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哲學家的論文
哲學不是枯燥的說教,也不只是深奧晦澀的推演,信仰不是盲目崇拜更不是毫無意義犧牲現(xiàn)身。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哲學家的論文的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
哲學家的論文篇一
讓信仰和哲學造福所有人
摘要: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讀史使人明志,數(shù)學使人周密,倫理學詩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蹦敲词裁磳W問能使生活更美好呢?哲學和信仰。哲學不是枯燥的說教,也不只是深奧晦澀的推演,信仰不是盲目崇拜更不是毫無意義犧牲現(xiàn)身?,F(xiàn)代人普遍對哲學與信仰敬而遠之,沒有看到他們的真正價值,本文將用通俗一定的語言深入淺出的介紹哲學與信仰,力求能改正人們的大部分被偏見,讓人們認識哲學與信仰,用其指導(dǎo)人生造福所有人。
關(guān)鍵詞:哲學 信仰 宗教 關(guān)系 應(yīng)用
一哲學的含義
“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尼采,老子,馬克思……”談到哲學,很多人會聯(lián)想到這些人,很多人還會聯(lián)想到“存在,意識,唯心主義,剩余價值……”甚至“瘋子”,“救世主”有的人甚至腦袋里會立刻浮現(xiàn)出一個大胡子的老頭在那對著一個極簡單的事物冥思苦想,感覺哲學神秘,枯燥,可望不可即。其實不然,哲學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可學習哲學,運用哲學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首先,什么是哲學呢?中文中的“哲學”一詞最早是從英文中翻譯過來的,英語的“哲學”(philosophia)一詞源自于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意即“熱愛智慧”。希臘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兩部分構(gòu)成,philein指愛和追求,sophia指智慧。從這個字面含義的角度看,哲學是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中國的大學者胡適在寫《中國哲學史大綱》時,給出的定義是“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p>
學習馬哲時,還會知道“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接觸更多的資料后,你可能還會找到更多的關(guān)于哲學的定義,但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錯誤的呢?沒有定論,這幾種說法都正確,但都不算最精確最全面的,這只是個定義罷了,給出這樣的定義作用就是在交流時把“哲學”所蘊含的意義表達出來,但它們都有共同的含義,都或多或少地表達出了哲學的特點,就是對事物進行認識思考,獲得自己的看法,從而知道應(yīng)該怎么去對待它。說的再簡單徹底點,哲學就是反思。通過反思,來獲得智慧,接近真理,印證真相,定位宇宙,安排人生。
有的人認為哲學家高深莫測,有點知識的還會認為任何哲學家無不具有力圖統(tǒng)馭他人思想的欲望,同時也帶有霸權(quán)特征的排他秉性。認識基礎(chǔ)與氣質(zhì)差導(dǎo)致形成各以自身觀點為知識中心的思辨立場,并且一定要以這樣的知識前提去規(guī)劃和改造全部知識體系,以力圖擊毀或調(diào)整所有哲學認識,說的直接點就是以自己的思想為中心改造顛覆其他所有人的世界觀,把自己奉為圣哲。不可否認,哲學家中的確有這樣的人,但這種對哲學家敬而遠之的心態(tài)顯然是不合適的。所謂的哲學家,其實就是對人生,對世界上的事思考的比較多,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系統(tǒng)化觀點并得到眾多認同這的人。