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篇1
很早就知道《辛德勒的名單》,但是一直沒有靜下心來完整地看過,偶爾從電視上零星閃現的片段與鏡頭就足以震撼靈魂、足以刺痛人性中最脆弱的部位。關于戰(zhàn)爭、關于殺戮、關于人性、關于救贖,每一個主題都極其沉重、極其莊嚴。昨天周末,一個異常炎熱的周末,于是,呆在家中讓自己完全平靜,用了3小時15分鐘,用一種親歷歷史的極其莊重的心情去觀看《辛德勒的名單》,震撼很大,思考很多……
能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7項大獎,真不是徒有虛名,確實是一部曠世杰作。影片思想的嚴肅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整個影片真實地再現了德國企業(yè)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保護1000多名猶太人免受fascism殺害的歷史事件。
辛德勒作為故事主人公,他的一生沒有在影片里完全展開,但最為全面而重要的部分在戰(zhàn)爭這一放大鏡下,我們已經看到了。歷史背景之下,辛德勒是作為一個商人出現,進而他是一個納粹黨員。當然,他信不信國家社會主義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影片開始的酒會上,他突出地表明了一個投機分子的作風。他對猶太人沒有什么感情,在歷史機遇到來時,他敏銳的抓住了機遇,發(fā)了戰(zhàn)爭財,他巧妙的榨取了猶太人的血汗。
但是,“Today、is、history”的那一天,辛德勒出現在山頂上是一場偶然,德國黨衛(wèi)軍不僅僅在對猶太人進行暴行,那象征的是整個人類,包括德國人自己。理由也就是所謂的辯證思維。辛德勒心靈的重創(chuàng)和他情婦的驚恐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那一刻,辛德勒開始重生,也就是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電影的最后,也是最打動我的一幕,工人工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刻上了猶太法典上的一句希伯萊經文:"救一條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說:"我花掉了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針——兩條命……"作為辛德勒本人認為他做的還不夠,猶太人卻握著他的手安慰他說:“你已經做了很多。”
“拯救一人,即拯救全世界!”這樣的話聽來,和我們中國人常常聽到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有著不謀而合的道理,這一句話是那些為辛德勒所庇護的所有猶太人的一句肺腑之言。他們以自己最神圣的經文中的一句來贊頌他,一個德國人,一個納粹人。他們對他只有無盡的感激,沒有絲毫的民族仇恨。他們知道他與別的納粹黨徒不一樣。他有著仁慈的心,他有憐憫,有同情。在他散盡家財援救了1100多猶太人后,還在為自己未能再多救幾個人而感到痛心。當他在大雪中遠去時,他已被所有猶太人銘記于心。
正是因為辛德勒未曾泯滅的人性的微茫照耀他救贖了自己也救贖了上千條的生命。1100人的生存對6,000,000的屠殺看起來似乎實在渺小,但這是對整個猶太民族的救贖、是對全部人性的救贖、更是對全人類的救贖……
整部影片都是黑白基調,但在中間卻出乎意料地出現了一點紅,一個身穿淡淡紅衣猶太小女孩在遠遠的背景中奔跑,那一刻,她仿佛逃離了納粹的魔掌。但在將近結尾處一輛裝滿了尸體的車上,我又看到了那個小小的紅色的身影,那個鏡頭依然是遠遠掠過,卻喚起人心中無盡的悲傷。影片結尾處伸開的地平線上,畫面果斷地轉為彩色的鮮艷,橫掃一切的光明,讓世界五顏六色。那個時刻,仿佛冰封大地瞬時充滿了陽光,眼淚溢滿了眼眶……
《辛德勒的名單》已經不單單是名單了,而是生命,是承載著1000多人的生命。這部影片讓我對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有更深的洗滌,當我們浮躁于現在的工作煩惱和生活瑣碎的時候,我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安逸。如果經歷災難,除了生命和親人外,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值一提的。正因為我們沒有環(huán)境的壓迫,所以我們有閑心來煩惱這樣那樣的事情,當我們拼命賺錢,拼命跟這樣那樣的“朋友”處好關系的時候,我們已經忘記了這樣做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其實生命的滿足感是很容易達到的,多給自己輕松快樂的情緒,多給家人寬容體貼,你會發(fā)現傳說中的幸福垂手可得……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篇2
第一次聽說這個電影的名字是在高二的音樂課上。不過那是音樂,當時給人很壓抑的感覺!因為音樂里包含了太多的無助,失望,恐怖……從那時起我就想看看這部電影,可是終究因為各種不是借口的借口而沒看。
一晃,已經上大二了!上周上課程與教學導論時,老師提到了它。終于決定看了,時間安排不太合適,用了三次才看完!在影片中,我認識了奧斯卡。辛德勒,一個讓我尊敬的“納粹分子”!
