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至是幾月幾號_夏至的含義
每年的夏至是幾月幾號_夏至的含義
每一年的時間都是會有變化的,因為有著平年和閏年的區(qū)別,那么在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候,應該從哪一些方面去了解到每一個節(jié)氣到來的時間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每年的夏至是幾月幾號_夏至的含義,歡迎參閱。
夏至是公歷每年6月22日前后,從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為夏至。
夏至是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0 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
天文學上規(guī)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開始,但是地表接收的太陽輻射熱仍比地面反輻射放出的熱量多,氣溫繼續(xù)升高,故夏至日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節(jié)。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
過了夏至,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農業(yè)生產因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迅速滋長蔓延而進入田間管理時期,高原牧區(qū)就開始了牧業(yè)最好的季節(jié)。
夏至并不是入伏,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庚日才是入伏的時間。
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后季節(jié)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三伏天分為頭伏(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夏至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夏至那天不算)為初伏的第一天,初伏是十天。
中伏:初伏后的十天,也就是初伏的下一個庚日(因為天干為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個循環(huán)都是十天),中伏的天數(shù)不定,這個由末伏的開始時間決定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開始,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為10天。末伏結束的時間在秋天的第二個節(jié)氣處暑前后。古人的命名很貼切。
一年四季通常我們都是從時間上來判斷季節(jié)上的變化的,但是古人出于農業(yè)生產的需要,時間上無法對應實際的氣候,古人便創(chuàng)造了二十四節(jié)氣詳細的通過氣候來劃分時節(jié),所以夏至是氣候上夏天的真正到來。
夏至是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xù)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
夏至時,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jié),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
所心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生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這個時節(jié),除了注意消暑解渴外,情緒上應該盡量平靜,不應大悲大喜,飲食上還是要盡量清淡,少食用煎炒油炸的食物。同時注意睡眠,做到早睡早起。
夏至后進入伏天,北方氣溫高,光照足,雨水增多,農作物生長旺盛,是農作物生長的黃金時期,瓜果蔬菜也是如此。因此,此時的瓜果蔬菜要特別注意護理,把握好這個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