而這些思考是人人都可從事的,只是沒有把它當成哲學式的邏輯思考對待罷了。一些從事哲學學習,研究,教學的知識分子在和大眾談及哲學時,他們有的會提及哲學的終極問題,哲學的極盡之處,哲學的終極困惑,哲學無法超越的追求……還會提及很多的哲學家,哲學觀點,很多哲學命題,哲學悖論等,讓人產(chǎn)生哲學神秘而深奧不是常人可為,從事哲學工作思考的人才能非凡的感覺。也許他真的是這么認為的,覺得哲學就是做這些事的,那他的認識與哲學的本質(zhì)含義是有偏差的。也許他是在機械地搬運別人的觀點,扮演了兩腳書櫥的角色,那么他是悲哀的,幾本書,甚至幾兆的存儲空間都能將他代替,可能講了很多自相矛盾的觀點他都不自知。也許他認識到了哲學的本質(zhì),但故意將它神化順便顯示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境界,那他是不成熟甚至可以說是膚淺的,把
哲學只當做談資那真是買櫝還珠了,還在靠別人的一點肯定,稱贊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可以獲得,但刻意為之就不好了)
一般來說,學習哲學,從事哲學思考,可粗略分三個大層次。第一層次是哲學愛好者階段,內(nèi)心接受哲學,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愿意對所見所聞所經(jīng)歷的事物進行邏輯思考,平日見到哲學類思辨的文章、學說、講壇會自然地了解,順其自然地在生活中學習哲學。第二層次是哲學學者階段,要有意地對哲學進行學習,對哲學中三史六論都有所整體把握,對著名哲學家及其言論觀點有大體了解,有自己的思考,有合理的邏輯思辨結(jié)構(gòu)和有較的邏輯思辨能力,除思考日常事務(wù)外,可就某一事物,或某一方面進行較深入的思考。第三階段則是哲學家階段,對哲學有深層次的認識,對哲學史料掌握豐富,邏輯思辨能力強,在一定思考領(lǐng)域或?qū)哟斡凶约旱莫毜揭娊?,可著書立說或自成一派。
二 信仰 提到信仰,很多人會有些迷茫,還可能首先會想到上帝,想到佛祖,覺得與自己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在中國這種總體上被認為是無神論國度的大環(huán)境中。其實信仰與我們并不遙遠,或許你的信仰比某些教徒還要堅定,只是你沒認識到罷了。關(guān)于信仰的定義也有多種,但依然和哲學定義一樣,沒有絕對正確的真理性的版本。信仰通常是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其相信和尊敬,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另外,信仰的“意義”一指信仰的內(nèi)涵或本質(zhì),一指信仰的價值或功用。可以理解為是人意識到自身終極有限性而要超越之的精神需要。黑格爾說:“說到信仰,我真正所指的是我的個人信仰,是一種完全屬于我自己的內(nèi)在確定性。”信仰必須接受,才能成其為真。正是這種自由接受給信仰帶來了確定性與個人性格。在此意義上,信仰是人對于自身的有限性的認識和突破這一局限的向往的精神關(guān)系,是信仰者面對自己的心靈對自己生命所追求的意義的一種承諾。而且人的信仰一定會滲透于人的整個生活態(tài)度、行為方式、意義取舍、為人處事之中,而成為人的最重要的精神內(nèi)涵。
我們可以看出,信仰是人精神上的一種肯定與寄托,它是要被自愿接受的,不能假裝或強加,它并且無法靠邏輯證明,也是超出自己能力所能控制的范圍的,它的存在會對自己整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根本性的影響,一句話通俗點概括就是:信仰是人愿意無條件相信的事物或觀點,并且他不會隨意改變,信仰者會在它的前提下審視與自己有關(guān)的一切。有必要強調(diào)一點,信仰是沒法直接明確證明的,能證明的那叫知識。另外,信仰和信念也有差別,此處暫不詳述。
