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吃柿子的來歷介紹
關于霜降吃柿子的來歷介紹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是一個轉折性的節(jié)氣,霜降之后就是冬季的來臨。那么你知道霜降吃柿子的來歷是什么嗎?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霜降吃柿子的來歷介紹,供大家閱讀參考。
霜降吃柿子的來歷介紹
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小的時候家中十分貧困,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沒有辦法,只好拿起討飯碗、扯起打狗棍四處討飯。
有一年霜降節(jié),已經(jīng)兩天沒飯吃的朱元璋餓得兩眼發(fā)黑,四肢無力。當他跌跌撞撞走到一個小村莊時,頓時眼前一亮,發(fā)現(xiàn)村邊的一處爛瓦堆里長著一棵柿子樹,上面結滿了紅彤彤的柿子。
朱元璋一見,興奮極了,心里想著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于是,使出渾身力氣爬到樹上,吃了一頓柿子大餐,這才得以從閻王爺那里撿回了一條小命。而且一整個冬天沒有流鼻涕,也沒有裂嘴唇。
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有一年霜降節(jié)領兵再次路過那個小村莊,發(fā)現(xiàn)那棵柿子樹還在,上面依然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
面對此情此景,朱元璋思緒萬千,正是這棵柿子樹才使自己免于成為餓殍。他仰望著這棵平平常常的柿子樹,緩緩脫下自己的紅色戰(zhàn)袍,又親自爬了上去,鄭重其事地把戰(zhàn)袍披在柿子樹上,并封它為“凌霜侯”,這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后,就逐漸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
霜降為什么要吃柿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jié)氣?!熬旁轮?,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為霜降。在我國一些地方,霜降這天有吃柿子的習俗。當?shù)厝苏J為“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另外一些地方的人則說,霜降這天不吃柿子的話,冬天嘴唇就會裂開。
事實上,柿子并沒有這么神奇的效果。至于為什么要在這天吃柿子,主要還是因為柿子的最佳成熟期就在霜降前后,有諺語為證:“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這個時候的柿子皮薄、肉厚、汁多、味甜,口感達到了全盛狀態(tài),當屬該時節(jié)最應景的水果。所以就有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
柿子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等多種糖分,還含有大量維生素、纖維素、胡蘿卜素以及微量元素鈣、碘、磷、鐵等營養(yǎng)素,常吃不僅能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還具有生津潤肺、涼血止血的功效。如果一天吃一個柿子,所攝入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求量的一半,柿子中含有的糖分還能快速為人體提供能量。除此之外,適量食用柿子,還能起到改善便秘、保護視力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同時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幫助。
霜降是什么季節(jié):秋季
霜降節(jié)氣在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jié)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xiàn)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jié)氣對我們的影響。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jié)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意思了。
霜降的民間傳統(tǒng)習俗
賞楓
楓遭霜侵后葉子火紅,色彩鮮艷,燦如錦繡。古人曾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國內(nèi)如蘇州的天平山、南京的棲霞山,都以楓葉美景著稱。夕陽西下,紅葉參差交錯,馳目遠眺,仿佛珊瑚火海,十分壯觀。
牧羊
羊奶、羊肉和羊毛,都可供食用或使用。品種好的奶羊,產(chǎn)乳量很大,堪稱為貧民的乳牛。國內(nèi)如山西長子等地,牧羊人一般在秋天殺羊賽神,預祝來年羊群擴大,并將祭品分發(fā)給族人。貧困無羊的,可蒸面糕,將其做成羊的形狀代替。
斗鵪鶉
霜降后斗鵪鶉,在南北方都很盛行。《北京歲華記》中說北方的人在霜降后斗鵪鶉,人將鵪鶉籠在袖中,如同捧著珍寶。南方大多在晚上斗鵪鶉,決勝負??季康娜擞貌示w做平底袋,以皮手套將鵪鶉把在袖中,以此作為消遣。清代的蔡鐵翁有詩道:“辛苦霜天斗瘦鶴。”
斗牛
斗牛時,遠近的男女無不盛裝艷抹,集會觀戰(zhàn)。此日兩寨的民眾,吹銅號,鳴蘆笛,放鐵炮,張傘,列旗,簇擁著斗牛進人決斗場,儀式極為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