辛德勒是個愛財的商人,他也很好色!這是我對他最初的印象。不過這也并沒什么,畢竟人的本質就是自私的!納粹的暴行,使辛德勒逐漸的遠離了他的“組織”。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后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可怖。從那時起,他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他制定了一份聲稱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須”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他們得以幸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火車被錯開到奧斯威辛后,他又不惜花重金將她們救回了他的“工廠”!不久,蘇聯紅軍來到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干活的幸存的猶太人宣布:戰(zhàn)爭結束了!
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1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他們把一份自動發(fā)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辛德勒,以證明他并非戰(zhàn)犯。同時,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贈送給他,在戒子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多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所能。他的全部財產都已用于拯救猶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辛德勒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辛德勒一個讓我尊重的人!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篇3
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讓人不至于絕望的故事,雖然事實上我們常常陷于絕望的境地。說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斯皮爾伯格揭露了或者說還原了這樣一個事實真相,在他呈現了辛德勒這樣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形象的同時,他也揭露了納粹對猶太人進行屠殺的丑惡罪行。故事的真實性我們不需要去質疑,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一連串事件中辛德勒他是如何從一個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到一個我姑且定義為一個人道主義者的,這種人在戰(zhàn)爭中的自我反思和反省,人是如何戰(zhàn)勝其人性丑陋的一面的,這才是所要揭示的主題的深刻性所在。
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是猶太人永遠都無法原諒和德國人不得不面對的歷史。在一陣禱告聲中,蠟燭熄滅,預示著上帝也阻止不了厄運的降臨。他們一開始只是登記在冊,分區(qū)管理。可是當戰(zhàn)爭進一步發(fā)展,局面便開始失控,在戰(zhàn)爭的狂熱情緒里,對猶太人的仇恨也開始無法遏制,這個時候集中營便成為了殺人魔窟。1939年9月,人類歷史上駭人聽聞的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拉開了序幕。
