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_家長與孩子溝通難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是一種信息交換的手段,是一種家庭關系的催化劑,更應當是一種家庭生活的方式。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很多的問題需要通過交流、溝通去解決。家長與孩子溝通難的原因是什么呢?家長怎樣與孩子進行溝通才有效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家長與孩子溝通難的原因
1、家長的撫養(yǎng)和教育意識存在缺陷,從目前的調查情況來看,許多父母依舊對孩子采用單項的教育方式,即孩子必須服從父母的意見和想法,必須依照父母的方式做事,和孩子處于不平等的地位,日積月累,孩子就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從而引發(fā)矛盾。
2、家庭教育方法和方式存在問題。許多父母鑒于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素養(yǎng),采用了不合理的打罵、威脅等不合理、不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加劇了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3、隨著社會的進步,孩子和家長在價值觀上會存在很大差異,雙方關注和關心的問題不一致,對事物的理解不同,導致矛盾的產(chǎn)生。
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一)了解是溝通的前提
要教育孩子,就要與孩子溝通;要溝通,就必須了解孩子。有的家長說:“我撫養(yǎng)孩子長大,天天在一起,還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嗎?”其實,由于孩子的閉鎖心理,家長不一定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一般地說,了解孩子的方式有:一是觀察,力求全面。二是談話,選擇一定的情境主動詢問。三是訪問,主動找學校的老師、孩子的伙伴、孩子的祖父母等,多方面進行了解。四是研究孩子的有關書面材料,如學生手冊、成績冊、各種作業(yè)、家庭與學校的聯(lián)系本等,但是也不要隨便翻看孩子認為保密的東西。家長對孩子的了解情況,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既看到優(yōu)點,又要看到缺點,既看到過去,又看到將來。父母之間特別要相互通氣,交換對孩子的看法,保持教育的一致。
(二)愛是溝通的核心
愛是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溝通的核心。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不能過分溺愛,不能遷就,更不能放縱。家長對孩子的愛,應體現(xiàn)在用愛的態(tài)度、情感、行為去感動孩子上,主動取得孩子與自己心理上的一致,達到心靈溝通。 溝通是雙向的。如果孩子愛家長,把家長作為自己最敬重的表率,最親密的朋友和知心人,那么,孩子自然會主動地把心交給家長,請求家長的指導和幫助。所以,家長們應在各個方面注意起好示范作用,使孩子對你產(chǎn)生信任感。
但是,家長要注意這樣幾點:1、不能以寵愛換取溝通。如果無節(jié)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過分的愛撫,把孩子應該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包攬下來,不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而且還會使孩子很自私。2、不能以妥協(xié)換取溝通。如果家長怕孩子生氣、頂撞,就對孩子無原則的讓步,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反而造成孩子指揮家長,產(chǎn)生任性和奢望。3、不能以物質來收買溝通。這種溝通不僅不能持久,而且會刺激孩子的惟利是圖的思想,造成說假話。4、不能以威嚇來強迫溝通。如果家長動怒生氣,審訊孩子,實際上只能是孩子口服心不服。
(三)尊重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
初中階段的孩子有著較強的獨立感、成人感和自尊心。同時他們又強烈地希望別人理解自己,一旦遇到自己信得過、理解自己的人就會把心扉完全敞開,無所不談,表現(xiàn)出開放的心理。據(jù)調查統(tǒng)計,有70%左右的初中學生愿意向自己新得過的伙伴講心里話。這是因為同齡人的心理更接近,容易彼此理解。因此,家長盡量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耐心聽取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人格。采用心理移位法,即從家長的角度換到孩子的地位上,考慮孩子所言所行;也可以與自己以往的事進行比較對照,回顧一下自己在初中階段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以此來理解孩子,縮小“代溝”,促進自己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
(四)談心是溝通的重要方法
家長與孩子的談心是一種教育手段,又是一種藝術。一次成功的談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說來,談心經(jīng)常選擇的時間是在飯桌上或睡覺前。也可以在與孩子一起做家務或一起進行旅游、逛街、散步等活動過程中進行談心,邊做邊談,親切自然,無拘無束。我認為選擇以下七個“點”談心,效果比較顯著。一是興趣點。當孩子對某項事物或活動產(chǎn)生興趣時,家長可以從這個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進行談心。二是情感點或是共鳴點。當孩子對某個事物容易產(chǎn)生情感或發(fā)生情感共鳴時,家長與他“她”談心,效果必佳。三是利益點。涉及孩子的利益的事物,必然引起他“她”們的關心和注意,由此為開始談心,容易奏效。四是榮辱點。孩子受到表揚、獎勵或批評時進行談心,容易溝通。五是求異點。孩子常有標新立異心理,就此作為引入的話題談心,容易深入。六是殊遇點。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特殊的矛盾、特殊的遭遇,家長及時給予關心、理解,進行談心,效果自然較好。七是變化點。抓住孩子的思想變化點談心,也是良好時機。
另外,談心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要講究表揚和批評的藝術;要根據(jù)孩子的心理情況隨機應變。
