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連中考語文練習(xí)試卷及答案
初三的學(xué)生多做中考語文練習(xí)試題將有助于提高成績,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提升自己的成績,以下是小編提供的2017年大連中考語文練習(xí)試題及答案,考生可以針對以下試題多進行練習(xí)。
2017年大連中考語文練習(xí)試題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寫(18分)
1.八百里分麾下炙,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2. ,濃睡不消殘酒。 (《如夢令》)
3. ,小橋流水人家。 (《天凈沙•秋思》)
4.回看射雕處, 。 (《觀獵》)
5.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岳陽樓記》)
6.黃發(fā)垂髫, 。 (《桃花源記》)
(二)閱讀下面的詞,完成第7—8題(4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7.詞人以“ ”借指自己。(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首句“狂”字統(tǒng)攝全詞,表現(xiàn)詞人神態(tài)、舉止和情懷之“狂”。
B.“錦帽”兩句描繪出獵的壯闊場面,也烘托出詞人豪邁的氣概。
C.“親射虎”“射天狼”兩處虛寫都突出了詞人高超的射獵本領(lǐng)。
D.作者以魏尚自比,抒發(fā)了他渴望為國效力、抗敵戍邊的豪情。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9—11題(8分)
登泰山記(節(jié)選)
?、儆嘁郧∪拍晔?,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谔┥秸厦嬗腥取V泄壤@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9.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①段寫長途跋涉用筆精簡,而作者渴望一覽泰山之情卻蘊含其中。
B.作者選擇與古人不一樣的登山路線,是為了尋找真正的天門。
C.“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僅一句,就寫出了登山途中的艱險。
D.作者運用擬人和比喻手法,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壯麗的山頂晚景圖。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何易于嘗為益昌①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②,引舟上下。刺史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于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刺史與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注釋】 ①益昌:縣名。 ②腰笏:腰里插著笏板。笏,笏板,古時大臣上朝時用來記錄君王旨意的物品。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多從賓客歌酒( ) (2)引舟上下(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易于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
14.何易于沒有“索民挽舟”的原因是 (用原文語句回答)(3分)
15.對何易于親自引舟這一行為,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2分)
A.表現(xiàn)他“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刻為百姓的精神。
B.他身先士卒,希望能對百姓起模范帶頭作用。
C.這是他為了討好上司而故意做出的姿態(tài)。
D.他身為屬令,無所事事,大材小用,未盡其責(zé)。
二、現(xiàn)代文(共48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6—20題(20分)
我們需要出走
?、倨鋵嵨也惶v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個字是“出走”。人在一個環(huán)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也失去了創(chuàng)作力的激發(fā),所以需要出走。
?、跉W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佛羅倫薩認識一個十四歲的蘇格蘭小孩,拿著一學(xué)期掃廁所存的錢,就到歐洲來旅行?;ㄍ炅?,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fēng)笛,再繼續(xù)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時候感觸很深,這樣的青年將來長大以后,擔(dān)當?shù)氖虑橐步^對不一樣。我們宋朝詞人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中國文化里面本來有這個東西,可是這個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
③我希望壯游,帶動的是年輕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 )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將來也很難有出息。很多人去歐洲,就會來問我:“我要去歐洲,要準備什么?”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你要去做什么?” 當你清楚自己愛什么,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強的時候,所有困難可以一層層克服。其實壯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說。此外,“壯游”的“壯”字,并不是炫耀,而是包含了一個深刻的,跟當?shù)匚幕瘺]有偏見的對話關(guān)系。
?、苈糜问呛艽蟮姆词。怯卯愇幕?,檢查自身文化應(yīng)該反省的東西。著有《真臘風(fēng)土記》,出使吳哥城的周達觀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時候,受不了天氣。他不了解當?shù)厝嗽趺疵刻煜春枚啻卧?。一年之后,他變了。當初他帶著大國心態(tài),當時元朝那么偉大,但他后來說,真臘,一個小小的東南亞國家,可是禮儀這么嚴整,“不可輕視也”。 我覺得,人不可能沒有主觀,可是在旅游里面,我們能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見跟主觀。
?、莸絽歉缈撸铱倳笥讶ゼ砥艺说募?。他們下車都會嚇一跳,真的什么都沒有,我們叫做“家徒四壁”,他們連壁都沒有。在臺灣,我老覺得還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臺北家有什么。我以為我比他們富有??珊髞恚铱吹剿麄兡心信畯奶锢锘貋?,在河里、蓮花當中,彼此潑水、唱歌,我覺得他們比我富有太多了。我一生當中都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我覺得這就是個很大的收獲。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旅游都值得,因為只要一對比,你就會回來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nèi)在最美的東西。所以壯游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nèi)的反省。
?、拊谝粋€環(huán)境久了,會變得“僵化”與“麻木不仁”,出走當然是一個很棒的選擇。若短期無法成行,閱讀、學(xué)習(xí)、聊天、陪伴、分享、運動、散心、唱歌、畫畫……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⑦有多久沒抬頭看看天,看看路邊的小花小草,聽聽在行道樹上吱喳的小鳥?
?、嗑蛷倪@個簡單的改變開始吧。
【相關(guān)鏈接】
壯游,即胸懷壯志的游歷,包括三個特質(zhì):旅游時間“長”、進程挑戰(zhàn)性“高”、與人文社會交互“深”。壯游不是流浪,它懷抱壯志,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它與探險也不太相同,壯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間,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
壯游一詞源自唐朝,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jīng),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壯游之一,但后來,壯游的傳統(tǒng)在中國逐漸消失了。
16.第③段括號內(nèi)應(yīng)填入的關(guān)聯(lián)詞是 (2分)
A. 即使 B. 如果 C. 所以 D. 或者
17.第④段采用的論證方法是 ,其作用是 (4分)
18.對第⑤段加點詞語“這樣的經(jīng)驗”,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2分)
A. 富有與否,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
B. 貧窮的人,有時遠比物質(zhì)富足的人快樂。
C. 一個人物質(zhì)上越貧窮,精神上就會越富有。
D. 當?shù)厝藢ι畹臒釔郏刮腋袆雍驼鸷场?/p>
19.從全文看,“我們需要出走”是因為它能讓我們(1) (2) (3) (9分)
20.閱讀全文和相關(guān)鏈接,文中多處提到“旅游”“壯游”,為什么作者在題目中用“出走”,而不用“旅游”“壯游”?(3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21—26題(28分)
父親的植物學(xué)
>>>下一頁更多“2017年大連中考語文練習(xí)試題及答案”
2017年大連中考語文練習(xí)試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7年大慶市中考語文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