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食材都有那些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jié)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你知道臘八粥的食材嗎?今天學習啦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些臘八粥的食材資料,希望你能喜歡。
臘八粥的食材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蠟祭的遺存。
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chǎn)而有不同。有配合初八日,以八樣東西混合煮食。其中米、胡蘿卜、青菜,為不可少的三寶。此外,還有花生(或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或油豆腐、芋頭等食材。若要再增加食材,可放四川木耳、紅棗、素豆餅,不可放素火腿、香菇。
臘八粥食材的比例通常為:
蓬來米占百分之四十,糯米占百分之二十,青菜占百分之十,胡蘿卜、花生(黃豆)各占百分之五,豆腐(油豆腐)、油條占百分之五,白果、蓮子、芋頭三者占百分之五,另外的百分之十衡量情形,可以不要。
所謂“五味調和,百味香”。煮粥之前,要把油加熱,再放米炒過,隨后將炒過的米放進熱水鍋里煮,就可將花生等材料放進去。整鍋臘八粥有黃亮的油條、白色的豆腐、紅色的胡蘿卜、黑色 臘八粥 的木耳、青色的青江菜,色彩鮮明。
煮粥之前,有幾樣東西要先處理。第一、花生,前一晚先泡水。第二、皇帝豆不容易煮爛,可油炸一下再煮,或是用果汁機打碎,再放油炒過,很快就會熟。第三、蓮子、白果要煮爛。第四、芋頭要炸過。第五、青菜只要放葉子,不要放莖梗,且不能放太多。而油條也不能太碎。
稀飯不能太稠,要能有一點點稀稀的粥汁。起鍋前,要熄火二至三分鐘悶一下,再開小火滾一下,讓所有食材再融和、熟透一下。可放胡椒粉提味。
吃臘八粥的意義,除了有紀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開悟的意義,還有:溫暖、圓滿、和諧、吉祥、健康、合作、營養(yǎng)、淡泊、方便、感恩、歡喜(以粥代茶)、結緣等意義。天津民俗在臘八前一晚,善男信女捻豆做粥,每捻一豆,曰結緣豆。因此做一詩:“喜到初八臘月天,門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聲生結善緣。”
現(xiàn)在的臘八粥的配料是依個人口味而定的,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綠豆、紅豆、蓮子等。 其他還有自選輔料的扁豆、紅棗、桂圓、山藥、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類等。此粥可加糖成甜品,或者加鹽。
臘八粥來歷
我國古代天子國君,農(nóng)歷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蠟祭后來流行到民間,其習俗至今還有所遺存,就是臘月初八,南方的人們要吃臘八飯,北方的人們要喝臘八粥。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中國喝臘八粥的風俗,在宋代已十分風行。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臘月節(jié),農(nóng)歷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據(jù)說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xiàn)。
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僅書面記載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至遲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紅絲等。
臘八粥傳說
說起臘八節(jié)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若是講起臘八節(jié)的傳說知道的人就屈指可數(shù)了。
傳說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認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 臘八節(jié)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二:為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三:傳自印度
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tǒng)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jié)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jīng),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jù)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據(jù)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 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梢姰敃r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猜你喜歡:
2.臘八粥食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