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在1959電影影評3篇
雷鋒在1959電影影評3篇
雷鋒在1959電影影評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名服務是無限的。”這是雷鋒在日記上寫的一句話,不過,我最佩服雷鋒的還是他不亂花錢,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影片中講了關(guān)于雷鋒的一個小故事。有一天他和幾個同志一起在打球,當球賽結(jié)束后,他的隊友都去買了一瓶汽水,后來他的朋友要請他喝汽水,可他說什么都不要的,還有雷鋒的襪子壞了再補壞了補不。一開始我以為他很小氣的人,但到后來有一個地方發(fā)洪水了他卻拿出了100塊錢去救助災區(qū),并且拿出20塊錢,寄到朋友家。通過爺爺我才知道雷鋒他一月只掙6元,120元要一年多,就是這個連汽水都不敢買的人,盡在一夜家捐出120。
還有一次,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jīng)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fā)現(xiàn)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像雷鋒這樣的人在當今很少見了,我希望在社會中還能出現(xiàn)像雷鋒的人,為社會做貢獻
雷鋒在1959電影影評2
這部片子叫《雷鋒在1959》,那么,在1959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1959年,是三年災害的第一年,危險隨著考驗漸漸逼近共和國。也正是這一年,雷鋒響應號召,離開鞍山來到遼陽弓長嶺焦化廠投身建設,經(jīng)歷了142天后成功入伍的一個轉(zhuǎn)型階段。他從一個少數(shù)人周圍的“好孩子”成為了后來屢屢見報的先進工人,最后才成為了婦孺皆知的解放軍形象。所以說,在弓長嶺的142天中,許多的因素影響著他,有他師父的,有苗滿庫的,有于政委的,也有易秀敏的,電視在試圖告訴熒幕前那些或許不再相信雷鋒精神的人,雷鋒是鮮活的,是真實的,是曾經(jīng)以自己的努力與熱忱感動過、幫助過一批又一批人的。
影片中的雷鋒的師傅不得不提,“他”是否有原型不得而知,但影片中的師父不禁讓人感動。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焦化廠的宿舍很破舊,在宿舍修復工作中,雷鋒光著腳在活著泥巴,雷鋒的師傅也加入其中,其實對于一個受了傷的英雄,沒有必要去做這些工作,可是雷鋒的師傅做了,雷鋒從師傅口中學到了英雄是拿命換來的,也讓我們學到了一個英雄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是那么簡單而樸質(zhì)。身為老兵的“師父”給予了雷鋒如同上級、朋友的支持與關(guān)懷。他的出現(xiàn)使雷鋒參軍入伍的信念更強了。
雷鋒的老鄉(xiāng)、工友苗滿庫也是一個塑造的很好的人物。他時而油頭滑腦,時而執(zhí)著堅定,他會沖動,也會幫助雷鋒。有一個情節(jié)是這樣的:當苗滿庫因為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要逃跑時,雷鋒最后咆哮道:“你今天要是走了,以后就永遠別說你是毛主席家鄉(xiāng)的人!”這句話真正體現(xiàn)了一個共和國人民對國家、對領(lǐng)導人的熱愛,更反映了出了一個積極向上的民族在政黨的領(lǐng)導下爆發(fā)出強大的力量。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種個人崇拜,但在那個時代無疑正常、向上的。苗滿庫最后回到了弓長嶺,可以說明雷鋒的精髓感染了身邊的人,從側(cè)面表現(xiàn)雷鋒的精神強大,也不難看出,當時人的樸質(zhì)、善良的本性。
雷鋒和易秀敏朦朧的愛情無法解釋-——“不能簡單地把雷鋒與易秀敏的感情定位為戀情。”導演寧海強說,“在與片中易秀敏的原型易秀珍大姐交流時她說的這樣一句話讓我感動。她說當年與雷鋒一起從老家來到鞍山,又從鞍山來到遼陽,說不清是一種什么感情,但最后雷鋒當兵走那天,她親手給雷鋒獻花,‘當時我的心在怦怦地跳! ’”。正是這種朦朧的萌動才成就了那個時代的美好。是那個時代賦予了兩個人好工友、好老鄉(xiāng)、好兄妹的特殊感情,無法界定,卻又讓人回味無窮。或許只有那溫泉里煮出來的雞蛋和雨后用火烤干的棉被能解釋,那樣的愛情是只有懂生活的人才明白。
