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yǎng)生保健有什么方法
夏季養(yǎng)生保健有什么方法
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都喜歡呆在家里,不愿出門,那么,夏季養(yǎng)生保健有什么方法呢?下面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夏季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
慎起居莫隨意。夏季應堅持“晚睡早起中午休”。夏陽升得早,空氣新鮮,起床后到室外活動利于健身;中午氣溫高,適當午睡可補充夜眠不足。居室要經常通風、灑水,亦可輔以臺扇、吊扇及空調器以調節(jié)溫度,使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超過30℃,濕度在60%上下。室內宜用日光燈,不用白熾燈照明。窗戶宜懸掛淡綠色或淺藍色窗簾,以增添陰涼幽靜的感覺。有人測定,樹木遮陽的墻壁表面,溫度可低8℃左右,有藤蔓植物的陽臺要低5℃左右,因此搞好住所綠化,其室內便會清新涼爽。夏季暑熱外蒸,毛孔開放,人體易受風寒濕邪侵襲,故夏季不宜露宿,不能以地面、陽臺為床,不能對扇、當窗而眠。
調飲食少膏粱。夏季飲食以清淡、新鮮、易消化為主,如蔬果、蛋類、豆制品等,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烹調應注重色、香、味,以增進食欲。要多喝白開水或含微量元素的礦泉水;亦可自己制作一些清涼食品,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以及赤豆糕、酸梅湯、菊花茶等;還可以吃一些新鮮涼拌菜,加些醋、蒜泥、姜末等調味品,既能解暑祛濕、健脾益腎,又能抑菌殺菌、預防腸道病。
重養(yǎng)神莫躁狂。有研究指出,有10%的人夏季會出現(xiàn)情緒、心境和行為異常,表現(xiàn)出情感障礙。古人說:“調息靜心,尤如兆雪在心。”因此,入夏后,首先要思緒平靜、心氣和暢、情志愉悅,不可以熱為熱、急躁激動,“心靜自然涼”。在高溫天氣盡量少講話,不做激烈體力活動和緊張的腦力思考,少在烈日下長時間地勞作和行走。《醫(yī)書》指出:“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
夏季養(yǎng)生保健的注意事項
1、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另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對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于6點。
2、喝水最怕快。
由于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xiàn)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3、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發(fā)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yǎng)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卜、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盡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4、頸椎最怕吹。
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癥,造成頸部持續(xù)痙攣、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于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jié),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5、家里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于肉眼很難發(fā)現(xiàn),人們常常疏于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螨及霉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臟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tǒng),進而引發(fā)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shù),兩三天打掃一次。
6、腸胃最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jié)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夏季不同體質人群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
一、平和質
平和質體質的人目光有神、精力充沛、胖瘦勻稱、健壯有力。他們的養(yǎng)生原則是陰陽協(xié)調,暢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但是在飲食上并沒有特別的禁忌。
二、痰濕質
此類人多腰腹部肥滿,肢體沉重倦擔調養(yǎng)應以疏肝理氣為主。飲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氣、活血之物,如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三、陽虛質
此類人怕冷,肢體不溫,經常感到背部和膝關節(jié)以下寒冷。陽虛質的人應以溫補脾腎、運動健身為主。宜食溫熱的食物,比如荔枝、龍眼、羊肉等。
四、氣虛質
此類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軟、不喜運動。氣虛者應以補益脾肺為主,更要慎避風邪。飲食上宜食性質平和、偏溫之物,如山藥、龍眼肉、蓮子等。
五、陰虛質
多為瘦小或瘦長體形的人,此類人怕熱、手足心熱、皮膚偏干或偏油。養(yǎng)生原則是養(yǎng)陰降火、鎮(zhèn)靜安神,以飲食調理、心神調養(yǎng)為主。飲食上,不宜吃溫燥、辛辣、香濃的食物。宜食清潤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黃瓜等。
六、濕熱質
此類人膚色多偏黃,有“濁”而不清爽之感。調養(yǎng)應以健脾去濕、疏肝利膽為主。飲食上宜食清淡去濕之物,如冬瓜、苦瓜、綠豆、薏米、海帶等。
七、陽熱質
此類人體格壯實、面色紅潤、聲高氣粗。調養(yǎng)應以生津養(yǎng)陰為主。飲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黃瓜、苦瓜、西瓜、梨、蘋果、冰糖等。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