(五)溝通中應如何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
1.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
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它的理由,每一個問題存在的本身都說明它的重要性。家長要正確對待,認真與孩子分析,使孩子感覺到家長很重視他,這會使孩子增強信心。在很多孩子問題的背后,隱藏著許多經(jīng)歷和期望、恐懼和擔心。我們成年人不應該認為,每一個問題僅僅是這個問題本身而已。
2.回答孩子的問題要付出時間。
僅僅提供快餐式的回答不能對孩子有所幫助,也根本不能使孩子深入領會他們所得到的答案。很多孩子的問題開始聽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個具體的就事論事的答案,聽起來多少有點簡單。但是大量的孩子提問的目的在于想得到“間接”的答案。我們成年人只有注意孩子問題中的“自我表露”,才能理解他們的問題——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孩子的問題沒有一個是愚蠢的!如果問題真的多余,孩子也不會提出來。孩子提出的問題常常是十分嚴肅討論的開始。懂得贊賞孩子提出問題的人,才會把孩子視為平等的對話伙伴。雖然孩子對于很多問題希望得到答案,通常的經(jīng)驗表明,他們常常在內心里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答案。當你給出答案的時候,孩子會用他自己的答案和成年人的答案做比較。所以,關切地、友好地向他們提出反問常常不失為一種好的回答。
3.分析孩子提出問題的性質。
孩子的提問是一種促使人思考的哲理化形式。應該以娛樂和嚴肅的兩種方式共同思考它的意義和問題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發(fā)現(xiàn)發(fā)展想象力和可能性并追蹤孩子的想法。孩子提出的問題有其內在的目的,成年人應該弄明白它。孩子提出問題的方式常常能夠告訴我們,孩子的情緒怎樣,他們心里想的什么。孩子提出問題,是因為他們對某事不理解或者對某事有感受。提出問題有助于孩子在行為領域吸收新的經(jīng)驗。孩子提出問題表明他們對生活有著永無止境的好奇心。所以,孩子們提出問題不僅有助于他們理解不知道的事情,而且也是對未來生活的準備。孩子的問題來自于他們要使事情得到解釋的好奇心。不回答他們的問題,或者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品頭論足,就有可能窒息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喪失增長知識的能力。孩子們提出的問題經(jīng)常是對事件的驚嘆,孩子們想通過提問的方式更廣泛地認識事件的意義。就這點來說,孩子們的驚訝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到觸動的結果。當孩子們認為他們的環(huán)境是民主的、沒有偏見的和充滿理解的時候,孩子們最能提出問題。
孩子的問題常常產(chǎn)生于積極的行動,而不是長篇說教,所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獲得更多的行動經(jīng)歷,對他們是很有幫助的。如果孩子的提問不被大量的玩具所困擾,不受大量的媒體影響或者不受到過分的呵護,那么孩子的提問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同樣地,也只有生活在孩子能夠有基本安全感的地方,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父母能夠待在他們身邊,孩子的問題才能產(chǎn)生出來。不允許,也不能把孩子提出的“尷尬”問題歸罪于孩子。作為成年人更應該弄清楚,為什么孩子提出的問題會使自己感到尷尬、難堪。沒有哪個成年人能夠立即知道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們,但是成年人必須做出努力,以使孩子能夠自己找到或獲得答案。孩子的問題來自于兒童的特殊思維方式。成年人的任務就是,使自己設身處地地進入孩子們魔幻式的、充滿圖畫和神話的思維中去。
孩子的問題常常包含倫理道德方面的看法、基本價值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所以回答孩子的問題是與孩子一起體驗倫理價值觀的好途徑。孩子的問題產(chǎn)生于他們所參與的成年人的負責任的生活。市場化的兒童文化,把孩子放到一個封閉的保護空間了,或特殊的培養(yǎng)機構里,都不能幫助孩子找到生活的答案。相反,要讓孩子們在一個與成年人有著穩(wěn)固關系的、安全的環(huán)境中自然成長,才能使他們找到人生的答案。白日夢和幻想是孩子對自己關注的一部分。孩子們常常是在這個時候思考他們的問題和答案。所以應該留給孩子在生活中保持夢想和幻想的機會。孩子的問題產(chǎn)生于孩子們思想的自由發(fā)揮。理解欣賞孩子的問題意味著幫助孩子達到自由,不再使壓力和困境成為他們行為的出發(fā)點。
4.把孩子的問題當成交流的途徑。
提問和回答是我們“交流文化”的一個固定的組成部分?;卮鸷⒆拥膯栴}或者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就意味著精心呵護我們的這種“交流文化”。孩子的問題使思維始終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接受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者不斷地提供現(xiàn)成的、完成了的答案將導致他們的思維的停滯。孩子提出問題表明了他有興趣研究,琢磨自己的和別人的想法。交流是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方式,請家長朋友們正視這個問題。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八大技巧
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家長要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yōu)點,盡量地包容缺點,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暗示自己:我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要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們會比別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樂趣?,F(xiàn)在孩子因為有我這樣的家長而驕傲,將來我會因為有這樣的孩子而自豪。告訴孩子:在爸媽眼里“你最棒”,因為,每個人都是有天賦的,但并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能被喚醒。就像打開寶藏的口訣“芝麻,開門”一 樣,喚醒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訣,那就是“你最棒”。