那個年代早已過去,雷鋒卻沒有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不知是從何時起,負面的信息籠罩著“雷鋒”,質(zhì)疑的聲音此起彼伏。一面是質(zhì)疑,一面是追捧。我之所以沒有像網(wǎng)上那些很花哨的“官方”文字去寫,是因為我認為的雷鋒還活著,他能用自己的努力和熱忱訴說自己的真實。當我們懷念那個年代的激情、親情、友情、愛情時,我相信,雷鋒就是一個時代的投影,他告訴現(xiàn)在的我們,那個年代的雷鋒很多。因為那個年代的所有“情”都是那么的真實
雷鋒在1959電影影評3
有人說中國是由一個個瑰麗而又神秘的神話故事組成的:盤古開天辟地,女媧引繩造人,但我認為,中國是由無數(shù)像雷鋒一樣的富有熱忱與堅定意志的人們奮斗而來的。這些屬于人民的勇士甘愿犧牲生命,全為了一個似已被忘懷的精神:以天下為己任。
在寫這篇觀后感之前,像以往一樣,我還特意去豆瓣看看影評,卻發(fā)現(xiàn)評分低的嚇人。各路“好漢”看了以后表示質(zhì)疑,而更多的人則表示無奈。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言歸正傳。這部片子叫《雷鋒在1959》,那么,在1959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1959年,是三年災害的第一年,危險隨著考驗漸漸逼近共和國。也正是這一年,雷鋒響應號召,離開鞍山來到遼陽弓長嶺焦化廠投身建設,經(jīng)歷了142天后成功入伍的一個轉(zhuǎn)型階段。他從一個少數(shù)人周圍的“好孩子”成為了后來屢屢見報的先進工人,最后才成為了婦孺皆知的解放軍形象。所以說,在弓長嶺的142天中,許多的因素影響著他,有他師父的,有苗滿庫的,有于政委的,也有易秀敏的,電視在試圖告訴熒幕前那些或許不再相信雷鋒精神的人,雷鋒是鮮活的,是真實的,是曾經(jīng)以自己的努力與熱忱感動過、幫助過一批又一批人的。
影片中的雷鋒的師傅不得不提,“他”是否有原型不得而知,但影片中的師父不禁讓人感動。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焦化廠的宿舍很破舊,在宿舍修復工作中,雷鋒光著腳在活著泥巴,雷鋒的師傅也加入其中,其實對于一個受了傷的英雄,沒有必要去做這些工作,可是雷鋒的師傅做了,雷鋒從師傅口中學到了英雄是拿命換來的,也讓我們學到了一個英雄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是那么簡單而樸質(zhì)。身為老兵的“師父”給予了雷鋒如同上級、朋友的支持與關(guān)懷。他的出現(xiàn)使雷鋒參軍入伍的信念更強了。
雷鋒的老鄉(xiāng)、工友苗滿庫也是一個塑造的很好的人物。他時而油頭滑腦,時而執(zhí)著堅定,他會沖動,也會幫助雷鋒。有一個情節(jié)是這樣的:當苗滿庫因為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要逃跑時,雷鋒最后咆哮道:“你今天要是走了,以后就永遠別說你是毛主席家鄉(xiāng)的人!”這句話真正體現(xiàn)了一個共和國人民對國家、對領(lǐng)導人的熱愛,更反映了出了一個積極向上的民族在政黨的領(lǐng)導下爆發(fā)出強大的力量。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種個人崇拜,但在那個時代無疑正常、向上的。苗滿庫最后回到了弓長嶺,可以說明雷鋒的精髓感染了身邊的人,從側(cè)面表現(xiàn)雷鋒的精神強大,也不難看出,當時人的樸質(zhì)、善良的本性。
雷鋒和易秀敏朦朧的愛情無法解釋-——“不能簡單地把雷鋒與易秀敏的感情定位為戀情。”導演寧海強說,“在與片中易秀敏的原型易秀珍大姐交流時她說的這樣一句話讓我感動。她說當年與雷鋒一起從老家來到鞍山,又從鞍山來到遼陽,說不清是一種什么感情,但最后雷鋒當兵走那天,她親手給雷鋒獻花,‘當時我的心在怦怦地跳! ’”。正是這種朦朧的萌動才成就了那個時代的美好。是那個時代賦予了兩個人好工友、好老鄉(xiāng)、好兄妹的特殊感情,無法界定,卻又讓人回味無窮?;蛟S只有那溫泉里煮出來的雞蛋和雨后用火烤干的棉被能解釋,那樣的愛情是只有懂生活的人才明白。
那個年代早已過去,雷鋒卻沒有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不知是從何時起,負面的信息籠罩著“雷鋒”,質(zhì)疑的聲音此起彼伏。一面是質(zhì)疑,一面是追捧。我之所以沒有像網(wǎng)上那些很花哨的“官方”文字去寫,是因為我認為的雷鋒還活著,他能用自己的努力和熱忱訴說自己的真實。當我們懷念那個年代的激情、親情、友情、愛情時,我相信,雷鋒就是一個時代的投影,他告訴現(xiàn)在的我們,那個年代的雷鋒很多。因為那個年代的所有“情”都是那么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