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鴨蛋》經(jīng)典回味的好詞好句
《端午的鴨蛋》經(jīng)典回味的好詞好句
《端午的鴨蛋》是通過對端午風俗的描寫和對家鄉(xiāng)高郵鴨蛋的介紹,表達出對兒時生活的懷念以及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下面是學習啦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端午的鴨蛋》的好詞好句,希望大家喜歡。
《端午的鴨蛋》好詞
飲水思源 嘆為觀止 如火如荼 山盟海誓 胸有成竹 雄才大略 與日俱增 與眾不同
天經(jīng)地義 添枝加葉 同心同德 神通廣大 神魂顛倒 脫胎換骨 脫穎而出 網(wǎng)開一面
翹首以待 危言聳聽 危在旦夕 穩(wěn)操勝券 臥薪嘗膽 溫故知新 溫文爾雅 十惡不赦
石破天驚 全力以赴 秋毫無犯 求同存異 義憤填膺 引人入勝 應接不暇 迎刃而解
游刃有余 有口皆碑 瞬息萬變 順理成章 肅然起敬 隨波逐流 隨機應變 隨心所欲
《端午的鴨蛋》好句
1.家鄉(xiāng)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
2.絲絲纏成小粽子,里頭裝了香面,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帳鉤上。
3.城隍廟的老道士還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節(jié)前就派小道士送符來,還有兩把小紙扇。
4.一尺來長的黃色、藍色 的紙條,上面用朱筆畫些莫名其妙的道道,這就能辟邪么?喝雄黃酒。
5.端午節(jié),我們那里的孩子興掛“鴨蛋絡子”。
6.頭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絲線打好了絡子。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7.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
8.別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
9.挑好了,裝在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這有什么好看呢?
10.然而它是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
11.端午的鴨蛋,新腌不久,只有一點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12.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13.有一個風俗不知別處有不:放黃煙子。黃煙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藥,而是雄黃。
14.點著后不響,只是冒出一股黃煙,能冒好一會,把點著的黃煙子丟在櫥柜下面,說是可以熏五毒。
15.小孩子點了黃煙子,常把它的一頭抵在板壁上寫虎字。寫黃煙虎字筆畫不能斷,所以我們那里的孩子都會寫草書的“一筆虎”。
16.還有一個風俗,是端午節(jié)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
17.十二紅里我只記得有炒紅莧菜、油爆蝦、咸鴨蛋,其余的都記不清,數(shù)不出了。
18.也許十二紅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這一點是我沒有記錯的,而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
19.我的家鄉(xiāng)是水鄉(xiāng),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
20.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
《端午的鴨蛋》片段賞析
汪曾祺的散文,追求的是平淡而有味,閑適而自由。賈平凹說他是“文壇一老狐,修煉已成仙”,贊揚的是他文學修養(yǎng)的道行深厚,文字功夫的爐火純青。何以見得,且看下面的文段:
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zhì)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曜宇^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咸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
這一段文字,讀來唇齒有香,滿口生津,把高郵咸鴨蛋的美味,寫到了令人垂涎的地步。作者何以有如此本事,能讓讀者從文字中嚼出生香?
一、從表達方式的角度欣賞
主要是說明。說明的對象是高郵咸鴨蛋。說明對象的特征是“質(zhì)細而油多”。主要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就咸蛋特點的角度,從“質(zhì)細”和“油多”兩個方面進行說明;就吃法的角度,寫了三種吃法。其次是作比較:就質(zhì)細而言,高郵咸蛋是“蛋白柔嫩”,別處是“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就油多而言,別處遠遠不及;就蛋黃的色彩而言,高郵咸蛋是通紅的,北京是淺黃色的,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第三是摹狀貌:“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寫得是有聲有色,令有玩味不已。
二、從散文的角度欣賞
散文的“形”,可以說是由文字外殼搭成的結(jié)構(gòu)框架。全段可分為三層:第一句為一層,總說;第二三句為一層,解說;第三層是講吃法,例說。為什么要這樣進行分層,是緣于文段“神”的規(guī)定性。從文字的表面上看,這一段講的是“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zhì)細而油多”,文字的背后,是說這咸蛋太好吃了。“好吃”也就是本段的“神”,全段都是圍繞這個“神”來寫的。第一層講高郵咸蛋好吃,第二層講為什么好吃,第三層怎樣的好吃。“神”的背后,是“情”,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家鄉(xiāng)咸蛋的贊美、自豪之情。這情,甚至還有點“癡”,有點“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味道。
三、從寫作手法的角度欣賞
這一段文字,從詳略的安排上看,是概寫一筆,略寫兩筆,詳寫幾筆的寫法。
概寫一筆: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zhì)細而油多。
略寫兩筆: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
詳寫幾筆:鴨蛋的吃法……這叫什么咸鴨蛋呢!
詳寫的是咸蛋的吃法。在寫吃法時,也各有側(cè)重,第一種吃法著重于形美,第二種著重于味美,第三種著重于色美。這種例子疊加的寫法,因為各有側(cè)重,也就不顯得呆板;又因為角度——待客、平常、做菜——的不同,而使吃法多樣。在用筆上,也有不同,第一種吃法是引用,第二種是描寫,第三種是對比,因此行文搖曳多姿。
四、從品詞析句的角度欣賞
煉字很有特色。“挖”“扎”都是傳神的動詞,寫出了平常吃法的樂趣,這樂趣不只是吃,還有玩;“吱”“冒”形象地寫出了油多的情狀,聽到“吱”的聲音,冒出的不僅是紅油,還有止不住的口水吧。一筆兩寫,一明一暗,足見文字功夫的老到。
“別處”二句用得很妙,扣緊了上文的“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一句,寫出了對家鄉(xiāng)咸蛋的情有獨鐘。
“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對比中反問,有些誚皮、幽默,體現(xiàn)的正是汪氏散文平淡有味的特點。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