信仰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信仰的產(chǎn)生也眾說紛紜,在此列舉幾種較為合理的觀點供大家參考,談到信仰產(chǎn)生問題,首先得肯定人性,人會生老病死,人有欲望,面對不同情形會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情緒反應(yīng),人會思考解決問題,人有趨利避害的傾向。在這個前提下,信仰可有這幾種途徑產(chǎn)生:一,對自然界有較深刻的認識,意識到規(guī)律的重要作用,從而肯定崇拜自然規(guī)律,形成信仰。二,把英雄人物或思想偉人升華為信仰。三,由于知識的缺乏對自然現(xiàn)象及整個自然的無知讓人生活在未知中,從而產(chǎn)生恐懼,為了安撫這種恐懼逐漸創(chuàng)造出神話人物或至善領(lǐng)袖以此為媒介或?qū)ο笈c未知進行交流來安撫內(nèi)心,最終形成信仰。四,對未來以及死亡的迷惑與恐懼,促使人們加以思考用自認為合理的解釋來安撫內(nèi)心,形成信仰。五,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受苦難或僅是生活不如意,用自己的思想塑造出超自然力量或觀念逐漸形成信仰。六,對已有信仰的繼承學習得來,比如生活遭受重大變故,長期受某種文化熏陶,從已有知識觀念中頓悟等。
了信仰的含義,那信仰有哪些種類呢?信仰的分類也不是單一的,在此我將其分為三大類,宗教信仰,對象性信仰,觀念性信仰。并對這三類信仰以旁觀者角度作概括性描述,力圖讓讀者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其有整體性了解。
所謂宗教,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有系統(tǒng)完備的宗教儀式、冥思、祈禱和藝術(shù)形式,以及對超自然現(xiàn)象的形而上學解讀;二、有明確的教條和信眾三、有自己特有法條的道德要求和生活方式;四、有神圣的著作、神話的歷史,以及個人的宗教信念和經(jīng)驗。宗教的產(chǎn)生除了信仰的普遍途徑外,還得有信仰者對教義,戒律,儀式等宗教特質(zhì)進行歸納統(tǒng)一最終形成。此處對宗教不作深入分析,只簡要說明他是信仰的一種實現(xiàn)形式。宗教種類繁多,教義各有不同。比如____的人生而有罪,現(xiàn)世救贖觀念;佛教的轉(zhuǎn)世輪回觀念;道教的現(xiàn)世報應(yīng)及崇尚自然觀念等,它們雖然分門別類,但都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都可作為信仰指導(dǎo)人生。對宗教的評價更是各抒己見,堆積式的列舉意義不大,下文還會闡述。
對象性信,仰顧名思義,對象性信仰即有明確的信仰對象的一種信仰實現(xiàn)形式。這些對象可以是神明、佛祖、自然、祖宗、天、英雄人物、開業(yè)祖師,甚至一件具體物件。他們沒有宗教系統(tǒng)明確的組織分工,沒有固定教義和統(tǒng)一參拜儀式,可各自信仰朝拜也可有指引者,但都堅信他們的信仰對象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對他們進行控制和改變,自己通過虔誠的禱告能與其溝通取得相應(yīng)回應(yīng)。
觀念性信仰,一些人的信仰沒有明確的對象,也不屬于某一宗教,只是一種堅定的觀念,但卻具有自那樣的特征,我們稱其為觀念性信仰。比如相信命運、緣分、道、因果或相信有來世,相信共產(chǎn)主義一定會實現(xiàn)等。沒有固定教義,沒有參拜對象,無法證實,無法與這種超自然的力量進行溝通,但他們始終恪守這種法則并以此審視安排人生,這也是幸福的信仰者。
有的人將一些樸素的崇拜或追求當做信仰,比如自然崇拜,生殖崇拜,權(quán)力崇拜,金錢崇拜,名人崇拜等或是將信念和信仰等同對待,還有的對宗教采取非此即彼的極端看法,要么神圣要么荒謬這都是不合適的,這樣不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信仰的含義并正確對待信仰,指引人生方向。
三 哲學和信仰的關(guān)系
為什么把哲學和信仰放在一起討論呢?因為它們存在著密切的關(guān)系。闡明一點,這里所說的哲學是對從事哲學式邏輯思考、研究、應(yīng)用者而言,而非包括單純與“哲學”這一學科或者說這一名詞相關(guān)者,比如僅從事哲學教學或編輯,生活中把它全然不顧者,把哲學僅當作一門學科或游戲,單純對其總結(jié)或演繹而非應(yīng)用者。信仰亦不包括把它當做發(fā)財手段謀取私利者。
