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天智天皇傳的一生(2)
帝王故事:天智天皇傳的一生
可是,這兩個人平時被蘇我入鹿的威風嚇壞了,雖然答應充當刺客,事到臨頭卻害怕起來,畏畏縮縮地不敢行動。
按照事先的約定,暗殺應該在誦讀國書的時候進行??墒翘K我倉山已經(jīng)快把國書讀完了,還不見有人動手,他以為出了意外,看著端坐在大臣席上的蘇我入鹿,越來越驚慌,國書讀得結(jié)結(jié)巴巴,冷汗流了滿臉。蘇我入鹿感到奇怪,問他:“你為什么這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蘇我倉山勉強回答道:“我離天皇太近了,心中惶恐之至,所以不覺汗流滿面。”
事情已經(jīng)到了千鈞一發(fā)的時刻。
中大兄皇子當機立斷,大叫一聲,奮不顧身地挺著長矛帶頭沖進了大殿,那兩個衛(wèi)士也就握著劍跟了上去。蘇我入鹿還沒反應過來,中大兄皇子的長矛已刺中了他的腿,兩柄劍也刺傷了他的肩頭。蘇我入鹿掙扎著爬到天皇的寶座前叩頭求救:“不知道我有什么罪?懇請?zhí)旎拭鞑?”
皇極天皇也驚愕地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干?”
中大兄皇子伏在地上回答道:“蘇我入鹿一再謀殺皇族,妄圖顛覆皇位。天皇家族神圣的血統(tǒng),怎能讓他擅自更改!”
皇極天皇聽了,覺得自己也推脫不了責任,沒有再說什么,起身退回后殿去了。古人大兄皇子雖然不忍心蘇我入鹿被殺,但他此時勢單力孤,無法相救。轉(zhuǎn)眼之間,蘇我入鹿已被殺死。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雨,雨水漫進了庭院,蘇我入鹿的血水把庭院中的積水都染紅了。
古人大兄皇子知道自己的后臺一完蛋,自己登上天皇寶座的美夢也完蛋了。他回到家中,就閉門謝客,暫時退出了政治舞臺。
中大兄皇子一邊派人把蘇我入鹿的尸體送到蘇我蝦夷家中,一邊率眾進駐法興寺,部署防備蘇我蝦夷的反撲。蘇我蝦夷聽說兒子被殺,立即召集家屬和親信,準備作垂死掙扎。但是,朝中大臣紛紛歸附中大兄皇子,蘇我蝦夷的部下也迅速瓦解。蘇我蝦夷知道大勢已去,在6月13日放火自焚。
6月14日,皇極天皇宣布退位。
這時,中大兄皇子本可以繼承母親的皇位,但是中臣鐮足勸他說:“古人大兄皇子年紀比你大,輕皇子又是你的舅父,你現(xiàn)在就繼位,恐怕會被人找到攻擊的借口,不如讓輕皇子即位,更顯得你的政變行動不是為了個人的權(quán)位,而是為了國家的存亡。”
中大兄皇子接受了他的意見,由輕皇子繼位,成為第36代天皇孝德天皇。這不僅表現(xiàn)了中大兄皇子成就大業(yè)的政治家氣魄,而且也表現(xiàn)了中臣鐮足高人一籌的策略水平。孝德天皇立中大兄皇子為太子,任命阿倍內(nèi)麻呂為左大臣,蘇我倉山為右大臣,中臣鐮足為內(nèi)大臣,并且仿效中國建立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大化”。
所以,此后進行的一系列改革被統(tǒng)稱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是日本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需要,也是先進的中國唐代文化傳入日本后的結(jié)果。大化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貫徹,都凝聚著中臣鐮足的心血。
一場社會制度的變革,必然會遇到舊勢力的抵制和反抗。在這場斗爭中,中大兄太子平息了古人大兄皇子的叛亂,他逐步鞏固了自己的攝政地位。
與此同時,中大兄太子與孝德天皇的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加深了。651年,孝德天皇改年號為白雉,第二年又從政治中心大和飛鳥移居大阪的難波宮,似乎都是為了擺脫中大兄太子的陰影。中大兄太子為了便于自己掌權(quán),特別是控制殘余的守舊勢力,防止他們乘機鬧事,所以要求孝德天皇遷都回大和飛鳥。孝德大皇不肯接受。653年,中大兄太子毅然率領皇室貴族和朝廷大臣離開難波宮返回飛鳥河邊宮。孝德天皇獨自留在難波宮,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第二年就在郁郁不樂中死去。
