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出水泡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療
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可以養(yǎng)護陽氣、防病保健。可是,由于各種原因,有些人艾灸后會出水泡,這是怎么回事呢?要怎樣治療呢?一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相關的知識,供大家參考。
何為“水泡”
所謂的“水泡”,在艾灸中,他不叫水泡,而叫“艾花”,是艾灸中人們常遇到的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不必過于擔心。艾灸時出現(xiàn)水泡,這是很好的一種現(xiàn)象,這說明了你做艾灸時,艾灸發(fā)揮了效果。灸花是由于我們體內濕氣,寒氣在重,由于經絡不通,艾灸時所造成的或不或大的水泡,這是身體病邪往外發(fā)的一種表現(xiàn)。濕寒之氣屬于邪,陽氣屬于正,正要把邪逼出來,就會出現(xiàn)灸花。邪氣排除體外需要一個通道,灸花就是這個通道。
為什么會出現(xiàn)“水泡”
艾灸起泡是熱度掌握不好和體內有病氣同時存在,有的時候起泡兩種因素都有,既有燙起來的因素,也有,說明哪里還是存有病氣而導致起泡。有的人屬于寒性體質,她體會不到熱,但是也會起泡,那就是病氣排出來的一種方式。寒氣大的人,在艾灸的時候,往往告訴我體會不到熱度,總說艾灸罐也不熱。那么這里面有兩個因素,第一個 就是體內的寒氣頂著熱度在皮下,神經已經不敏感,這需要過程,艾灸到一定的時間,體表會越來越涼,摸著就過得部位很熱,病人自己體會不到熱,等把寒氣逼出體表,就好比,由經引絡,會逐漸體會到體表不怕冷了。
艾灸后如果出水泡說明你體內濕氣較重,如果水泡是無色的,說明是寒濕,如果水泡是黃色的,說明有郁熱的表現(xiàn),如果水泡是血水樣,說明體內濕毒很盛。
怎樣治療“水泡”
1、如果是很小的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無菌注射器抽干,再涂抹燙傷膏即可,或者用艾灰涂抹上去也可以。但是起泡的部位避免碰水,防止感染。
2、水泡出現(xiàn)后,一般有輕微疼痛,有的人則沒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繼續(xù)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數(shù)次后水泡就會自行潰破。潰破后仍然可以繼續(xù)施灸知道結痂,結痂后還可以施灸,這時會有液體狀的物質從痂體下滲透出來。以上的種種表現(xiàn)均為艾灸后的排病反應,而流出來的液體狀物質也大多為人體瘀滯的廢物,這些廢物的不斷流出會加速身體的康復。
3、艾灸如果出現(xiàn)了水泡,心理上不要有太大的負擔,起水泡對于健康益處大于害處,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疏通經絡的特性來調節(jié)身體系統(tǒng)的,艾灸結束了,由于水泡存在,對于經絡的刺激還在繼續(xù),等于處長了艾灸發(fā)揮作用的效果,所以這是好現(xiàn)象。對于出現(xiàn)的水泡,一般不需要處理,更不要刺破,時間長了水泡會縮小直到消失,這樣不會留下疤痕。
出現(xiàn)水泡后,由于平時不注意將水泡搞破了,容易引起感染,出現(xiàn)化膿。在直接灸時,灸后幾天內也會出現(xiàn)灸處化膿的現(xiàn)象,中醫(yī)認為這是好現(xiàn)象,說明通過艾灸刺激了身體的免疫力,化膿是身體清理創(chuàng)口處細菌的產物。實踐表明,對于直接灸后出現(xiàn)化膿現(xiàn)象的患者,都預示著治療效果好,身體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對于直接灸后不化膿的患者,表明身體疾病比較嚴重,患者自身能力不足,疾病治療效果不佳。朋友們在艾灸時,如果有顧慮,最好不進行直接灸,但對于健身治病來說,直接灸要比溫和灸的功效大得多,如果決定進行直接灸,就要從心理上接受化膿的現(xiàn)實。
對于灸點出現(xiàn)化膿現(xiàn)象,恢復期一般比較長,而且處理不當會留下黑紫色的疤痕,幾年都不會消失,這也是很多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不愿實踐艾灸的主要原因。實踐中采用以下的辦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疤痕的影響:一是出現(xiàn)化膿后不要將表面的瘡皮揭掉,這樣可以保護其中的創(chuàng)面,防止感染,到一定程度后,膿液會自然將瘡皮頂出。二是對于化膿創(chuàng)面,可以撒上艾灸后的灰燼,有止痛消炎的作用,很快會再次形成瘡皮保持創(chuàng)面,只是容易引起灸點皮膚發(fā)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消除。三是使用好艾葉放3倍水煮開15分鐘,放溫后將化膿處放艾葉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自然讓創(chuàng)口干燥,一般一次就可清理掉膿瘡,創(chuàng)口在幾天內形成新皮膚。四是對皮膚的保養(yǎng),可以將桂圓的核研磨成細粉,撒在創(chuàng)面處,不要包扎,一天多次,可以促進創(chuàng)口皮膚的愈合,減少疤痕的形成。
如何樣避免出現(xiàn)“水泡”
科學的處理好艾灸出現(xiàn)的水泡和化膿現(xiàn)象,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給人們正?;顒訋碛绊?,并且有助于艾灸起到良好的健身治病效果。
采用溫和灸,一般不會出現(xiàn)水泡,因為灸的過程中可以隨時調節(jié)艾條或灸盒,避免灸點皮膚溫度過高,這就需要朋友們注意一旦皮膚感覺過熱時要及時調節(jié),因為當感覺皮膚溫度過高時,由于神經傳導需要一定時間,這時皮膚的實際溫度要比感覺高多了,不及時調節(jié)會引起水泡。特別是灸盒,貼近皮膚,感覺過熱必須及時調整,否則肯定會起水泡。隔姜灸很容易起水泡,這是因為艾炷直接放在姜片上,幾壯過后,姜片中的水分溫度升得很高,拿走艾炷后,姜片仍然保持高溫對皮膚進行作用,直水泡不好避免。針對隔姜灸,一是注意艾炷小些,經常換姜片,可以避免長時間高溫傷害皮膚,二是姜片切好后放置一段時間,這樣其中水分少些,再灸時產生蒸氣少,會減少起水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