對孩子的要求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同事的孩子上初三了,她很著急,就對孩子說:“初三了,可得下功夫。”孩子卻很茫然,反過來問:“怎樣是下功夫?”你的要求孩子無從下手,其實你也說不清楚操作程序。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臺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抓住關鍵時機不放松
新學期開始時。這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學生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要好好學,把學習搞上去,做一個好學生。對于學生的這一上進心,家長應該珍視和愛護。這是家長對他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標,他會牢記在心。
享受成功喜悅時。假如你的孩子在運動會上獲了獎、單科競賽獲了獎、文明禮貌獲獎,等等。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孩子受到委屈時。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的態(tài)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chǎn)生感激之情,更易于接受家長的告誡。
孩子有困難或失敗時。家長這時不是訓斥,而是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予指點。家長要以樂觀豁達的精神感染孩子,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精神,快速飛出“困境”。
他人取得優(yōu)良成績時。看到別人取得好成績,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家長要抓住此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shù)囊?,使孩子一時的熱情變?yōu)橛篮愕男袆?/p>
嘮叨不休
一些父母唯恐孩子不聽話,遇事就反反復復嘮叨個沒完,一會兒讓孩子注意這,一會兒又讓孩子注意那,這個要這么做,那個要那么做;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 時還喜歡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過去的“劣跡”統(tǒng)統(tǒng)翻出來,一一數(shù)落給孩子聽,大有不把孩子搞得灰溜溜誓不罷休的意思……
豈不知,正是這些做法造成了許多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孩子過多地接受了重復不斷的教育內容時,他的大腦會對這些信息進行自然的屏蔽,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更為不利的是,如果家長 經(jīng)常采用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孩子過一段時間就會聽煩了、聽膩了,變“麻木”了。即使他明白家長說得十分有理,可能也不樂意聽、不樂意照著做了。
提出過高要求
一些父母很少考慮孩子的能力、年齡和原有基礎等因素,盲目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例如硬性地規(guī)定孩子考試成績一定要“雙百”,至少也要 在班里位居前三名;一味地要求孩子多學知識:今天強迫孩子參加這個補習班,明天強迫孩子去上那個輔導課,琴棋書畫樣樣都不能缺……
這些強人所難、拔苗助長式的做法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日久天長,當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時,他們就會奮起以言語或者行動來反抗。
不顧孩子的意愿
一些父母為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將來能“成龍成鳳”,在安排孩子的學習內容時常常盲目跟風,互相攀比。舞蹈、鋼琴、繪畫、外語、書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財力,但卻沒有真正考慮孩子的實際興趣和愛好。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對家長一廂情愿安排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不心甘情愿地去學,他是肯定學不好的。這時家長倘若再擺出長輩的架勢采取高壓政策逼孩子就范,就很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對孩子專制粗暴
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依然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做錯了事或者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就開始大發(fā)雷霆,動輒打罵、罰跪、罰站甚至逐之門外……
這些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個性較溫順的孩子經(jīng)常會屈服于父母的威嚇,但同時也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傷害,因此而變得膽小、懦弱和自卑;而個性較剛強的孩子則會產(chǎn)生與父母對立的情緒,并不時地以反抗的形式來回應家長。最終逆反成性!
對孩子過分溺愛
一些父母從來都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對孩子百依百順,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仍然對孩子過分遷就。長此以往,孩子會想當然地認為,犯錯誤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反 正爸爸媽媽也不會批評自己,由此而會養(yǎng)成不允許別人批評、指正的習慣。不言而喻,當父母想對其進行管教時,被寵壞了的孩子自然不服管,只會對抗!逆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