這時,改革派的核心人物,只剩下中大兄太子和中臣鐮足兩人了。
孝德天皇死后,中大兄太子再一次將皇位讓給他的母親、退位的皇極天皇,使其成為第37代天皇齊明天皇。他自己仍以皇太子的身份執(zhí)掌朝政。齊明年間,朝廷大興土木,修筑宮殿,給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這時孝德天皇的兒子有間皇子已經(jīng)長大成人,成為中大兄太子繼承皇位有力競爭者。中大兄太子一心想找機會除去這個競爭對手。658年11月,齊明天皇和中大兄太子母子倆去紀伊牟婁溫泉療養(yǎng),由蘇我倉山的弟弟蘇我赤兄擔任飛鳥留守官。蘇我赤兄去找有間皇子,列舉天皇在處理國家政事上的種種失策和錯誤,勸誘有間皇子帶頭起兵謀奪皇位。有間皇子動心了,欣然答應出兵。但是蘇我赤兄暗中卻又向中大兄太子告密,并且搖身一變,派兵去逮捕了有間皇子。中大兄太子對此非常重視,親自審訊有間皇子,質(zhì)問他為什么要造反。有間皇子回答:“這只有天和蘇我赤兄知道,我是一點也不知道!”中大兄太子卻不再追究蘇我赤兄的問題,下令將有間皇子絞死,消除了執(zhí)政道路上的最后一個障礙。因為蘇我赤兄在這件事上“有功”,盡管他在政治上傾向于保守派,仍然得到了中大兄太子的信任。有的人甚至懷疑蘇我赤兄是受中大兄太子的指使,故意去誘騙有間皇子謀反的。
為了轉(zhuǎn)移人民的不滿情緒,中大兄太子舉行了兩次引人注目的對外戰(zhàn)爭,一次是征伐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取得了成功,收服了北方的一部分土地。另一次是對朝鮮半島的侵略。當時中國的唐王朝派兵援助朝鮮,打敗了日本的侵略,致使齊明天皇在軍中病死。
朝鮮戰(zhàn)爭失敗后,中大兄太子從九州回到飛鳥。這時國內(nèi)對他的不滿和責難更多了。處境艱難的中大兄太子為了擺脫內(nèi)外交困的局面,一面派遣使者去大唐和朝鮮講和,一面向國內(nèi)的保守勢力妥協(xié),允許他們繼續(xù)保持一些特權(quán)。同時,進一步把他的弟弟大海人皇子——也就是未來的天武天皇推上政治舞臺,讓他擔任代理左大臣,實際上成為朝廷首席大臣。直到667年,
中大兄太子才遷都到近江,并且在近江的大津?qū)m正式登上天皇的寶座,這就是在日本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同時,大海人皇子被立為東宮,也就是皇位繼承人。
大海人皇子在青年時代,就積極地參與了大化改新的運動,歷經(jīng)了內(nèi)政外交頻繁變革的考驗,并且以他的非凡才能,深得中大兄太子和中臣鐮足的器重,在改新派中享有較高的聲望。由他來繼承天智天皇的改新事業(yè),自然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墒峭砟甑奶熘翘旎?,卻又有了新的想法,因為他的兒子大友皇子,不但儀表出眾,而且漸漸顯示出了過人的才華,博學多聞,思想敏捷。天智天皇很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這樣,他與大海人皇子之間的矛盾也就尖銳起來。
668年的一天,天智天皇在琵琶湖畔的高殿大宴群臣,正在君臣歡飲之際,大海人皇子借著酒意,突然操起長槍,刺穿了大廳里的地板,嚇得群臣都不敢作聲。天智天皇大怒,一定要把人皇子斬首不可。虧得中臣鐮足再三求情,大海人皇子才得到赦免。由于中臣鐮足的調(diào)解,天智天皇與大海人皇子二人還能以大局為重,互相克制,表面上不再發(fā)生沖突。
669年秋天,中臣鐮足病逝,天智天皇十分悲痛,在舉行葬儀時,他身穿白衣久久站在宮門口,望著送葬的隊伍痛哭不止。中臣鐮足的遺骨葬在京都,天智天皇的陵墓后來也建在京都,表示兩人死后也不分離。
