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作文精選5篇
2020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作文精選5篇
同學們,收看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學習疫情防控更多知識,共同打贏這場防空阻擊戰(zhàn)。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硪咔榉揽厮颊笳n觀后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歡!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一)
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疫情防控思政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思林教授等思政課老師額尊尊教導讓我更加明白了努力做好一名大學生的重要性、更讓我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并且區(qū)掌握新型罐裝病毒的基本預防措施。作為當代大學生,即使不能給國家和人民做像偉大一線防疫戰(zhàn)士一樣的事情,但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潛移默化中疏導自己的親戚、鄰居等理解國家的特殊情況不給過加添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分內之事還是可以的,這是我們的責任!
在觀看中我明白,首先,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新型冠狀病毒并不是因為它是冠狀病毒而可怕,是因為它是新型人類從未接觸過的流感病毒而可怕,這中病毒的來源不明,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它一定是來自其他動物的是難題,例如:蝙蝠。因為表面的凸起像國王頭上的王冠,所以叫冠狀病毒。它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種可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感染人群一般出現(xiàn)咳嗽、發(fā)燒、頭疼、胸悶等癥狀。有些攜帶者甚至沒有任何癥狀,但其本身卻具有傳染性,這才是最可怕大的地方,病毒的潛伏期短則幾天長則十幾二十天。具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所以我們定要樹立正確的觀念,戰(zhàn)勝病毒我們責無旁貸!
其次,我們要敬畏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護大自然額發(fā),三月二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期間明確指出,疫情防控,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此是不可置疑的大事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雖然來勢洶洶,給我們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陰影。但是,作為學生的我們,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是一種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前輩這種處變不驚,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另外,還要學會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第一,盡量不出門,如果必須去公共場所記得佩戴口單;第二,要經常洗手,第三,不要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免疫力。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不只是醫(yī)生與患者的事情,是舉國上下,包括我們這些大學生的自身責任的事情!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打贏這場防空阻擊戰(zhàn),我便可以早日重返校園,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共同努力,加油!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二)
“安全島”是一種安裝在斑馬線上的安全裝置,它的兩端各豎有一根“反光警示樁”,夜間在車燈的照耀下會發(fā)出亮光,以提醒司機注意避讓行人。設立“安全島”為的是讓人們養(yǎng)成“二次過街”的習慣,即在第一次綠燈時間,行人先到達道路中央的“安全島”,待第二次綠燈亮起后再走剩下的路程,從而極大地增強了行人過馬路的安全性。
近日,人們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進展一直保持著密切關注的狀態(tài)。身處信息傳輸極快、頃刻即達的“微時代”,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部門,從中央網信部到街道網格辦,從中央宣傳部到鄉(xiāng)鎮(zhèn)宣傳辦、信息中心等,都應把牢宣傳引導方向,方能構筑起“微時代”疫情防控的“安全島”。
