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六要素和七大規(guī)律類型(2)
記憶的六要素和七大規(guī)律類型
記憶的規(guī)律性
識記的規(guī)律
識記是人們識別并記住事物的過程。從信息加工理論角度講,識記是信息的輸入(編碼)過程。依據不同的標準,可將識記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識記有無明確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識記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無意識記是事先沒有明確的識記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識記。有意識記是指有預定的識記目的,經過一定的意志努力,并運用一定方法的識記。根據識記材料有無意義以及對材料是否理解,又可以把識記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機械識記是指識記的材料本身無內在的意義聯系,或雖有意義但學習者不理解,僅依靠機械重復的方法進行的識記。意義識記是指在理解識記材料的基礎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內在聯系進行的識記。
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開端,是保持和回憶的前提。欲提高記憶的效率,必先研究識記的規(guī)律,提高識記的質量。研究發(fā)現,識記效果與下列因素存在內在、規(guī)律性的聯系。
識記的目的
識記的目的性是影響識記效果的首要因素。大量實驗表明,有明確目的的識記比無目的的識記效果好。這就是人們熟知的有意識記優(yōu)于無意識記。
對材料的理解
在識記過程中,理解的識記比不理解的識記效果好,識記效果隨理解的加深而提高。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意義識記優(yōu)于機械識記。
識記材料的數量
識記材料數量的多少對識記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要達到同樣的識記水平,材料數量越多,平均用的時間或誦讀的次數就越多。
識記材料的不同性質
識記材料的性質對識記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而言,直觀形象材料的識記較好,視覺材料比聽覺材料的識記好。此外,有意義的材料比無意義的材料,有韻律的材料比無韻律的材料容易識記。
主體的情緒狀態(tài)
識記時主體的情緒狀態(tài)也是影響識記效果的一個因素。一般認為,積極情緒狀態(tài)下識記效果優(yōu)于消極情緒狀態(tài)下識記的效果。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人的主觀需要、知識經驗、性格特點、能力類型等都對識記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保持與遺忘的規(guī)律
保持是經歷過的事物在頭腦中儲存和鞏固的過程。從信息加工理論的視角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儲存過程。保持是記憶系統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是回憶和再認的前提,也是記憶力強弱的重要標志之一。遺忘是指經歷過的事物不能回憶和再認或是錯誤地回憶和再認的現象。遺忘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記憶痕跡的消退造成的,也可能是受記憶中其它信息的干擾而產生了抑制。遺忘可以分為暫時性遺忘和永久性遺忘。暫時性遺忘是指一時不能回憶和再認識記過的材料,但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恢復;永久性遺忘是指必須經過重新學習才能恢復識記過的材料。
遺忘曲線
最早對遺忘現象進行研究并發(fā)現其規(guī)律的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為了使學習和記憶盡量避免受舊經驗的影響,他用無意義音節(jié)作為記憶的材料,把識記材料學到恰能背誦
的程度,經過一定時間間隔再重新學習,以重學時節(jié)省的誦讀時間或次數作為記憶的指標。根據艾賓浩斯的實驗結果繪成的曲線圖,稱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從曲線圖中可以看出,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階段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緩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遺忘規(guī)律。如圖4-2所示。