失去中臣鐮足的從中協(xié)調(diào),天智天皇與大海人皇子間的矛盾逐漸公開化了。671年5月,天智天皇正式任命大友皇子為太政大臣,蘇我赤兄為左大臣,中臣金連為右大臣,蘇我果安等3人為御史大夫。這樣,上有天皇為最高首腦,下有太政大臣輔佐政務,實際上把大海人皇子架空了。這樣的人事安排,已明確表示出天皇要重新考慮皇位繼承的問題了。
這年8月,天智天皇開始生病,病情很快惡化。10月17日,天皇召大海人皇子到病床前,對他說:“我已經(jīng)不行了,把皇位讓給你。”
大海人皇子忙說:“不,請把皇位讓給皇后,把國政托付給大友皇子。我為了報答你的恩情,將出家修行。”實際上大海人皇子早就看出了天智天皇的話是對他的一種試探。他曾親眼目睹天智天皇怎樣除掉古人大兄皇子、蘇我倉山、有間皇子等政敵,深知天智天皇在皇位問題上是心狠手辣的,而且又覺察到大友皇子和蘇我赤兄已經(jīng)在進行陰謀活動,所以才這樣說。天智天皇這才放心,當即準許大海人皇子出家。大海人皇子就在皇宮內(nèi)剃去頭發(fā),交出武器,披上了天皇送他的袈裟,帶著幾個隨身的仆人,連夜離開大津?qū)m,前往吉野山中“修道”。當時有人提醒天智天皇不能放虎歸山,但已為時過晚。
事情的發(fā)展果然不出大海人皇子所料,幾天以后,大友皇子便同蘇我赤兄等人“泣血盟誓”,共同謀劃奪取皇位。天智天皇彌留之際,蘇我赤兄等人擁到天皇的病床前,逼迫天皇認可大友皇子為皇位的繼承人。12月3日,天智天皇逝世,僅過了3天,還在服喪期間的大友皇子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天皇寶座,成為第39代天皇弘文天皇。
隱身于吉野山中的大海人皇子,對弘文天皇保持高度的警惕,他料定弘文天皇必然要對他采取行動,所以密切地注視著近江朝廷的動靜。弘文天皇對大海人皇子的存在也深感不安。而朝廷內(nèi)外確實彌漫著一種不穩(wěn)定的氣氛,有的官員公然棄官回家,以此表示對弘文天皇的不滿。
672年,弘文天皇借口為天智天皇修建陵墓,在美濃、尾張等地大批證調(diào)人夫,并且發(fā)放武器給他們,實際上是組建軍隊。他們在守衛(wèi)京城的同時,還卡斷了通向吉野山中的運糧道路。大海人皇子得到消息,認為弘文天皇就會對他發(fā)起攻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拼搏。當時,大海人皇子處在極為不利的形勢下,他的身邊只有20余名隨從,10多名女官,根本沒有戰(zhàn)斗力。如果弘文夭皇搶先發(fā)動進攻,勝利可以說唾手可得。但是弘文天皇畢竟缺少斗爭的磨練,優(yōu)柔寡斷,坐失良機。6月22日,大海人皇子開始向他的領地美濃派出聯(lián)絡人員,在那里招募軍隊。24日,他親自帶隨從離開吉野山,日夜兼程奔入美濃,一路上吸收匯合了大量對弘文天皇不滿的人,隊伍迅速擴大到數(shù)萬人。大海人皇子以美濃為根據(jù)地,指揮軍隊向近江進發(fā)。
大海人皇子的軍隊分兩路進逼近江大津?qū)m。弘文天皇的軍隊雖曾拼命抵抗,最終沒能抵擋住大海人軍隊的猛烈進攻,節(jié)節(jié)敗退。僅僅一個月后,大海人皇子已經(jīng)突破了大津?qū)m的最后防線,攻占了大津?qū)m。25歲的弘文天皇走投無路,自殺身亡。這次戰(zhàn)爭因為發(fā)生在壬申年,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壬申之亂”。第二年2月,大海人皇子在飛鳥凈御原宮即位,成為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
“壬申之亂”表面原因是皇位之爭,它的根本原因,還是人民群眾和改新派力量對于弘文朝廷所代表的貴族統(tǒng)治的不滿。
取得勝利的天武天皇,宣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鞏固和發(fā)展了大化改新的成果,最終完成了大化改新的歷史使命。在他以后的半個多世紀中,日本的經(jīng)濟和文化都出現(xiàn)了繁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