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被稱為小年的原因
冬至被稱為小年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冬至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期間對于該節(jié)氣也并不陌生,對于關于冬至的一些知識你們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2年冬至被稱為小年的原因,歡迎參閱。
冬至被稱為小年的原因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jié)、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是四時八節(jié)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jié)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而如此說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亞于新年。很多地方至今仍保持著冬至祭天祭祖的傳統(tǒng)習俗。
冬至有什么忌諱
1、傳說這一天的子夜時分,陰氣特別重,停留于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所以在鬼節(jié)的時候大家要早點回家呆著。
2、不要把兩根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是祭拜的模式,那個會以為是你在招他來分享食物。
3、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以便投胎。
4、不可撿撿路邊的錢,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5、不可輕易的回頭,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那個。
冬至吃餛飩的由來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另有一種說法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認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堆嗑q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睂嶋H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jié)令飲食而已。
冬至是數(shù)九第一天嗎
冬至當天就是數(shù)九的開始,每年的冬至日在公歷的12月21日到12月23日,數(shù)九從這一天開始,每九天為一九,總共有八十一天,人們稱之為“數(shù)九寒天”。數(shù)九是一個天氣由寒冷變?yōu)闇嘏倪^程,其中三九最冷,而數(shù)到九九時已是大地回春。
數(shù)九習俗起源于何時,現(xiàn)在還沒有確切的資料。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shù)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數(shù)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shù)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實際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shù)九計日。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九為極數(shù),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shù)。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經到來。
為什么要數(shù)“九”呢?為什么不數(shù)二、三、四、五、六、七、八呢?這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陰陽的消長,陽長陰消就象征暖來寒去。九,為“至陽”之數(shù),也稱老陽,九又是至大之數(shù),“至陽之數(shù)”的積累意味著陰氣的日益消減,累至九次已到了頭,意味著寒去暖來,“春已深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