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之淚影評3篇電影觀后感
太陽之淚 影評1
影片的最大看點,無疑是男女主角:布魯斯·威利斯、莫妮卡·貝魯奇,可惜在本片中,二人基本沒有發(fā)揮演技的機會,影片的重點基本放在了敘事上。影片展現慘無人道的種族殺戮,描述沃特斯上尉在理智與情感之間的選擇,贊美了英雄的人道主義精神。
一貫的美式英雄拯救弱者、世界的主旋律:美國軍官奉命絕地救援女醫(yī)生及幾個天主教徒,最后在人道主義思想的左右下,違抗軍命,不顧自己率領的“海報特種突擊隊”的生命危險,終于救出了頻臨死亡的難民,收到人們的尊敬,也付出了不少隊員的生命。
由于導演、主演的知名度,收過不少版本,一直未閱,今次欣賞版本為大陸發(fā)行的全區(qū)BD,比較令人失望,此版畫質一般,沒有收入本該收入的國語配音,花絮為刪除片段、預告片,中文字幕欠奉,即使是正片,中字也有漏譯的現象。做碟的態(tài)度還不如盜版商,不由得讓人鄙視正版。
太陽之淚 影評2
結尾的一句話點名了本片的主旨“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較好的翻譯是“不見義勇為,就等于助紂為虐”。在被上帝拋棄的非洲,Lieutenant A.K.Waters(硬漢Bruce Willis <布魯斯·威利斯>飾)率小隊前往尼日利亞的叢林,營救一位支援當地醫(yī)護工作的美國醫(yī)生Dr. Lena Fiore Kendricks,小分隊順利地在非洲叢林腹地搜尋到了正在為當地難民們提供緊急醫(yī)療服務的Lena醫(yī)生,就在突擊隊員們按照命令營救她回國時,計劃突然生變,Lena堅持要把正在她照看下的70位難民一起帶出邊境,否則她誓死也不會離開這里??粗鴪远ǖ剡x擇了和自己的病人生死與共的女醫(yī)生,Waters不得不面對他軍人生涯中第一次命令和良心的沖突,是奉命強行帶走萊娜醫(yī)生一個人去復命?還是讓自己的部隊帶著這幾十個老老少少身染疾病的難民、走入叛軍盤踞、且充滿著種種未知危險的原始叢林?當軍人的天職和道德發(fā)生矛盾時,哪一個更重要?
非洲婦女的哭聲,是否能把太陽也感染的掉淚?Waters做了正確的選擇,雖然長官以外交問題為借口不支持Waters的做法,叛軍集中全力追殺他們更主要的是人群中有前任總統(tǒng)的兒子,在種族仇殺如家常便飯的非洲,Waters和他的隊員們代替上帝彰顯了非洲僅存的公義...
這次營救的是一個女醫(yī)生,且這個人不是“純正”美國人,這是一個憑借婚姻獲得美國國籍的女人。這也是在宣揚美國對其公民的保護;而后面為了救落難的非洲婦女而又殺回來,也宣傳了美國對生命的重視,宣傳了美國的人道主義,宣傳了美國人的博愛。多看一些會發(fā)現美國的電影承載著宣傳美國價值觀的任務,為美國政府服務,偏偏這些宣傳不分析的話看不出任何痕跡,美國人的高明之處...
我看的是120min的,不知道有沒有朋友看過142min的?
