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冬至大過年_冬至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定的一個節(jié)氣,民間流傳著“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冬至大過年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定的一個節(jié)氣,從那天開始,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黑夜一天比一天短,陽氣上升,陰氣消減,是個吉利的日子,故古代曾有以冬至為歲首的,廣東人稱之為“亞歲”、“小年”,十分重視,甚至有“冬至大過年”之說。
冬至節(jié)開始于漢代,盛行于唐代。因為古人認為,冬至日北斗柄指向十二時辰的第一辰—子,含有重新開始的意味,所以古代曾以含有冬至的那一個月為正月的。我國民間歷來對冬至節(jié)很重視,把它與元旦(春節(jié))、端午、中秋并稱為四大節(jié)日。廣東則更為重視,故曰:“肥冬瘦年”,可見它在廣東人心中的位置。潮汕地區(qū)則稱冬至為‘“亞歲”,即“過小年”,故有“食了冬節(jié)圓多一歲”的俗諺。
冬至節(jié)那天,廣東不少地方都有祭拜祖先的習俗,除了各家各戶具備酒肉二牲、果品、湯圓祭拜外,還有在宗祠祭祖的。祭祖由宗族統(tǒng)一舉辦,往往是舉行一些殺豬宰牛,演戲酬神等,追念先祖的儀式,如宣讀族譜,講述家。史之類。一般家庭亦蒸糕,做% ;把、湯圓等,并殺雞殺鴨,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慶祝一番、。
冬季所食湯圓以菜葉包裹著,叫做“菜包槍。潮汕地區(qū)的米圓有兩種,一種糯米圓,一種粳米圓,人們在祭拜祖先之后,全家共桌而食,取意一家團圓。食后還要拿些糯米圓貼在門頭、屋梁、米缸等處,給老鼠吃,謂之“飼耗”。據(jù)說這是為了感謝老鼠從遠方把谷種偷來的恩典。也有說是先喂飽它,免得它再危害莊稼,咬爛衣物。
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角度來說,這段時間正是秋收大忙之后,轉向積肥改土、犁冬曬自之時,農(nóng)民抓緊這一時機,休養(yǎng)生息,慶祝豐收,懷念先人,美餐一頓,也是應一該的。
在飲食方面過去廣“東還有“冬至魚生,夏至狗肉”的習慣,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還寫道:“繪成雙蝶食如流,冬至魚生絕勝秋:,”但因食魚生不合衛(wèi)生,這種不良習慣已改變,倒是“打邊爐”(火鍋)之風興盛起來,還有開煲狗肉,也是在冬節(jié)前后食的,“夏至碟狗”反而少見了。
由于冬至前后風干物燥,人們喜在此時制作“干姜”,也叫“冬姜”。民間相傳“冬姜”大補命門之火,而又不燥熱,是入藥佳品。另外還喜歡在冬至前春粉,叫做“冬前粉”,以備過年制作年糕之用,據(jù)說“冬前粉”不會變質。
冬至在時令上很重要,它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的日子,是北半球一年之中黑夜最長的一天,自那以后,自天就逐漸長了,所以冬至日又是預卜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時機。潮汕民諺說:“冬節(jié)烏,年夜酥;冬節(jié)紅,年夜淋?!睆V州則叫做“冬干年濕”。即冬至那天下雨,春節(jié)必晴明;冬至晴明,春節(jié)會有陰雨。
廣州俗諺云:“冬在初,冷唔多;冬在尾,賣了黃牛來置被?!庇终f:“冬至落雨,牛羊凍死?!背鄙撬字V云:“冬節(jié)在月頭,寒凍年夜交,冬節(jié)在月中,無凍又無霜;冬節(jié)在月尾,寒凍正二月?!币驗榘垂珰v算,冬節(jié)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年年如是,前后不過一兩天時間;而這個日子在農(nóng)歷中,可能是十一月中、十一月尾或十二月初,這些變化,對一年的氣候有重大影響,所以值得科學工作者注意。
冬至的傳說
關于冬至,有很多民間傳說故事。其中一個故事在福建、臺灣等地民間流傳。
故事講冬至節(jié)時門扉上的糯米圓:很久很久以前,兩個窮苦人討飯來到閩南小鎮(zhèn),女兒要留在這里做奴婢。
離別之際,父女倆討來糯米圓,父親對女兒說:“今日離別,就像糯米圓分成兩半,咱們就每人尸半把它吃下吧。待日后團圓時,再吃圓子?!?/p>
父親走了,這夭正是冬至。女兒盼望等著父親,又到冬至,她對家主說:
“大家都吃圓子,門神也該敬敬。”
說著,就搓了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粘在大門上。她想,父親不會忘記離別時的相約,若是看到門上的圓子,會來接她的。
花開花落,女兒每到冬至都要在大門上粘兩枚糯米圓。周圍的人們說,糯米圓象征著團圓和吉利,也學著裝點自家的門。由近及遠,傳為閩南、潮汕和臺灣的冬至風俗。
而在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這也有一個故事。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乞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河南南陽,流傳著醫(yī)圣張仲景與冬至的傳說,在這里,吃“捏凍耳朵”是冬至吃餃子的俗稱。
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時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
以后人下門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關于冬至的來歷,還有一個與漢高祖劉邦有關的傳說。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民間傳說,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哈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F(xiàn)在很多地方還有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的習俗,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而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惡人變疫鬼的傳說。江南水鄉(xiāng)民間傳說,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
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至今,江南一些地方還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冬至的習俗相關文章:
1.有關冬至的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5篇
2.2019大學生冬至活動策劃書范文2篇
3.初中以冬至為話題的優(yōu)秀作文800字
4.2019冬至吃餃子的祝福語
5.關于冬至包餃子的小學生日記300字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