正是在這樣一個前提下,辛德勒離開奧地利來到德國,出于自我保護也好,出于一種盲目認同也好,他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納粹黨員,這個在影片一開始就有交代。他太了解納粹軍官和政府官員的脾性和惡習,以至于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和他們打交道,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yōu)槠渌茫玫秸挠唵?,借助于為?zhàn)爭提供軍需品而大發(fā)其財,當然在來到德國之前,辛德勒已經在奧地利小有成就,到德國來不過是為了大施拳腳而已。
影片中有兩個同樣重要的角色,一個是負責工廠經營的猶太人史坦,為什么在這里需要刻意強調下他的猶太人身份,因為整個拯救計劃的實施和執(zhí)行是在史坦通力協作下完成的,是因為他對辛德勒的某種觸動,才進一步的使辛德勒覺得非這樣做不可,觀后感《辛德勒的名單影評》。一個是軍官阿蒙葛斯,他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表現德國納粹的十惡不赦,更是為了表明在嚴酷的戰(zhàn)爭中人性的扭曲程度,因為他嚴重扭曲的觀念,他無法違背納粹的意志,他只有服從,他明知道自己愛上了猶太女孩,卻最終只能殘忍選擇地殺害了她。
《辛德勒的名單》,有很多理由贊賞它。比如視野令人印象深刻,有著出色的商品價值,現代人的視角,以及對那些有這方面喜好的人們講述一個故事等。斯坦利·庫布里克曾經對此片表達的明確的批評,在此不妨轉述。他說,“辛德勒的名單是關于200個活著的猶太人的故事。而大屠殺是關于6百萬死去的猶太人。”這種觀點可以從斯皮爾伯格對于克拉科夫猶太人區(qū)的逃亡那場戲的設計中略見一二。一個人在計劃通過下水道逃生。好萊塢式的故事模式確實更關注于幸存者,而非受難者。更明顯的地方,則在接近影片結尾的名單上的人是否能夠及時從奧斯維辛轉移過來那段情節(jié)。驚悚懸疑效果形同嚼蠟。在紐約時代一篇吹捧此片文章中珍妮特·馬斯林寫到,“斯皮爾伯格先生確信,通過此片人們會以不同的角度去認識那場大屠殺,以及他本人。”
回到斯皮爾伯格,美國電影界長期以來滲透在骨子里自卑心理,總害怕別人說他們沒文化傳統和底蘊。所以最佳影片經常就要頒給給有著所謂宏大主題的作品(勇敢的心、與狼共舞)。而導演方面,不少人潛意識里總自覺沒創(chuàng)作過“終極人文關懷”作品,就不算是真正的電影大師(比如伍迪艾倫的伯格曼情結,和斯皮爾伯格)。其實,百年世界電影史已然昭示世人,宏大、崇高的題材未必與導演水平和地位成正比,不過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不必做過分的解讀。
一部電影的好壞,主要在于它是否能夠引發(fā)觀眾的思考,讓觀眾產生思考的可能,本身就已經成功了。這部電影是對歷史的一種拷問,對人性的一種拷問,雖然辛德勒救出的那些人的數字比起被屠殺的六百萬這個數字微不足道,可這是人類文明的或者說是人性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這絕不是一部歌功頌德的電影,辛德勒他這么做嚴格意義上講是他應該這么做,而在那種特定的歷史時期,如果要這么做,那么就需要巨大的勇氣和非凡的能力了,這才是辛德勒難得可貴的地方,也是這部電影所傳遞出的正面能量。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篇4
《辛德勒名單》真實的再現了德國企業(yè)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
影片開始,猶太人圍立桌旁衷情圣詠的心聲是傳統的祈禱儀式,搖曳閃動、集束不定的燭光隨著合聲的減弱漸漸被黑色吞沒。影片由彩色切換為黑白兩色的畫面。貫穿影片始終的凄慘哀惋的小提琴獨奏和幾近無伴奏的混聲合唱給出的強弱和諧依然不失圣詠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紅色亮點短暫的跳動給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為記的永約。影片結尾處伸開的地平線上,圣詠的基調展開世俗的旋律擁過來黑壓壓的一群人,畫面果斷地轉為彩色的鮮艷,橫掃一切的光明,“我使云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云彩中,讓世界五顏六色?!?/p>
或許在開始的時候,奧斯卡·辛德勒并不是為了救猶太人而開設工廠的,因為畢竟他是一個商人,一個精明發(fā)戰(zhàn)爭財的人,他選取猶太人做工人,是因為他們是最便宜的勞工,開始的他便是為了獲取更多利潤這個目的。這些猶太人得到搪瓷廠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暫時的安全,沒有受到殺人機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廠成了猶太人心中的避難所。
