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致貧》觀后感3篇
《讀書致貧》觀后感3篇
《讀書致貧》觀后感1
我最近看了一部名為《讀書致貧》的紀錄片,是《為什么貧窮》系列公益紀錄片中的一部,由丹麥一個公益組織拍攝,旨在喚起人們對貧困問題的關注?!蹲x書致貧》是關于中國的故事,講訴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學生在高考前后的糾結,一個從獨立學院畢業(yè)的大學生艱難的求職經歷,以及一個私立學院的“講師”四處宣講,“忽悠”低分學生到這個學費高昂教學低劣的學院讀書。
這部紀錄片令我震驚的是,在一些情況下,教育不僅無法助人脫貧,甚至使人更貧困了。窮人不是教育恩惠的對象,反而成為了教育產業(yè)捕食的獵物。用紀錄片中那位“講師”的話說就是,他們學校一般只挑偏遠地區(qū)消息閉塞的地方宣講招生,因為這些學生不像城市里的學生,沒什么見識,根本沒辦法識破這些騙局,不知道一旦進了這些學校,將來面臨他們的將是什么局面。
教育是任何國家最重要的公共產品之一。對公共產品的依賴程度,窮困階層一般比富貴階層更高,因為富人更有能力自尋出路。公共產品存在缺陷的地方,窮人更可能成為更大的受害者。例如,食品安全也是一個基本的公共產品,但是現(xiàn)在農村地區(qū)假冒偽劣產品橫行,監(jiān)管疲弱,農民或許可以用較低價格買到這些商品,但卻可能要付出更高的醫(yī)藥成本去治療偽劣食品導致的健康問題。一個國家至少應該確保窮人能夠在同等成本下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務,假如他們需要付出更大代價,或是根本就被拒之門外,那么有關政策一定是出了問題了。
在教育方面,窮困人群幾乎在每個關卡上都淪陷了。同樣是義務教育,城鄉(xiāng)的教育質量越來越大。同樣天資的學生,由于出生家庭的不同,就注定了在將來的求學道路上,會比其他人更為艱難——他們需要更高的成績才能進入同樣層次的大學;假如他們成績一般,則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學費進入那些高學費而同時教育水準非??梢傻母髀穼W校。等他們畢業(yè)時,還要背著沉重的經濟和情感債務,在熙熙攘攘的職場上負重前行。
命運總是不公平的,教育應有的目標便在于減緩乃至糾正不公平的命運給人們造成的沖擊,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度相信“讀書改變命運”。當教育本身成為不公平的根源之時,這個信念便成了受害者,久而久之,整個社會都可能是受害者。
《讀書致貧》觀后感2
在紀錄片《讀書致貧》中,民辦大學講師王振祥向我們講述了大學背后的真相。他是一個奔走于不同地方,為即將進入大學的農村孩子和家長講述私立大學優(yōu)勢的普通講師,美好的前程,先進的教學條件,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最重要的是超低的入學門檻,是他對學生和家長講的最多的話。但是,事實的真相是怎樣的呢?
王振祥表示,宣講課件中用的資料,大部分來自網絡,并非民辦大學的真是情況,其中課件中所用的圖片都是從網上搜來的,私立學校的師資隊伍照片也是由教務處的工作人員湊數(shù)的。他的責任就是負責“忽悠”學生入學。為了更好的忽悠家長,在宣講課堂上,他反反復復的重復著同樣一個猶太人學習知識的故事:猶太人家長為了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在他們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在圣經上擦上蜂蜜,然后讓孩子去舔書本,讓他們相信書是甜的,讀書是快樂的。
紀錄片的第二個例子就是,萬超畢業(yè)于武漢一所民辦高校,剛剛畢業(yè)的它對未來充滿信心,很快就找了一份滿意的工作,雖然工資是低了點,他很快的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但是進入公司之后,他發(fā)現(xiàn)別人半個下士可以完成的任務,自己卻要一天甚至更多時間才能完成,于是領導對他很不滿意,很快,他有失業(yè)了。在求職的道路上,他處處碰壁,自信先也被這個現(xiàn)實的社會消磨殆盡。在中國,和萬超一樣的求職者還很多,每年都有將近幾百萬的大學畢業(yè)生,面臨著這樣的打擊。
故事的最后一個例子說的是,王盼是家住湖北農村的一名準考生,父母都是搬運工,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績之后,為了自己的將來,為了不讓父母再辛苦受累,她依然堅信只有讀書才是最終的出路,為了讓她有個好的前程,媽媽決定讓孩子選擇好的民辦學校,四處張羅借錢。在送女兒上火車的時候,她的媽媽唱出了自己的身世?;蛟S,是為了完成自己兒時的讀書夢,父母不惜背債將孩子送入孩子夢寐以求的大學,其實,這只是中國高等教育在農村的一個縮影。
以上幾個例子說明一個現(xiàn)象,“教育脫貧”的觀念在中國家庭根深蒂固,致使無數(shù)的貧困家庭,不洗一切的供養(yǎng)孩子讀民辦大學,陷入讀書致貧的漩渦。