哲學求真,求理,靠理性指導(dǎo)人生;信仰求圣,唯心,靠感性指引生活,但是它們可以殊途同歸為人生服務(wù)。有的人研究其關(guān)系時靠參看宗教教義或名人言論,并且機械的引用或毫無邏輯的杜撰得出像“哲學是信仰的婢女”、“哲學與信仰對立”、“信仰是哲學的歧途”之類的結(jié)論,對此類觀點我不敢恭維,說的好聽點也只能算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那他們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呢?哲學有助于正確認識、確定信仰;信仰有助于充實哲學內(nèi)容,開闊哲學思路;哲學和信仰都能幫助規(guī)劃安排人生。
四 對哲學和信仰的應(yīng)用
了解哲學和信仰的含義目的就是運用,用它們來規(guī)劃人生使生活更美好。談到應(yīng)用,也就是把它們的作用合理表現(xiàn)出來,這里就更要看個人修養(yǎng)了,正如中國的一句俗語“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在這里,我將簡單舉幾例從幾個側(cè)面說明它們的應(yīng)用方式,希望能起拋磚引玉之功效激發(fā)大家興趣,積極思考行動。
哲學能幫助人更好地認識生活,使人形成思考習慣,開拓思路。比如“存在即是合理”這句話經(jīng)常被提到,它就是說“存在的東西就是合乎常理,就該存在”嗎?在生活中做這樣描述的屢見不鮮,但這樣顯然不對,用哲學方式思考是什么樣子呢?首先看他的出處,這是黑格爾說的,是中國學者翻譯壓縮至此的,更確切點的翻譯是“凡是存在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可以存在的”,然后弄清原意,這里的“理”是“理性”而非“人文常理”,進一步思辨,可演化為“存在的東西都合乎理性,是它存在的可能性得到了肯定,這里合理無好壞之分,是指他的存在就證實了它的客觀性”這樣再看,就不會解釋完后感覺自己都不敢堅信了。
哲學能幫助確定更合理的世界觀,認識信仰?,F(xiàn)在很多人都說被“毀三觀”,為什么被毀?因為你的三觀不夠成熟合理,遇到事時與你的認知產(chǎn)生了矛盾,而你又不會分析思辨,只好否定自己,長此以往連三觀都沒法正常形成了。比如抵制日貨,很多人提倡抵制日貨,但經(jīng)常被質(zhì)問你一點不用日貨嗎?那你怎么不都扔了呢?看似合理的號召結(jié)果提倡者被詰問得答不上來或漏洞百出,每見如此我總心痛他為什么就不能學點哲學好好思考一下呢。用哲學怎么思考呢?首先,對這一號召觀點進行分析,看它的目的,出發(fā)點,也就是通過經(jīng)濟手段削弱日本實力或說相對提高中國實力,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可以據(jù)此提出具體做法,凡是我們需要的,買了對我國更有利的產(chǎn)品我們是要積極爭取的,能把他們的一些先進技術(shù)買過來我們是求之不得的,我們不得不用的也得照舊采用,而我們自己可生產(chǎn)或能找到代替的,購買后只會給他們增加收入的要首先考慮自己國家的產(chǎn)品,已有的商品已是我們的自然不能隨便毀壞,更不能侵犯別人私有財產(chǎn)。這里只是提供思考方式借鑒為剖析其必要性及具體意義。另外,哲學有優(yōu)劣,比如自相矛盾者,已被證偽還固執(zhí)狡辯掩耳盜鈴者都不好這也是用哲學思路分析出的
信仰可以幫人減輕痛苦,確定人生目標。最簡單的以失戀為例,若相信緣分,相信前世注定,相信她是過客更好的那個就在不遠然后積極生活尋找應(yīng)該比死纏爛打報復(fù)迫害要好的多。信仰也非都能給人帶來幸福,也有多種屬性要怎么區(qū)分就要靠自己的哲學思考了,并且事實與信仰沖突時也要提醒自己他是怎么回事而不是徹底絕望,這些都有賴于個人的修養(yǎng)了。中國人有信仰嗎?有,沒有舉國信一個神,舉行一樣的儀式并不說明中國人沒信仰,你說呢?
哲學與信仰都是人類的寶貴財富,不要總束之高閣,讓哲學走出知識的皇宮,讓信仰走下思想的神壇,走進你我的生活,造福所有人吧。
下一頁分享更優(yōu)秀的<<<哲學家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