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
2024年新年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
春節(jié)是個值得歡慶的祥和日子,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年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新年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這一天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顧名思義就是這一天正式開始過年了,二十三這一天就是正兒八經(jīng)的開始,人們在這一天會置辦過年需要的糖果、花生、瓜子等吃食,等到家里來客人在閑時吃的。從這天開始小孩子們是最高興的,因為糖管夠。
臘月二十四,除塵。
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打掃屋子,“塵”字和“陳”字想通,意味著陳舊的意思,這一天全家總動員意把陳舊、晦氣、霉運去掉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
這一天的習俗來源于傳說,傳說灶王爺上天之后會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疾苦,玉皇大帝會在二十五這一天下屆查訪,看看人間是不是如灶王爺所說的那樣,人們在這一天就做豆腐吃豆腐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大帝的懲罰。
臘月二十六習俗,去割肉(燉大肉)。
這一天家家戶戶是準備過年伺候客人用的豬牛羊肉,這一天也是小編最愛的一天,因為不管走到哪一家都有肉吃,這一天肉要切大塊兒,用大鍋慢慢燉,在古代是沒有冰箱的,燉熟的肉可以保存到正月十五左右,這一天可是家家飄香啊。
臘月二十七習俗,宰公雞。
這一天是把家里的家禽殺了備用,因為過年的飯桌上不能只有地上跑的動物,還得有能飛的,寓意著來年能飛黃騰達,當然這一天也是趕大集的好日子,家家戶戶在這一天會備足年貨,例如:鞭炮、春聯(lián)、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
臘月二十八習俗,把面發(fā)。
臘月二十七準備肉食,二十八這一天就得準備主食了,因為從前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各家商店是不開門的所以年前必須準備充足飯食,發(fā)面、準備主食的原料都是大工夫。當然現(xiàn)在不一樣了,超市大年初二就開門了,甚至過年都不會關門。
臘月二十九習俗,蒸饅頭。
這一天是把昨天發(fā)的面蒸饅頭,越多越好,這是為了給年后要來的客人準備主食,有的大戶人家客人多,可能在二十八號這一天就開始蒸饅頭了。
臘月三十晚上,熬一宿。
這一天是最重要的一天,從早到晚都在忙,早上起來準備包餃子的面,餃子餡,年夜飯需要的菜品。家里的男人準備著貼春聯(lián),放鞭炮,貼福字,寫牌位,太陽下山之后還要去上墳(在有的地區(qū)會把已故的人請回家里過年),年三十晚上稱之為守歲,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小孩子們放鞭炮,一直等到過了十二點,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偘研绿覔Q舊符。
大年初一,扭一扭。
大年初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起的很早,早早吃完飯,天一亮就開始挨家挨戶的去拜年,全國各地的百年習俗不一樣,在小編的老家是挨家挨戶去給老人拜年,跟在父輩的后面,進門跟著磕頭。這個時候婦女是不讓出門的,得等到老爺們們拜年拜的差不多了才輪到婦女們出動,婦女不像那人們一樣,她們只去自己家里的老人那,別人家不去。
春節(jié)要做什么事
(1)掃塵
掃塵又稱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國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這種儀式后來演變成了年底的大掃除,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2)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3)年夜飯
吃團年飯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yǎng)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沒有白費。
春節(jié)有什么風俗
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它標志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在這一天的風俗活動有拜年、開門炮仗、貼畫雞、給壓歲錢等。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有著很悠久的歷史。一般拜年從家中開始,晚輩起床后向長輩拜年,然后長輩會將準備好的壓歲錢贈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之后,在外出的時候遇到人們要互相恭賀新年,說些吉祥的話語。再就是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的互相登門拜年。
春節(jié)有哪些禁忌
(1)大門福字不倒貼:大門是迎接廚房的場所,因此福字不能倒貼,像垃圾桶地方的福字才適合倒貼;
(2)不能動刀、剪、針:俗話說“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初一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針眼”,所以大年初一,禁忌動刀子和剪子以及針線。
(3)不能換洗和打掃:古代人們認為正月初一春節(jié)打掃的話,會掃走運氣、破財,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
(4)不能打碎器物:春節(jié)打碎東西寓意不好。如果不小心打碎,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fā)”,“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等來化解。
中國春節(jié)在每年的幾月幾日
農歷正月初一。
春節(jié),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tǒng)意義上的年節(jié)。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jié)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jié)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fā)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jié)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趕邪佞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