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鰾的功效和作用
魚鰾的功效和作用
硬骨魚類,大多數(shù)都有鰾。魚鰾的體積約占身體的5%左右。其形狀有卵圓形、圓錐形、心臟形、馬蹄形等等。魚鰾里充填的氣體主要是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氧氣的含量最多。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魚鰾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魚鰾的功效和作用
1、《本草拾遺》:主竹木入肉經(jīng)久不出者,取白敷瘡上四邊,肉爛即出刺。
2、《海藥本草》:主月蝕瘡,陰瘡,痔瘡,并燒灰用。
3、《飲膳正要》:與酒化服之,消破傷風。
4、《綱目》:鰾,止折傷血出不止;鰾膠,燒存性,治婦人難產(chǎn),產(chǎn)后風搐,破傷風痙,止嘔血,散瘀血,消腫毒。
5、《本草新編》:補精益血。
6、《本草求原》:養(yǎng)筋脈,定手戰(zhàn),固精。
魚鰾的藥用價值
【藥名】魚鰾
【別名】鱁鮧(《齊民要木》),鱁鳀、魚白、鰾(《本草拾遺》),魚膠(《三因方》),白鰾(《普濟方》),魚脬、縼膠(《綱目》),魚肚(《醫(yī)林纂要》)。
【炮制】魚鰾:烘軟、切段,晾干。蛤粉炒魚膠:先用蛤粉放鍋內(nèi)炒熱,再將切斷的魚膠倒入,文火拌炒至松泡為度,取出篩去蛤粉即成。(每魚膠10斤,用蛤粉2.5斤)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入腎。
【功效】補腎益精,滋養(yǎng)筋脈,止血,散瘀,消腫。治腎虛滑精,產(chǎn)后風痙,破傷風,吐血,血崩,創(chuàng)傷出血,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熬膏或研末入丸,散。外用:溶化涂敷。
【注意事項】胃呆痰多者忌服。
魚鰾的藥用附方
1、治腎水不足,陰虛血虛之癥:魚鰾一斤(麩面炒焦,磨去粗末,再炒再磨),沙蒺藜四兩,當歸四兩(酒洗),肉蓯蓉四兩(去鱗甲,酒洗),蓮須、菟絲子四兩(酒煮)。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錢。(《拔萃良方》魚鰾丸)
2、治腎虛封藏不固,夢遺滑泄:黃魚鰾膠一斤(切碎,蛤粉炒成珠,再用乳酥拌炒),沙苑菱藜八兩(馬乳浸一宿,隔湯蒸一炷香,焙干或曬干),五味子二兩。研為細末,煉白蜜中加入陳酒再沸,候蜜將冷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八、九十丸,空腹時溫酒或鹽湯送下。(《證治準繩》聚精丸)
3、治破傷風,口噤,強直:魚膠燒七分,留性,研細,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酒調(diào)下,不飲酒,米湯下。(《三因方》)
4、治嘔血:鰾膠長八寸,廣二寸,炙令黃,刮二錢。用甘蔗節(jié)三十五個,取自然汁調(diào)下。(《經(jīng)驗方》)
5、治經(jīng)血逆行:魚膠(切,炒)、新綿(燒灰)。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多能鄙事》)
6、治產(chǎn)后血暈:鰾膠燒存性,酒和童子小便調(diào)服三、五錢。(《歲時廣記》)
7、治便毒腫痛,已大而軟者:魚鰾膠熱湯或醋煎軟,乘熱研爛貼之。(《仁齋直指方》)
8、治癇癥:鰾膠(微焙,杭粉炒黃色)、皂礬(炒黃色)各一兩,朱砂三錢。共為末。每服三錢,熱酒下二服。(《嵩厓尊生》鰾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