太陽之淚 影評3
黑人在好萊塢的地位還是頗為捉襟見肘,不要光看見摩根弗里曼、丹澤爾華盛頓、威爾史密斯風光無限,杰米福克斯和塞繆爾杰克遜片約不斷,你可能認識十數個或者數十個白人影星,反過來又知道幾個黑人明星?數來數去也不過只有這些人,其他大多數人片約不多,也難能遇到好角色,譬如福里斯特惠特克,當了影帝也還是默默無聞,而更有些人終日只能在一些黑人的二流喜劇中蹦達,譬如馬丁勞倫斯、克里斯塔克之流。
導演這塊比演員更甚,安東尼??⒖赡苁呛萌R塢屈指可數的黑人導演(另一位是斯派克李),更別說還拍出了《訓練日》《亞瑟王》這樣的一級制作,同時還包括這部《太陽之淚》。其實從這三部影片上,可以明顯看出,《亞瑟王》這樣的歐洲史詩壓根不適合福奎阿,而更多反映黑人底層的《訓練日》和非洲種族屠殺事件的《太陽之淚》,才更適合他抒發(fā)感情。
《太陽之淚》展現的是非洲又一次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事件,和盧旺達大屠殺事件(參見《盧旺達旅館》)如出一轍,尼日利亞叛軍首領雅庫布將軍率領伊斯蘭福拉族對信奉天主教的伊布族進行種族滅絕,甚至危及外籍天主教徒的生命安全,美國軍方派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上尉帶領海豹突擊隊進去搭救三個美國人,包括一個人道主義援助的醫(yī)生萊娜,但是萊娜堅持要把70個當地人一并帶到安全的喀麥隆邊界,在完成任務的責任感與見死不救的人性之間掙扎的上尉,最后決定帶領難民穿越叢林,走到邊境。但是不久,上尉發(fā)現了更為棘手的問題,難民隊伍中居然混進了被叛軍謀殺的前總統(tǒng)的兒子,同時也引來了大批叛軍的追殺,是交出他和其他難民換取任務成功,還是孤注一擲、把所有人送入危險之中?無關對錯,上尉做了對得起良心的選擇。。。
美國到非洲管閑事不是第一次了,以前的《黑鷹降落》中就有海豹突擊隊的身影。但是這次不同于《黑鷹降落》里的尷尬身份,《太陽之淚》里充滿了對大國英雄主義英勇行為的正面歌頌,結尾時難民在盤旋而起的直升機下面載歌載舞的熱情令眼淚奪眶而出,有時候犧牲自我換取的是別人的生命與生活,在這一刻,無比值得。
比起《訓練日》,《太陽之淚》明顯是商業(yè)化的,從劇情看應該為兩點服務,一是種族屠殺的慘絕人寰,這就是片中的“太陽之淚”所指,太陽光耀下的非洲大地上進行著觸目驚心的屠殺;二是對美國英雄主義的描繪,上尉一干士兵不顧安危救了難民,并把生的希望帶到邊界。按理說,前者是深度剖析,后者是高度升華,但是影片前者在后者的過于拔高下,居然沒有精力深度下去了,因此使得本片成為一部徹頭徹尾歌頌美軍英勇奮戰(zhàn)、舍己為人的英雄主義贊歌。
如果說伊斯特伍德和約翰韋恩是牛仔天然的代名詞,自由堅硬,那么布魯斯威利斯就是天然飾演軍人的料,堅毅冷靜,盡管老布也演過不少警察,尤是深入人心的《虎膽龍威》系列,但是看老布演軍人絕對比演警察更加享受,丹澤爾華盛頓演警察倒是個中好手,因為身上有股亦正亦邪的氣質,而布魯斯威利斯冷面的硬漢本質,注定了《哈特之戰(zhàn)》和《太陽之淚》在演員上無可挑剔的成功。
再看上尉隊伍中一干士兵,個個非帥哥即型男,加上受過指導的專業(yè)氣質,以及英勇冷靜不輸老布的魅力,真正打造了一部熱血沸騰的感人電影。
有時候我想長期在這樣片子的鼓動熏陶下,老美心中一定有一股子英雄主義的榮譽感與自豪感,所以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才會做出令人尊重的抉擇。我國50年代也拍過一些表現黃繼光、董存瑞、邱少云、狼牙山五壯士這些英勇烈士的影片,不過那時候的電影遠遠沒有現在這般商業(yè)煽情,同時由于電影手法的老化,現在已經起不到任何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教育的目的。對了,還有那個“向我開炮”的王成,每每想來都覺得震撼感人,其實我們也應該把那些英雄人物,包括每年的“感動中國”,都用大片包裝一下,就像《十月圍城》,雖然大部分都是電影語言的虛構和加工,但是“四萬萬人有恒業(yè)”的豪言壯語還是令國人眼含熱淚、肅然起敬。
至于莫妮卡貝魯奇,就沒有重點表現的士兵們那般耀眼,片中的她就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花瓶,莊嚴肅穆地杵在那,在摸爬滾打中滿身泥污,卻不忘偶爾給個露胸的鏡頭,只有最后,莫妮卡貝魯奇把老布的頭摟到懷里,才恢復往日女神的神圣。
本片多少也有點好似貝魯奇的尷尬,明明是一部展現非洲人民苦痛的影片,偏要包裝成歌頌美帝國主義,殊不知叛軍的屠宰工具還都是美帝提供的。但是仍能從中看到大部分商業(yè)下的小部分沉思,大部分悲壯中的小部分痛心疾首,考慮到黑人導演在好萊塢的處境艱難,這也算是??⒃谏虡I(yè)妥協外的一種堅持吧,就像太陽萬丈光芒下蘊含的一顆眼淚,光芒是照給白人的,眼淚是流給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