“微時代”監(jiān)管更給力,以“微”為劍斬除網絡糟粕,筑牢“安全島”的“外立面”?!拔r代”的信息極為繁多,參與主體也是良莠不齊,監(jiān)管和輿情把控上稍有不慎,都可能造成極其負面的社會影響。當前的疫情形勢刻不容緩,然而網絡、微博、微信、抖音等“微平臺”上關于疫情的虛假信息、不實謠言也時有更新、層出不窮,無不撥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這就對相關部門加強網絡信息監(jiān)管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各地區(qū)、各部門應加強網絡媒體把控,及時“亮劍”、斬除網絡糟粕,推動落實主體責任、主管責任和監(jiān)管責任,增強疫情信息的及時性、針對性和專業(yè)性,讓虛假信息不攻自破、無處遁形,確保網絡輿情呈現(xiàn)出正向、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
“微時代”宣傳更親民,以“微”為鏡做好信息掃盲,筑牢安全島的“防護網”。隨著感染確診人數(shù)的增多和疫情的日益泛濫、持續(xù)升級,群眾難免會有恐慌心理,長此以往不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因此,各地區(qū)、各部門要乘著“微時代”的宣傳“順風車”,深入宣傳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大對當前疫情狀態(tài)、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信息,以“微”為鏡全面做好信息掃盲工作,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教育、引導和幫助群眾增強防控疫情的信心,提高自我防護能力,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注入“強心劑”。
“微時代”發(fā)聲更持久,以“微”為媒講好中國故事,筑牢安全島的“穩(wěn)定閥”?!拔r代”的“發(fā)聲”渠道和藝術展現(xiàn)形式也是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tài)勢,讓人們擁有更豐富的感官體驗,更能觸動心弦、溫暖人心。疫情無情人有情,在防控疫情期間也涌現(xiàn)出了不少“舍小家為大家”的醫(yī)護人員、守護一方平安的人民解放軍、基層干部、社區(qū)工作人員,等等,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戰(zhàn)勝疫情的頑強信念與無窮力量。因此,要讓“微時代”的發(fā)聲更持久,更能鼓舞人心,各地區(qū)、各部門應及時征集當?shù)芈?lián)防聯(lián)控的關鍵舉措和主要成效,通過散文、詩歌、圖片、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生動講述防控疫情一線、基層村居的感人事跡,以情摯人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網絡正能量,更好地展現(xiàn)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營造振奮人心、積極向上的輿論宣傳氛圍。
“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tǒng)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關于研究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上所強調的,要打響疫情防控的總體戰(zhàn),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還需構筑起“微時代”的防控“安全島”,用心筑牢“外立面”“防護網”“穩(wěn)定閥”,凝心聚力、共渡時堅,相信我們一定會贏得這場戰(zhàn)“疫”的最后勝利!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馳援武漢,一封封“請戰(zhàn)書”,一組組“離別行”,讓我們目睹了“逆行”最美的身影。
“別急,我們來了!”“你也報名了!”“大家都克服困難,愿意為祖國的召喚去努力工作”“待疫情過去,春暖花開,再定時間舉行婚禮”……沒有豪情壯語,沒有驚天動地,他們用平凡演繹偉大,他們用行動書寫擔當,他們用大愛感動人間,這就是最美的“逆行”。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只因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執(zhí)念,“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必勝”。
“沒有國家就沒有老百姓,沒有老百姓就有國家。國家的困難也是老百姓的困難,百姓的困難也是國家的困難?!边@是成都雙流區(qū)老大爺把做環(huán)衛(wèi)工5年的積蓄10071元捐給武漢后說的一段話,既質樸又實在。在基層一線,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在上演,3名90后退伍軍人重新穿上軍裝自發(fā)當起了勸導員,女大學生自發(fā)幫助村干部一線值守站崗,菜市場最美的采價員……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每個逆行者身上散發(fā)的一點光芒,匯聚成一束最美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的是最美的瞬間。
逆行,是一種大愛,也是一種擔當,肩負著責任和使命,凝聚著信念和力量。