其實在中國,很多的乖乖兒乖乖女,從小就是讀書的還材料。但是由于大家一直想往上讀,所以等到念完那么多書出來找工作之后,才發(fā)現(xiàn)工資也不是那么高,再看看那些小學初中就輟學的同學,經過幾年的打拼,都有車有房有孩子,日子過那叫一個瀟灑。而自己也老大不小了,除了有個學歷以外,其他什么都沒有。不僅生活趕不上以前的同學,還浪費了那么多美好的青春,這就是為什么讀書致貧了。難怪總有人在喊讀書沒有用,當然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其實有知識有文化還是有一定優(yōu)勢的,只是我們國家的教育出了問題。
在當下的中國,讀書已成了我們無法承受的痛苦,這一現(xiàn)象折射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正常的態(tài)勢。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在學費的高昂,這讓很多農村家庭感到焦慮和無奈。如今又出現(xiàn)了讀書致貧的現(xiàn)象,在此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改善一下教育環(huán)境,正視一下當前的教育問題,讓學生學的輕松,學有所用!最終扭轉讀書致貧的這種不良局面。
《讀書致貧》觀后感3
大學是什么?大學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解釋,但是在中國是寒門學子跳出農門的一條路,是許多家長的希望所在,是萬千學子學習的動力所在??赐辍蹲x書致貧》這部影片,開始的那段武漢高考考試的場景,讓我突然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也想起自己那時參加高考過后的心情,有膽顫,有害怕,有期待,有……各種心情交織在一起,當錄取通知書下來的那一刻,幾家歡喜幾家愁。
通知書下來了,家長開始愁學費,路費……所有的都歸結于一個字“錢”,大學四年揮霍的不僅僅是時光,還有父母的血汗錢。在武漢生活了三年,做過兼職,提前體會了一下社會生活,但也是這份體會讓我知道武漢的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的重視程度以及那些孩子所承受的不同于別的地方的孩子的壓力。
影片中一個女孩考不上大學的時候,選擇去一所私立高校,而這就讓一個家庭面臨著比公辦高校高多了的學費以及各種費用,然后舉債讀書;一個剛大學畢業(yè)的男生,面試找工作,短暫的試用,又再次找工作,苦苦算計著維持生活的費用;一個在各地宣講招生的青年,直言不諱,世故地昧著良心“傳銷”,騙農村孩子的學費,最終學校倒閉。這是中國教育的現(xiàn)狀,大學生很多,就業(yè)很難,每個家庭的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步入大學的校門,無論何種代價,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這種現(xiàn)象,大學在現(xiàn)今的中國社會到底是什么呢?
2006年年初,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的教育支出在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其比率幾乎是世界之首。現(xiàn)在不要說讀大學,就是上幼兒園每年也要花上大幾百元。讀書致貧,已成為不少低收入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這一切可能都始于97年的教育產業(yè)化,大學擴招帶來畸形的求學觀念 傳統(tǒng)思想中和父母輩所缺失的那個讀書夢,應試教育所無法帶來的獨立思考,以及經濟高速增長造成的社會撕裂 。
看到片中"老師"說學習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卻無法反駁,看到母親安慰說學醫(yī)以后就有出路了,女孩只是一味地低著頭。看到男孩頭一天上班,那個上司的嘴臉,隱隱便是一張中國人的臉 。
這一切都真實的可怕,怎能不讓人唏噓,作為現(xiàn)今的大學生我們不僅要思考,大學到底是什么?是家長的夢的終結者,是未來好工作的擔保者,是自己所追求的夢想的所在地,還是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社會制度的犧牲者。產業(yè)化的大學,產業(yè)化的教育,產業(yè)化的社會,產業(yè)化的……各種向產業(yè)化轉型的事物,是否真的是好的?各種大學的星羅棋布,各種大學生的出現(xiàn)是否是好的?提高全民文化水平的方式是否是對的?這些問題都難以言說,但是政策是有瑕疵的,這個卻是很真實的,所以不管是大學生還是老師還是管理者都應該看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教育,思考現(xiàn)如今“大學是什么?”