影響遺忘的因素
影響遺忘的因素主要有:
1.時間因素的制約。
2. 識記材料的重要性。最先被遺忘的是那些對識記者來說沒有重要意義的、不引起興趣的、不符合需要的、在工作和學習中沒有重要性的材料。
3. 識記材料的性質。有意義的材料比無意義的材料遺忘得慢;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遺忘得慢;熟練的動作技能遺忘的最慢。
4. 識記材料的數量和學習程度。一般來說,材料越多,要達到同樣識記水平,平均的誦讀次數和時間也越多,過度學習也有助于保持識記材料,所謂過度學習就是指達到一次完全正確背誦后仍繼續(xù)學習。
5. 識記材料的系列位置。一般系列材料的開始和末尾部分記憶效果較好,中間位置的內容則容易遺忘。這可能與前攝抑制與倒攝抑制有關。前攝抑制是指先學習的材料對后學習材料的記憶所產生的干擾作用;倒攝抑制是指后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材料的記憶所產生的干擾作用。系列材料的記憶過程中,開始部分的內容只受倒攝抑制的影響,末尾部分的內容只受前攝抑制的影響,中間部分則受兩種抑制的共同影響,故而系列材料的記憶出現了系列位置效應。
再認或回憶的規(guī)律
再認是指經驗過的事物再度出現時能把它重新辨認出來的過程。人在識別某一對象時,一方面要對照進行知覺分析,同時還要從長時記憶儲存的的信息中提取有關的信息與之對照比較,經過多層次的連續(xù)檢驗,最后才能完成確認。當再認發(fā)生困難時,就要努力尋找各種有關的線索,力圖恢復過去已經建立的聯系。
再認的速度和準確性主要取決于對事物識記的鞏固程度和精確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錯誤地再認時有發(fā)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種是由于識記得不鞏固、不精確,原有的聯系消失或受干擾,一旦識記過的事物再度出現,不能激活原有的記憶痕跡,僅有熟悉之感而無法從整體上加以正確地再認。另一種是由于聯系的泛化,導致錯誤地再認。例如,錯把一個陌生人當作一個熟人相認,這是因為他的許多特征與熟人相似,這些特征在頭腦中產生了泛化,因此導致了 張冠李戴 。
回憶是指經驗過的事物不在面前而能把它重新回想起來的過程。從信息加工觀點看就是信息的輸出或提取過程?;貞浖仁亲R記、保持的目的,也是檢驗識記與保持效果的唯一指標,同時還是強化識記、保持的重要手段。從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影響回憶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信息儲存的組織水平
一般來說,信息儲存的組織狀況越好,越是按一定的規(guī)則有序排列,也就越容易回憶,其效果也就越好。包爾等人在一個實驗中要求被試記4張詞表。給一些被試提供的詞表按照樹狀層次組織,而給另一些被試提供的則是隨機排列。識記后的回憶測驗表明,被試對有層次組織的詞回憶的正確率為65%,而對隨機排列的詞的正確回憶率僅為19%。
2.聯想線索
憑借聯想也有助于回憶#from 記憶的規(guī)律性_記憶的類型_記憶的六要素來自學優(yōu)網http://www.gkstk.com/ end#。所謂聯想就是由一種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聯想之所以有助于回憶,是因為當具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在大腦皮層建立較穩(wěn)定的神經聯系以后,只要一個事物出現,自然會聯想到另一事物。主要的聯想有以下幾種:
(1)接近聯想
由某一事物想到在時空上與之接近的另一種事物。
(2)相似聯想
由某一事物想到形式或性質與之相似的另一事物。
(3)對比聯想
由某一事物想到在性質或特點上與之相反或排斥的另一種事物。
(4)因果聯想
由某一事物想到與之有因果關系的另一種事物,或者由原因想到結果,或者由結果想到原因。
3.干擾的影響
回憶過程常因干擾的影響而使信息提取出現困難。一般來說,干擾作用的大小與先后兩種材料的相似程度、時間間隔以及所學材料的鞏固程度有關。研究發(fā)現,中等相似程度的兩種學習材料干擾最大;先后學習材料間隔時間越長,干擾越小;學習的材料鞏固程度越高,產生的干擾也就越小。
4.主體的情緒狀態(tài)
主體的情緒狀態(tài)對回憶效果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一般來說,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如輕松、愉快、平靜等有助于回憶,而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特別是過分緊張和焦慮則會降低回憶效果,例如學生考試失常多半是考前過分焦慮,考時過分緊張所致。
記憶的類型