致敬最美的“逆行”,我們不能“空彈唱”,更不能樂當“鍵盤俠”。正如中組部部長陳希所強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大敵,要堅決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號。致敬最美的“逆行”,我們要自覺行動跟進,多一些家國情懷,少一些個人考量,立足本職崗位,盡一份力、發(fā)一分光,寫下最硬核的“逆行”。待到春暖花開,一起笑對陽光。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四)
提到門,大家都十分熟悉,諺語有云“關上大門朝天過”,比喻不相往來。自疫情防控開展以來,各地統(tǒng)籌部署、聯(lián)防聯(lián)控,夜以繼日在基層一線排查值守工作人員,如同嚴陣以待的“守門員”一般,關門落閂,扎實筑牢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銅墻鐵壁,守護著一方老少爺們的平安,使得病毒“不得其門而入”。
可是,隨著確診人數(shù)不斷增加,防控壓力與日俱增,全民疫情當前,卻有人因私故意隱瞞外出信息,明明宅在家里就能為國家做貢獻還有人面友聚餐,更有甚者往超市物品、電梯按鍵上吐、抹口水,著實令人憤慨。都什么時候了,還在肆意任性?一線的醫(yī)生護士冒著生命危險搶救著同胞,部分人為了“一杯奶茶”“閑的發(fā)慌”“關我何事”等等荒.唐理由,隨意外出,不僅使自己暴露于危險之下,還可能會讓防控部門多日的心血付諸東流,醫(yī)生和護士需要付出更多治療精力和感染風險,國家可能花費更高的救援資本。種.種所作所為,無疑是幫助病毒“登堂入室”。
我們都說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中國人講究傳統(tǒng),家的觀念根深蒂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守門員”家的觀念依然堅如磐石,只不過,這個“家”由小家變成了大家。為大家守住“門”,即使手凍腳冷,也擋不住嚴格把守的決心;即使低溫寒風,也驅不走堅守的信心。“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因為“守門員”值守的不僅僅是崗亭,更是村莊平安的大門;“守門員”身處的不僅僅是一個卡口,更是一方責任的厚土。
或許有人會說,我又不是黨員干部,只是一個普通人,能干什么?為居民辦理通行證的志愿者;無償捐贈防疫物資的愛心人士;怕工作人員吃不上一口熱乎飯兒提來一兜剛出鍋的大蒸包的暖心大姨;用微信持續(xù)宣傳、循環(huán)打電話告誡居民不串門、不聚會的社區(qū)熱心群眾……我們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也能有所為。什么叫萬眾一心,你我的實際行動,才是這個詞的具體體現(xiàn)。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血脈傳承,在這危急時刻,更需要14億中國人用擔當奉獻點燃骨子里的愛國熱情,“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在這疫情防范的關鍵時刻,作為普通民眾,最需要我們做的就是“關上大門朝天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其實我們都是“守門員”。沒有一場戰(zhàn)爭是靠一個人能打贏的,責任從來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我們不能拿別人的“負重前行”,為自己的“歲月靜好”買單。請記住,此刻你“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是對戰(zhàn)疫的最強支援。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五)
因為疫情原因,孩子現(xiàn)在是停課不停學,休班時在家陪孩子上課,學的是楊振寧先生寫的一篇課文《鄧稼先》。雖然是我們也學過的,但是再一次跟著學習還是很感動的,讓人泛起無限崇敬之情精神倍受洗禮,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偶像的力量。
鄧稼先,我們最熟悉他的,可能就是那個閃耀的稱號“兩彈一星元勛”了,可是在民族英雄光環(huán)的背后,又有多少我們常人不可承受之重呢?二十六歲,他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拒絕了導師高薪的挽留,回到了剛剛起步的1950年的中國;三十四歲,他告別妻兒又一次消失,去哪里?要多久?統(tǒng)統(tǒng)都不能說;消失了二十八年后,再次回來他是一個癌癥晚期患者。在病重時他依然告訴同事,快去工作,我們不能被別的國家落得太遠??吹竭@里,我們要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精神信仰,不是為名不是為利,是為國是為民!
就像我們這次疫情的醫(yī)務工作者、就像平日那些默默無聞搞科研的科學家、那些醉心學問的教育者,是他們在我們大災大難面前不畏困難奉獻自己,在我看來,他們才應該是我們崇拜這樣的偶像。在這次疫情過后,也讓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從事哪種行業(yè)都要愛上自己的職業(yè),為了社會這個大家就算犧牲小我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有那些前輩偶像的力量,告訴他們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從來不考慮自己,而把一腔熱血給我們大眾的人,是那些與你非親非故,卻改變了你命運和際遇的人。
所以為這些人,我們應該去鼓掌,而我也將會沿著偶像的路,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去奉獻社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