奧斯卡·辛德勒應該也有這種感受吧,1943年,克拉科夫猶太人居住區(qū)遭受到的殘酷血洗,他偶然地在遠處看到了這一幕,無數的猶太人被從家中趕到了街上,一陣陣槍聲之后,一群群猶太人倒了下去。入夜了,以為安全了的猶太人從各自藏身的地方"走"了出來,從地板下面,從床鋪下面,從鋼琴中……但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呼吸一口安寧的空氣,耳邊又響起了槍聲……血從天花板上滲出,從床鋪下流出……一位德國指揮官悠閑地彈起了巴赫的樂曲……其時,一位德國軍官對辛德勒說:"今天是歷史的時刻,今天將會被紀念。600年前,猶太人到科拉科落了腳,他們在商業(yè)、科學、教育、藝術上興盛起來,他們一無所有的來,一無所有,卻發(fā)了跡,六個世紀,形成了猶太人的科拉科,到今天晚上,六個世紀的歷史成為謠言,它們從未發(fā)生過,今天才是歷史。"
“今天是歷史的時刻,今天將會被紀念。”是啊,是會被紀念的,是罪證的印記!猶太人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更震撼了我們,生命的消逝是如此的輕易,那個遙遠的年代,猶太人的生命無法由自己掌控,不必說,那站成一排的人們被同一顆子彈穿過節(jié)約出一堆可悲的尸體;不必說,那兩鬢斑白的老人被年輕的手掌呼過回響出一種人性的泯滅;不必說,那些堆成山的尸體被烈火無情的吞噬焚化出一片窒息的血色;不必說,曾經天真無邪的孩子為了生命和延續(xù)只能躲到臭氣熏天的糞坑里;不必說,一支發(fā)不出子彈的壞槍對著老人的腦袋不停響起,甚至不知道哪一發(fā)會真的射出他只能這么無力在死亡線上等待……我們啊,生活在安逸的年代,從沒有想象過那戰(zhàn)火硝煙的年代是怎么的一回事,只是淺顯地了解當中的皮毛。我們能夠握住我們自己的生命,生存或死亡由我們自己來選擇,那時的猶太人呢?他們不能!
殘酷血洗,揭示出納粹分子的丑惡,那時多么的令人氣憤,生命在他們眼中到底是什么!辛德勒醒來了,他的良心使他脫離魔鬼的行列,那時的他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更多地保護猶太人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于是他制定了一份聲稱他的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這批猶太人得以幸存下來。
獲取暴利之后的他曾對他的妻子說:“我敢說這里的人,他們不會輕易忘記辛德勒,他們會說奧斯卡·辛德勒人人都記得他,他做出了杰出的事,他能做別人所不能的,他空手來到這里,帶著兩只旅行箱離去,裝滿了世上的財富?!闭f那番話時,他追逐的是金錢,但最后他得到了比金錢更可貴的財富,永恒。
施義的與受益的相互感激成就拯救的歷史,人們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的。
戰(zhàn)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與猶太人告別。那時辛德勒哽咽地說:“我花掉了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針,兩條命……”他,認為自己做得不夠?!拔冶究梢跃瘸龈嗳说??!蹦且豢?,心里那道情感的防線很輕易的垮掉了,為他所感動,他已經很努力了。“你已經做了很多。”猶太人Stern安慰道。
影片結束時,是辛德勒的墳墓,那些在戰(zhàn)前曾經獲得辛德勒救助,而幾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猶太人,以及他們的后裔代表先人走過墳墓,都在墓碑上放一個代表"感恩永遠不變"的石塊作為敬禮。
那一紙名單見證了生命的永恒,那一枚指環(huán)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著灼目的光芒,“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世界”,那是多少條生命啊,長眠在耶路撒冷的的辛德勒,用財富買到了永恒,成為永不被遺忘的記憶,這是生命的見證!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篇5
