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面的由來及寓意
夏至吃面的由來及寓意
吃面是夏至的習俗之一,也有悠久的歷史。那朋友們知道夏至吃面的習俗是怎么來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夏至吃面的由來及寓意,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嘗新之意
古書《二十四節(jié)氣解》說:“陽極之至,陰氣始生。日北至,日長之至,影短至,故曰‘夏至’?!壁w之珩說,我國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條。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干湯、菜熬面、肉絲面、油渣面、三鮮面、片兒川、肉絲炒面、過橋面及夏季的麻油涼拌面等許多品種。北方則主要是打鹵面和炸醬面。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2.避惡之意
先民們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除了愛好,據(jù)說還有“避惡”之意,古人認為農歷五月是惡月,有吃熱面是為驅除邪惡之說,即用多出汗方法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有些人夏天時愛吃涼面祛暑,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最愛吃槐葉冷淘面,還曾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吟詠:“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人鼎資過熟,加餐然欲無?!碧扑文觊g在以槐芽烹調的各種食品制法中,此槐葉面因其色、香、味俱佳曾成為一道消夏的美食,可見制作快捷營養(yǎng)豐富的各種面條自古至今都是百姓家最愛的消夏食品。
3.祭神之意
在清代,夏至祭神十分盛行,民間須吃面食,以示敬神。由此可見夏至這天,北方人吃面條也好,南方人吃餛飩也好,都是過節(jié)祭神的習俗。
4.養(yǎng)生之意
小麥味甘、性涼,入心、脾、腎經;《本草拾遺》說“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醫(yī)林纂要》說它“除煩,止血,利小便,潤肺燥”。還有人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濕氣和暑氣。此外,夏季受涼后往往會出現(xiàn)鼻塞惡寒、頭痛身重等癥狀,煮一碗熱面,加些蔥白及胡椒,趁熱品嘗,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返回目錄
據(jù)文獻記載,在三國時,我國已有伏日吃面的習俗。(魏氏春秋)中說,三國時人稱“傅粉何郎”的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道何晏面色玉白不是抹粉抹出來的。
這段史實中所謂的“湯餅”,就是今天的熱湯面片,即今天北京的所言的“揪片兒”。山東、河北、河南一帶人們除把面餅拼薄揪成面片做湯面的吃法外,還用刀切成手指肚大小的棱形薄片,在綠豆湯中煮。稱為“面棋子”或“綠豆棋子"。
當時的湯餅,即后世面條、湯面的先河。在夏至時節(jié)吃面,是享大自然之踢,也與當時的季節(jié)天氣有關。我國黃河流城民諺日:“芒種三日見麥花?!毕闹燎昂笳切蔓湋獣r之季,人們吃面首先具備了物質基礎。而且提面條也比較簡單易行。做著方便,吃著也方便。
在古代的時候,一般到夏至人們都會舉行祭祀儀式,祈求蒼天保佑災消年豐?!吨芏Y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病、荒年與饑餓死亡。此時民間新麥方出,人們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這一食俗也流傳至今。
<<<返回目錄
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后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面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tǒng)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1、面條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含有維持神經平衡的必需維生素B1、B2、B3、B8和B9,同時,還有鈣、鐵、磷、鎂、鉀和銅等人體必需的物質,因此吃面條能使人長壽,故有“長壽面”之說。
2、吃面條能使人更加清醒,注意力集中,因為它能緩慢地、有規(guī)律地向大腦輸送葡萄糖。
3、面條是運動員的最佳食品,它能為運動員肌肉的工作提供必需的葡萄糖。
4、不會引導起肥胖。吃面條不會增加體重,已列入減肥食譜。
5、有抑制食欲的特點,因為面條在胃中的消化比較慢,使長時間有飽脹感,不易饑餓。
6、能夠分解脂肪,因為面條不含脂肪,可使胰島素保持在正常、穩(wěn)定的水平,進而保持血糖的長期穩(wěn)定。
7、面條不含膽固醇,適合高膽固醇患者食用。
8、面條是用硬小麥和全麥面粉制作的,纖維素含量很高,與用去麩小麥制作的白面包不同,精制面粉缺乏很多營養(yǎng),因此面條比面包的營養(yǎng)價值高。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