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風俗資料(3)
端午節(jié)的風俗資料
端午節(jié)的風俗_端午節(jié)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jié)的射柳娛樂
古代端午節(jié)的氣氛在飲食、娛樂和交往當中都有很濃重的體現(xiàn)。飲食不必說了,吃粽子、喝雄黃酒,從先秦到清末,自古皆然,至少在淮河以南是自古皆然(北方人在端午節(jié)那天未必吃粽子);娛樂也不必說了,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龍舟競渡之風綿延千古。但是有一種娛樂并不被我們所熟知,那就是“射柳”。唐宋兩朝,北方人過端午是非常流行射柳的。所謂射柳,其實就是一幫人各持弓箭,朝事前指定的某根柳枝上射去,瞧誰能把它射斷。這種娛樂的危險性絲毫不亞于賽龍舟,因為端午節(jié)那天很多人都出來了,你射柳的時候未必能保證對面沒有人,強弓硬箭又能及遠,嗖的一箭射出,柳枝沒射斷,把人脖子射斷了。有沒有很恐怖?
射柳本“胡俗”,可以追溯到匈奴、鮮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古老的“蹛林”祭祀活動,南宋程大昌《演繁露》即以為:“射柳之俗,殆蹛林故事。” 至于遼代,射柳一俗被引入皇家典禮中,是時有所謂“瑟瑟儀”者,為天旱祈雨之禮。逢日,插柳于祭祀場所,由皇帝、親王、宰執(zhí)以至貴族子弟射柳為戲。到了金代,射柳逐漸演變?yōu)槎宋绻?jié)的一項游戲,不再是祈雨活動程序之一了。這項活動至此相沿不改,經元而傳至明朝。
明代射柳逐漸成為一項固定的端午武戲,在皇城及軍隊中流行。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于端午“宴群臣于奉天門。是日,上幸龍光山,閱公侯子弟及將校射柳,中者賞彩帛。” 久居燕地的明成祖遷都遼金元之故都北京,王朝胡風愈發(fā)旺盛。永樂十一年五月癸未端午節(jié),明成祖駕幸東苑觀擊球射柳,成祖命下場擊射的貴族們分為兩隊游戲,同時“令皇太孫而下諸王大臣以次擊射。” 時為皇太孫的明宣宗頗為露臉,“擊射連發(fā)皆中,”引得皇爺爺明成祖很是高興,射柳結束后,大大嘉賞了一番自己十五歲的愛孫,并借機宣顯孫兒才學,“今日華夷之人畢集,朕有一言,爾當思對之。曰:萬方玉帛風云會。皇太孫即叩頭對曰:一統(tǒng)山河日月明。” 成祖“喜甚”,“賜馬、錦、綺羅、紗及蕃國布。諸王大臣以下?lián)羯渲姓?,賜彩幣、夏布有差。遂命儒臣賦詩,賜群臣宴及鈔幣。”
自此之后,端午射柳就成為明宮中一項重要的活動,每逢端午節(jié),皇帝“賜朝官吃糕、粽于午門外,酒數(shù)行而出。文職大臣仍從駕幸后苑,觀武臣射柳,事畢皆出。” 不過隨著明廷文風愈盛,射柳之武功涵義逐漸淡化,只作為一種節(jié)令游戲沿襲宮中,后世更被稱為“走驃騎”,有點與走馬賣解的雜技游藝相提并論的趕腳。
端午節(jié)的風俗_端午節(jié)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jié)的迷信事件
我們現(xiàn)在過端午一般不走親戚,但古人不是哦,由唐至清,端午節(jié)都是走親訪友和互相饋贈的好機會。首先,婦女在端午那天是要“歸寧”的,也就是回娘家,妻子回娘家了,丈夫五月初六那天得去迎接,迎接時不可能空手。其次,皇帝和百官之間也存在一種互相饋贈的關系,例如唐代宗在位的時候,各地節(jié)度使必須在五月初五之前把禮物送到宮廷,這些禮物包括金銀、絲綢、布匹、牲畜、鳥獸、各地土特產以及各種奢侈品,一般每個節(jié)度使的禮物都不能低于一百萬錢。唐代宗收下禮物,還有“回賜”,回賜就可憐多了,視禮物厚薄而定,常常是一把折扇、一幅字畫什么的。
唐代宗這人迷信,每年五月初五的中午十二點,他都要讓揚州刺史派人去長江之上鑄一只很大的青銅鏡,據(jù)說這種鏡子可以照見人間善惡,還可以祛風辟邪,經常照的話,益壽延年包治百病,比吃藥都管用。白居易有詩:“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正午時。”說的就是唐代宗讓人在端午節(jié)那天鑄鏡子的故事。
迷信的不光是皇帝,群眾也跟風迷信。南宋時候,老百姓希望自家的棗樹多結棗,可又不懂授粉和嫁接,就在端午節(jié)那天演一出戲:倆人配合,一人爬到樹上,拿刀作劈砍狀,邊砍邊說:“能不能多結棗?能不能多結棗?”另一人跪在樹下磕頭如搗蒜:“我結,我一定多結!”這把戲結束之后,據(jù)說棗樹指定豐收。
端午節(jié)的風俗_端午節(jié)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和賽龍舟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投江自盡后,人們?yōu)榱耸菇~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后演變?yōu)槌贼兆恿速慅堉墼从诖驌魄?。還有吃粽子、做香包,源于投粽子入河好讓魚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投香包入河為保持屈原的尸體不發(fā)臭。
據(jù)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xiàn)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jié)目。
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區(qū)劃龍舟,兼有紀念當?shù)爻錾慕裰鞲锩仪镨囊饬x。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jié)”,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jié)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
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xiāng)中國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jié)。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zhèn)鹘y(tǒng)儀式又注入新的現(xiàn)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后,主祭人宣讀祭文,并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后,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lián)歡活動的多達60余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后,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jié)。賽龍舟將盛傳于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