朦朧的燭光,老式打字機的吱嘎作響,娓娓道來的一長串的人名,開始講述一個漫長的故事。從1939年的九月開始,到1974年的十月三日結束。中間是一場令人發(fā)指的暴行和一個高尚而偉大的靈魂,還有一曲對生命的挽歌。
當一批批生活在波蘭的猶太人剛剛帶著全部家產被迫搬到位于德國克拉科夫地區(qū)的隔離區(qū)生活的時候,辛德勒還是一個生活在燈紅酒綠中的不折不扣的商人兼納粹軍官,打算發(fā)一筆戰(zhàn)爭財。他選擇雇傭隔離區(qū)內的工人,也僅僅是為了低廉的成本。他的猶太會計師斯泰恩在隔離區(qū)的街頭四處奔走,偽造資格證發(fā)給教師和音樂家,讓他們幸免于難。這個出發(fā)點讓辛德勒日后在目睹了納粹的屠殺后不惜資產拯救了一千一百余名猶太人,也讓他最終傾家蕩產在拮據中死去。因此而重獲自由的幸存者,一一來到他的墓前,按照猶太民族的習俗在他的墓碑上放上石頭,紀念他的善行。
當初在辛德勒逃亡前工人贈與他的戒指的上,刻著一句格言:“凡救一人,即拯救了一個世界。”
這是整部電影最好的簡介,無需其他。
我們看到孩子們手拉著手,跟著廣播里的曲調齊聲歌唱,然后走上開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列車。婦人以為只是一時的分離,讓家人吞下藏有金粒的面包再走出家門。大夫用聽診器探聽墻壁的夾縫中是否藏有人,帶來死亡的訊息;納粹士兵射殺了老者后,反而微笑著哄失去丈夫的老婦人懷里哭鬧的孩子,天空中灑落死難者的骨灰……這里是種族滅絕行動開始后的克拉科夫隔離區(qū),一個人間地獄。
但人性的光輝無論在何等陰暗的角落都會存在。除了辛德勒的善舉,那個被死亡的陰影籠罩的種族里,一樣可以見到靈魂的光輝。印象最深的是一對醫(yī)生夫婦,他們在納粹軍人闖入診所之前讓彌留之際的病人服下藥物,有尊嚴的離開人世。一切結束之后,妻子微微昂起了頭,直視著沾滿鮮血的槍口。她的眼神里只有輕蔑和不屈,坦然而從容,沒有恐懼和妥協。這是凝聚著一個種族全部尊嚴的一瞥,代價是多余的一聲槍響。
還有幫助一對母女逃脫的小男孩,為了不顯虛弱而被送往毒氣室,用針扎破手指,將鮮血抹在臉上顯得臉色紅潤的女工,跳進污穢的下水道求生的孩子們,還有急中生智扮作收拾路面的軍人而幸免于難的男人,他們的智慧背后是對生命的渴望,需要絞盡腦汁用全部的計策去換取茍且偷生的權利。
他們要面對的就是這樣可悲的選擇,甚至沒有周旋的余地。
整部電影的氛圍就是如此壓抑,以至于中途只出現了一種顏色,那是一個在混亂擁擠的人群中穿梭,微笑著躲在床底下的紅衣女孩,她的存在似乎讓人看到了希望,也是整部影片的點睛之筆:在一片壓抑的黑白色中的暖色,他們沒有殺害她,沒有人發(fā)現她的藏身之所。渺小而不起眼的紅色在浩劫中帶來了生的希望。
但有人告訴我們,事實并非如此。
我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見這個紅衣女孩是在一列將遇害者的尸體送往焚尸爐的隊伍里,在各式各樣的衣服里有一抹刺眼的紅色映入眼簾。那個無辜而善良,甚至不知道自己處境的女孩沒有逃脫命運的玩弄。
整個種族清洗的血腥和殘暴就這么輕描淡寫卻毫無保留的被這一抹醒目的紅色所揭露,辛德勒所抱有的最后一點僥幸被它碾地粉碎,他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全部資產開始營救那些無辜的人們。無法繼續(xù)忍受一個個生命再次從他的眼前流逝而自己無所作為的辛德勒,也許象征著另一種靈魂深處的暖色。就像開頭出現的燭火,光芒微弱卻滲透出人性之善,無法照亮整個被卷入戰(zhàn)爭漩渦的民族,卻能讓那些幸存者重新獲得尊嚴和生活的希望。那張名單拯救了無數生命,而名單之外則是深淵。
影片的結尾,重獲自由的人們聚集在天空下,世界重新擁有了色彩,這是一個民族的絕處逢生。一曲交織著善與惡,人性的毀滅和重生的挽歌在辛德勒的墓前緩緩響起。長達三小時的影片就這么落下帷幕。但這個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已經打動了無數觀眾。
所以,我們也愿意在時隔多年之后往辛德勒先生的墓碑上輕輕放下一塊石頭,來紀念這個延續(xù)了無數人生命的老者和在那段歷史中逝去的靈魂,還有那一抹永遠不會被時間的流逝所吞噬的人性深處的暖色。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相關文章:
★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