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jié)氣的風俗活動
小雪節(jié)氣的風俗活動有哪些?
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jié)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shù)較高的節(jié)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雪節(jié)氣的風俗活動,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小雪節(jié)氣的風俗活動
1、窖冰
窖冰,又稱敲冰、納冰、藏冰,指冰天雪地的冬日時,將凝成柱狀的冰雪敲碎后,藏納在冰窖中,以備炎熱夏日到來時消暑、降溫、制作冷飲。
在周代,皇上會專門設置官員負責掌管冬日窖冰事宜,官名稱之為“凌人”。不過,只流于宮廷貴族中。
清代顧祿在《清嘉錄》中寫:“土人置窖冰,街坊擔賣,謂之涼水?!?/p>
2、腌制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農(nóng)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jié)時正好享受美食。
人們用食鹽,配上花椒、大茵、大料、桂皮、丁香等香料,把肉腌在缸里,7到15天之后,用棕葉或者竹蔑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再用柏樹枝條樹葉、甘蔗皮熏烤,最后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而制成臘肉。
3、腌白菜
過去,冬天也有一套土辦法來儲藏蔬菜。俗語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
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白菜深溝土埋儲藏時,收獲前十天左右即停止?jié)菜龊梅纼龉ぷ?,以利貯藏,盡量擇晴天收獲。收獲后將白菜根部向陽晾曬3~4天,待白菜外葉發(fā)軟后再進行儲藏。溝深以白菜高度為準,儲藏時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溝中,天冷時多覆蓋白菜葉和玉米桿防凍。而半成熟的白菜儲藏時溝內(nèi)放部分水,邊放水邊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為宜,待到食用時即生長成熟了。
4、品嘗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nóng)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qū)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祭品,最早是農(nóng)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5、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nóng)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小雪歷史淵源
《孝經(jīng)緯》說:“(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為小雪。天地積陰,溫則為雨,寒則為雪。時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毙⊙┕?jié)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jié)氣期間的氣候特征。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小雪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jié)氣。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
小雪之名,因“雪”是寒冷天氣的產(chǎn)物,這個節(jié)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個節(jié)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小雪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小雪物候
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边@就是說,到“小雪”節(jié)氣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yōu)檠?,但此時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數(shù)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靶⊙笔欠从程鞖猬F(xiàn)象的節(jié)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jié)氣的原本之意。小雪和雨水、谷雨等節(jié)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jié)氣。
小雪節(jié)氣,東亞地區(qū)已建立起比較穩(wěn)定的經(jīng)向環(huán)流,西伯利亞地區(qū)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guī)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部會出現(xiàn)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節(jié)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shù)較高的節(jié)氣。小雪節(jié)氣不是一定下雪,而是說小雪時節(jié),氣溫下降,溫度降到了可以下雪的程度,但是由于地表溫度還不夠低,就算降了,雪量也會很小,甚至沒有。所以,這天是否會降雪,還要看當下的天氣情況。
小雪習俗
1、窖冰
窖冰,又稱敲冰、納冰、藏冰,指冰天雪地的冬日時,將凝成柱狀的冰雪敲碎后,藏納在冰窖中,以備炎熱夏日到來時消暑、降溫、制作冷飲。
在周代,皇上會專門設置官員負責掌管冬日窖冰事宜,官名稱之為“凌人”。不過,只流于宮廷貴族中。
清代顧祿在《清嘉錄》中寫:“土人置窖冰,街坊擔賣,謂之涼水?!?/p>
2、腌制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農(nóng)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jié)時正好享受美食。
相傳,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途經(jīng)巴中,來到漢中紅廟塘時,當?shù)氐陌傩沼秒缰坪玫呐D肉來招待他。
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陜南的地方官吏就曾將臘肉作為貢品,進獻御用,慈禧品嘗臘肉之后,贊不絕口。
3、腌白菜
過去,冬天也有一套土辦法來儲藏蔬菜。俗語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p>
冬天的新鮮蔬菜沒有那么多,所以,小雪腌菜的習俗也是由來已久。人們選取腌制的蔬菜花樣不少,除了一些青菜之外,“雪里紅”等也頗受青睞。
腌好后,腌菜要擱置在通風處,隔一兩天翻一次,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做好的腌菜鮮香可口,也有的人家會配上胡蘿卜、大蒜葉等一起食用,也算是一道頗為美味的佐餐。
小雪更多的是一個表示氣候的節(jié)氣,在習俗上沒什么特別之處,“北方就會開始儲存大白菜,準備過冬了?!?/p>
4、品嘗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nóng)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qū)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祭品,最早是農(nóng)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5、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nóng)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6、小雪酒
中國人民懂得釀酒,早在夏朝就開始了。周朝的杜康以善于釀酒而聞名。他改良釀酒的方法,使其獲得極大進步。政府之中也有酒正的官職,專門掌管與酒有關的政令。
釀酒多在冬季,在小雪后釀酒,都稱為小雪酒,該酒儲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這是因為小雪時,水極其清澈,足以與雪水相媲美。
小雪的花
1、梅花
有些品種的梅花,外面是黃色的,里面是深紫色的,散發(fā)著濃郁的香氣。
花后葉片為長葉,葉片為橢圓形,呈橢圓形。秋季落葉后,冬天再次開放。梅花不怕冷,所以古人用“ 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來稱贊它。
2、山茶花
其花期為六個月,從十二月持續(xù)至次年五月。
古名海石榴,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植物。別名有玉茗花,耐冬,曼陀羅等,種類分為華東山茶、川茶、晚山茶。山茶是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的觀賞花,也是一種珍貴的植物。
3、水仙花
也是冬季開的花。花白色,略帶淡黃色。
每朵花有五、六片花瓣,樣子像個小杯子?;ǘ溟L在莖的頂端,常是幾朵花開在一起,有香味。水仙花的葉子扁平而狹長,綠色。莖是球形,像洋蔥。人們常把它養(yǎng)在水里。水仙花既美麗又清香,可供人們觀賞。
4、小蒼蘭
是一種多年生的球根花,是鳶尾科香雪蘭屬。
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開放,很受人喜愛,可做盆花點綴廳房、案頭。葉子線形,堅硬;初春花期,有黃色,白色,紫色,紅色,粉紅色,花朵呈穗狀,花單側,花柱中央,下部窄,裂片不等,有香味。適宜盆栽或切花,其花型嬌美,花色濃郁,花期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