有兩種,即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前者也稱為工作記憶,這很像對待采購單,一旦采購完就忘記了。這種記憶能記6~7種信息成分,信息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從需要裝箱的衣物到某位熟人電話號碼的單個數字。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種情況,某人把他的電話號碼33905529給了我們,我們只能夠在短時間內 記住它 。但是如果將這個號碼分組,使之變成更少一點的組成,如33-90-55-29或339-055-29,那么我們的記憶能力就會改善。超過 8個成分,多數人的短期記憶就減退了,除非多次重復告知這個電話號碼。重復之后,電話號碼就過渡到長期記憶庫中去了。我們生活中所經歷的某一事件的情節(jié),見到的某位名人的樣子和學習到的一些概念都是交由長期記憶庫去保存。
神經元是一種能激動起來的細胞。一種經歷或經驗帶來的刺激,可以引起它的電負荷的輕微變化,并且以電波的形式從神經元體向其周圍支線即 軸突 運動,從而刺激下一個神經元。神經元是通過電波來傳遞信息。當神經元的電波到達周圍神經元的軸突時,電波與軸突相遇就產生出一種化學分子 神經遞質。它們在突觸處(神經元之間的結合點)對下面的神經元發(fā)揮效用,給它們以電刺激。由于神經元的這些特性,這就能夠理解,一種經歷或經驗為什么能夠在神經的經緯線上留下痕跡。從短期記憶過渡到長期記憶,即鞏固已得到的信息,要求形成新的神經突觸,或者使已有的突觸穩(wěn)定下來,不然它們就會被消除掉。在研究單個的神經細胞時發(fā)現,電流的輕微刺激能使神經線路上突觸的活動期延長。這種話動期的延長或者電波活動的增強(即所謂的 長期增強 )表明,任何經歷或經驗都能改變一個神經線路上的突觸的功能,而這種改變正是任何以短期記憶形式記錄經歷或經驗所必不可少的條件。當然,突觸電波活動的增強能夠使這種變化成為長期的現象:在電波現象之后緊跟首的就是生化現象,即激活能合成蛋白質的酶。在由這些酶催化合成的蛋白質中就有微管蛋白,這些蛋白質可以構成神經突觸的骨架,這樣就使經歷或經驗被牢固地編篡在長期記憶之中。
不存在差異。記憶力的強弱因人而異,它同注意力有關,但同性別毫不相干。
是以什么標準 選擇 記憶或忘卻某一事件的?
即非選擇,也非偶然。如果具有相關因素,記憶力就強。比如,具有物理知識的人,就會很容易記住相對論的公式(E=mc2)。
同記憶力有聯系嗎?
不一定有聯系,它們之間甚至還可能有一種 離解作用 。低智商的知識型白癡就是例證。他們能夠記住沒有邏輯聯系的一些事物的很長很長的名單,比如一連串偶然所得的數字或者某個城市的街道名錄。不過,在生活中,這種驚人的記憶力還無法利用,他們好像還被囚禁在記憶的牢籠里,不能重新處理記憶,從而跳出死記硬背數據的圈子。
記憶不同于學習,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在哪里?
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是初級學習,即死記硬背的學習。這種純粹和簡單的記憶常常效率不高,還不能構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形態(tài),這不僅是因為學習者不明白其意義的那些事情的概念很快就會被忘記,而且還因為這種學習沒有同以前的經歷聯系起來,不能把材料確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并且有意義地組織它。這就如同能背誦畢達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并不等于會用它去解決某個問題。
第二層次是理解的學習,即能達到理解原理或原則的程度的學習。這些原理或原則有利于分析另外的一些事物或概念,有利于去解決未來的問題。比如,一些種類的動、植物在某種特殊環(huán)境中可能會滅絕,而另外一些種類的動、植物卻能生存下來,這是因為它們能夠理解所謂環(huán)境 生物指示器 的整體意義。因此,海鷗飛到城區(qū)來并不僅僅是一種涉及動物分布的孤立現象,它是環(huán)境污染的征兆(海鷗應該是在海上尋妥船舶廢棄物為食),也可能意味著另一些種類的鳥類可能開始消失,因為這些鳥類的食物將被越來越多的海鷗所捕食。
第三個層次是思考的學習。在理解層次上的學習仍然是一種消極被動的學習,也就是說教授者告知原理或原則,學習者在此基礎上去組織學習。而在思考層次上的學習就不同了,學習者需要以自己的推論和直覺積極地參與和對待從他的經歷或經驗中產生的問題。這種學習的好處是,學習者不會被限制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誰習慣于思考,誰就能學會利用一些推論的予盾點去應對反面的立場和態(tài)度,就會擁有更多真正有益的直覺,并在學習范圍之外也去發(fā)揮這些能力。比如,如果理解了計算機語言的規(guī)則和結構,就可能寫出另一種新的計算機語言。
猜你喜歡:
1.記憶的六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