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民間傳統(tǒng)習俗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話說,“冷在三九”?!叭拧倍嘣?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jié)氣內。但這只是一般規(guī)律,少數(shù)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寒民間傳統(tǒng)習俗2023,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小寒民間傳統(tǒng)習俗
民間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痹谶@個全年最冷的時節(jié)里,中國各地有著許多相關的節(jié)氣民俗,比如“畫圖數(shù)九”、“補膏方”和“吃菜飯”。在這些民俗之中就蘊含著很多養(yǎng)生保健的原理。
畫圖數(shù)九
小寒節(jié)氣最初起源于黃河流域,據(jù)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yǎng)生。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 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為繁體字,九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 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小寒節(jié)氣正值三九嚴寒,所以“畫圖數(shù)九”的民俗與小寒節(jié)氣有著密切聯(lián)系。數(shù)九計數(shù),書法描紅,既能求得消寒,也 算是冬日里一種不錯的消遣冶情的養(yǎng)生方法。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tǒng),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補膏方
《黃帝內經》中記載:“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倍救f物斂藏,養(yǎng)生應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滋補內臟。膏方不僅能夠預防和治療疾病,還具有滋補身體,強壯體質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眾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到了小寒時節(jié),也是膏方進補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制一點,吃到春節(jié)前后。
臘八粥
飲食上“小寒”節(jié)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鄙鲜鍪称肪鶠楦蕼刂罚姓{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yǎng)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國古人稱“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認為吃粥可以延年益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粥能“益氣、生津、養(yǎng)脾胃、治虛寒”。張耒的《粥記》中也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
南京: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xiàn)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時節(jié),也是老中醫(y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制一點,吃到春節(jié)前后。
居民日常飲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為常見,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姜羊肉湯,近年來,一些傳統(tǒng)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現(xiàn)餐桌,再現(xiàn)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jié)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huán),擠油渣渣(靠著墻壁相互擠)、斗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大寒養(yǎng)生注意平穩(wěn)血壓
大寒前后是天氣最寒冷的時節(jié),這一時期也是一年里中風發(fā)病最高峰,患者中80%都有高血壓。寒冷可直接導致血管阻力及血壓的變化,引起血流動力學及血液成分改變,從而誘發(fā)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危及生命。大寒這一時節(jié),高血壓患者應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內,理想值應低于130/80mmHg。接下來,給大家介紹6個能幫助血壓平穩(wěn)過大寒的好習慣。
1、適度有氧運動。天氣寒冷不適宜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可以選擇慢跑、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與太極劍等有氧運動。每天慢跑或快步走20至30分鐘,運動過程中,心率控制在不超過180-年齡/分鐘,能營養(yǎng)心肌,改善心功能,預防動脈硬化。八段錦、太極拳和太極劍,每天練一次,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寧神養(yǎng)氣。長期堅持這些有氧運動可達到強身健體、寧神降壓的目的。
2、遵醫(yī)囑調整用藥。冬季出現(xiàn)血壓突然升高,需及時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用藥。除常規(guī)的長效降壓藥外,若因氣溫驟降、情緒波動等情況出現(xiàn)血壓波動,需遵醫(yī)囑加用短效降壓藥,長短結合,以更好控制血壓,減少不良影響。
3、防寒保暖,特別是腿腳。寒冷空氣來臨時,必須適時添加衣物,固護陽氣。久坐的人每隔40分鐘應活動活動,確保下肢血液循環(huán)。
4、充足睡眠養(yǎng)心神。充足睡眠可分成兩段:晚上11時前就寢,6至8小時的睡眠為宜;上午11時至午后1時就寢,1至2小時為宜。睡前打坐、吐納都能收斂心神、強健五臟,長期堅持能起到改善睡眠、養(yǎng)心安神、平穩(wěn)降壓的作用。
5、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既能解乏,又能充分驅除體內的寒氣,還可以達到調節(jié)血壓的效果。同時按壓腳心的涌泉穴,降壓寧神。泡腳后可用藥粉(牛膝30g、吳茱萸5g,其為細末,分10次外用),醋調后以膠布外敷于足心,第二天早晨除去。洗腳敷藥具有補肝腎、平肝陽、引火歸原的作用,對頑固性高血壓有效。
四、按壓穴位固正氣。雙腿及足部分布著足三里、太沖和太溪這3個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日常保健常用穴,位于小腿外側;太沖穴是肝經要穴,位于腳背大腳趾的間隙后方的凹陷處;太溪穴是腎經要穴,在足內側高骨后的凹陷處。每天一次,每次5分鐘,用拇指按揉或輕輕捶打上述3個穴位,以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為度,能扶正祛邪、補益元氣、調暢情志、調節(jié)血壓。
小寒日常養(yǎng)生藥膳
山藥枸杞蒸雞
肉雞1只(約1000克),北芪15克,黨參20克,山藥40克,枸杞30克,水發(fā)香菇、筍片各25克,調料適量。將肉雞宰殺,洗凈備用;將北芪、黨參、山藥、枸杞子、香菇、筍片洗凈,放入雞腹內,將雞的切口縫好,置干凈的盤上,上蒸籠大蒸約1小時即成。有補脾益腎的功效。
首烏煲雞蛋
雞蛋2個,何首烏30克,山楂15克,陳皮6克,醬油、八角、精鹽、白糖、生姜片各適量。將雞蛋、醬油、精鹽、八角、白糖、生姜片一并投入砂鍋中,文火煮沸20分鐘,取出雞蛋,浸泡于冷水中,剝去蛋殼,再將去殼的雞蛋放入砂鍋中,煮沸約15分鐘,除去藥渣即成。有健脾益腎,益氣養(yǎng)血的功效。
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10克,生姜15克,羊肉500克,精鹽、味精、蔥各適量。將羊肉洗凈,切成小塊,與當歸、生姜、蔥共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肉爛湯成,加入精鹽、味精,再煮片刻即成。有溫補脾腎的功效。
太子參燉鵪鶉
鵪鶉肉250克,瘦豬肉100克,黨參15克,淮山3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實10克。將鵪鶉肉、瘦豬肉洗凈,切塊,黨參、淮山、桂圓肉、枸杞子、芡實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煮1小時30分鐘,調入精鹽即成。有補五臟,益中氣的功效。
遠志棗仁粥
遠志肉10克,酸棗仁10克,粳米50克。將遠志、棗仁、粳米洗凈,粳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遠志、棗仁,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成。有補益肝腎,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
小寒期間的主要氣候特點
按順序小寒是24節(jié)氣中的第23個節(jié)氣,也是臘月迎春中的一個節(jié)氣。小寒時,太陽視運行到黃經285度,時值公歷1月5日或6日,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jié)氣。
祖國醫(yī)學認為:作為冬季的特征,寒屬極陰之氣,主收藏凝滯,而小寒與小暑、大寒與大暑恰成陰陽兩極,氣運彼此相反。故《黃帝內經》早有“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養(yǎng)生格言,以指導人順其自然變化而進行保健。
民間的這一俗語,既說明了此時合理進補的重要性,同時也是這方面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值得充分重視,人們在經歷了春寒、夏暑、秋燥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病,身體更強壯,達到事半功倍的養(yǎng)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