,怎么會是性格最重要呢?說實話,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自己也很驚訝!說白了,還是 P(工作好|性格好)的概率最高啊。我的實際經驗是,如果一個人的性格好,他能把工作做好的可能性是最高的,性格好遠比基礎好、算法好要靠譜。
一個人如果技術上有缺陷,經驗上有不足,但性格好,在團隊中是很容易由其他人來補位的,他自己也很容易逐漸補起來;相反,如果一個人的性格不好,所有的技術優(yōu)勢經驗優(yōu)勢都發(fā)揮不出來,甚至還會起到負作用,而且性格缺點很難改變。我一直談到實際工作所需要的是綜合性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發(fā)揮中性格是至關重要的。項目中不止會遇到技術問題,要涉及溝通、協調,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門既有合作又有磨擦,如何處理這些事情都需要一個良好的性格??梢哉f,在開發(fā)團隊里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你從哪個學校畢業(yè),也不是你過去的經驗,而是你的性格。
當然,性格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它包含了很多的方面,并非所有方面都是程序員面試所需要關注的。我的經驗是可以重點考察這些方面:
1) 態(tài)度積極還是消極。有的面試者在談吐中就會自然給你一種積極上進的感覺,或者你可以在他的經歷中發(fā)現他積極的因素,這些都不是太難看出來的。相反,有的面試者你能明顯感覺到他的消極情緒。積極性在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積極的人能給團隊帶來朝氣,也更易于合作?;旧?,如果確定面試者屬于態(tài)度積極的,他通過我這一關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相反,如果確定屬于態(tài)度消極的,即使技術能力不錯我也會十分謹慎。
2) IQ。我的經驗是,總體來看,聰明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現更為優(yōu)秀。在面試中要考察一個人是否聰明并不一定要像Google和MS那樣找些專門測試IQ的智力題,其實,你只需要看他討論問題是不是很有邏輯性,思考和說話是不是反應敏捷就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斷。另外,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一個人聰明與否,眼睛是會說話的。不過,聰明也不完全是優(yōu)點,比如,當公司或項目遇到困難時,往往是聰明人先跑掉了,堅守的往往是IQ一般的人。
3) 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程序員十分重要的一項素質,它關系到項目中的溝通是否順暢。面試官可以看看面試者能否用簡明的語言介紹清楚曾經做過的項目,能否抓住要點,能否考慮到聽者的相關背景。一般來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綜合能力都不會太差。
4) 是否具有用戶意識。有人說程序員是做研發(fā)的,哪來什么用戶?只有銷售、市場人員才會和用戶打交道。其實,這是完完全全的錯誤認識。你寫一個模塊,甚至一個API,只要有別人用,他就是你的用戶。有的程序員設計一個模塊或是一個軟件總是習慣于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盡量地方便使用者,這就是一種良好的用戶意識。具有良好的用戶意識的人更能考慮別人的感受和整體的需要,而不是單純地從自己和局部來思考問題。當面試者談及過去的項目經驗時,面試官可以常常站在用戶的角度對其進行提問,從這個過程中觀察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用戶意識。
5) 如何應對質疑和壓力。面試官應該對面試者的回答以及以往項目進行合理的質疑,看看他如何應對。曾經有一位面試者談到做游戲登錄服務器的經歷,我就問:“如果登錄服務器掛了,怎么辦呢”?他說原先雖然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可以怎么怎么改進。其實,大家都理解項目中有各種不完美,這里面原因很多,只要面對質疑和壓力能從容應對努力往好的方向思考解決就可以了,不需要掩飾缺陷,更不應該有情緒。我遇到過有的面試者,一旦你對其項目提出質疑,他馬上產生反抗情緒,或不高興,或不承認有問題,這很容易一下子看出來他在工作中容不得質疑和批評,這種人要想合作就很困難。
6) 個性特點。許多面試者喜歡在簡歷上寫“精通C++/Linux“,這些字眼看得人麻木,如果有人寫”喜歡C++/Linux“,我就會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精通”是沒有感情色彩的敘述,而“喜歡”包含了面試者的個性,我更愿意看到面試者的個性。我相信對某樣東西真正的熱情遠比你當前對它的掌握程度更為重要。其實,N年的經歷告訴我們,同一個班的同學,同一個項目組的同事,雖然每天所學的知識,所接觸的工作都是相同的,但其實每個人的成績和表現差異是十分明顯的。那么,到底本質的差異是什么呢?其實,就是每個人的個性。是個性使得有的人業(yè)余時間去打球,有的人業(yè)余時間去看書,有的人喜歡Linux,有的人喜歡Mac。一個人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也和他的個性有很大的關系。面試官應該引導面試者展現自己的個性,并判斷其是否有益于團隊。
總結
最后總結起來,我的經驗是:
1) 面試官的目標是找到”工作好“的人,一定要圍繞這個目標來進行面試,如果把面試當成了算法或操作系統期末考試這就走入了誤區(qū);
2) 面試過程是通過學歷、性格、基礎、經驗、算法等可以測試的因素去綜合判斷面試者“工作好”的概率;
3) 在各種因素中,性格 > 經驗 > 基礎 > 算法。性格是最重要的,如果性格不好,所有技術能力都會大打折扣,而且技術缺陷容易彌補,性格缺陷很難改變;經驗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你可以從面試者過去的經歷中判斷他能從事哪種工作,不能從事哪種工作;基礎和算法則主要起到輔助參考的作用,基礎好的程序員一般適應性比較強,學新技術更快,但是切忌單純從基礎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