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種植技術是什么
馬鈴薯栽培面積較大的國家有俄羅斯、中國、美國、荷蘭、德國、加拿大等。那么馬鈴薯到底是怎么種植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馬鈴薯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馬鈴薯種植技術
(一)切塊催芽。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后用小灰干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待種塊晾干后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厘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后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干。當芽長到長0.5-1.0厘米時,開始播種。
(二)整地開溝。下種前看土地墑情,若墑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墑,造墑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采用大行50厘米,小行40厘米。
(三)播種蓋膜。春分到清明為最佳期,在此應該特別提出的是:脫毒土豆可提前早播,春分前播完,株距可控制在20厘米。播種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順溝噴灑,防止地下害蟲。有機肥可直接撒如溝內或整地時撒入;化學肥可劃入溝內或撒在種塊之間(注意不能與種塊直接接觸)。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后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四)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清明后,播種后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沖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厘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后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獲前10天停止?jié)菜?。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土豆種植方法
(五)合理施肥。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tài)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據(jù)實驗,每增施1公斤硫酸鉀肥,可增產土豆100-150公斤。
馬鈴薯的生長周期
1.休眠期
馬鈴薯收獲以后,放到適宜發(fā)芽的環(huán)境中而長時間不能發(fā)芽,屬于生理性自然休眠,是一種對不良環(huán)境的適應性。塊莖休眠始于匍匐莖尖端停止極性生長和塊莖開始膨大的時刻。休眠期的長短關系到塊莖的貯藏性,關系到播種后能否及時出苗,因而關系到產量的高低。馬鈴薯休眠期的長短受貯藏溫度影響很大,在26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因品種的不同,休眠期從1個月左右至3個月以上不等。在溫度為0-4攝氏度的條件下,馬鈴薯可長期保持休眠。馬鈴薯的休眠過程,受酶的活動方向決定,與環(huán)境條件密切關聯(lián)。
2.發(fā)芽期
馬鈴薯的生長從塊莖上的芽萌發(fā)開始,塊莖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顯生長。從芽萌生至出苗是發(fā)芽期,進行主莖第一段的生長。發(fā)芽期生長的中心在芽的伸長、發(fā)根和形成匍匐莖,營養(yǎng)和水分主要靠種薯,按莖葉和根的順序供給。生長的速度和好壞,受制于種薯和發(fā)芽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生長所占時間就因品種休眠特性、栽培季節(jié)和技術措施不同而長短不一,從1個月到幾個月不等。
3.幼苗期
從出苗到第六葉或第八葉展平,即完成1個葉序的生長,稱為“團棵”,是主莖第二段生長,為馬鈴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經過的時間較短,不論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個月。
4.發(fā)棵期
從團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葉展開,早熟品種以第一花序開花;晚熟品種以第二花序開花,為馬鈴薯的發(fā)棵期,為時1個月左右,是主莖第三段的生長。發(fā)棵期主莖開始急劇拔高,占總高度50%左右;主莖葉已全部建成,并有分枝及分枝葉的擴展。根系繼續(xù)擴大,塊莖膨大到鴿蛋大小,發(fā)棵期有個生長中心轉折階段,轉折階段的終點以莖葉干物質量與塊莖干物質量之比達到平衡為標準。
5.結薯期
即塊莖的形成期。發(fā)棵期完成后,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此期莖葉生長日益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yǎng)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隨之加快膨大,尤在開花期后10天膨大最快。結薯期的長短受制于氣候條件、病害和品種熟性等,一般為30-50天。
土豆的管理方法
1、查苗補苗:土豆出齊后要及時進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時補苗,以保證全苗。播種時將多余的薯塊密植于田間地頭,用來補苗。補苗時,缺穴中如有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土壤干旱時,應挖穴澆水且結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以減少緩苗時間,盡快恢復生長。
2、中耕培土:中耕松土使結薯層土壤疏松通氣,利于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結,應進行松土,以利出苗。齊苗后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結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進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淺?,F(xiàn)蕾時,進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淺。
3、病蟲防治:土豆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huán)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晚疫病要注意及早進行防治,青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通過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以及用小整薯作種等措施進行防治。害蟲主要有瓢蟲、土蠶、蚜蟲、蠐螬、螻蛄等,可用藥劑或人工捕殺等措施防治。
4、適時收獲:土豆當植株生長停止,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塊莖很容易與匍匐莖分離,周皮變硬,比重增磊,干物質含量達最高限度,即為食用塊莖的最適收獲期,利用塊莖應提前5~7天收獲,以減輕生長后期高溫的不利影響,提高種性。
土豆種植成本及效益分析
種植一畝土豆的成本在2500塊錢左右,其中藥、肥、水等農資方面的投入在一千多一點,農機具的油費、折舊、維修、人工大概也在一千塊錢左右,地租三四百。所以成本在2500左右。土豆的產量按三噸保守估計,也就是6000斤,只要一斤不低于4毛(2400元),基本就不會賠錢。如果6毛一斤剛剛好,一斤賺2毛,6000斤賺1200。當?shù)氐睾谜?,成?guī)模,如果能種上1000畝,一畝地一年賺1200,1000畝一年可以賺120萬。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